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陶宇虹
[导读]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承担重要辅助作用,是满足人们日常交通出行和生产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浙江华汇交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承担重要辅助作用,是满足人们日常交通出行和生产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遇到雨雪天气,如果不能及时对公路路面表面堆积的雨水、雪水进行及时的排水工作,就会大大降低公路路面的摩擦性,导致轮胎打滑,并且公路路基和路面也会因为长时间的雨水、雪水浸泡而出现质量问题,严重还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威胁公路通行者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公路路面表面排水工作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维护而言极为重要。本文就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问题及应对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公路路面;表面排水设计;排水能力
        引言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是影响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确保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在严格遵循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原则的前提下,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排水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设计方案,促进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高。
        1 路基路面排水的重要性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在公路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有效减少了地面积水对地表层的侵蚀。长期处在露天状态下使用的公路工程,主要面临着地面水与地下水等两种水环境,如果公路路基路面长期受到地表水侵蚀的话,那么就会因为公路路基路面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出现冻胀、翻浆等问题,所以施工企业必须严格地按照要求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表水对路面产生的破坏;(2)减轻地下水对路基路面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如果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含量过高的话,那么就会因为路基强度与稳定性下降,导致路基路面出现翻浆、滑坡等质量问题,影响公路工程使用性能的发挥。针对此类问题,施工企业应该采取设置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方式,减轻地下水对路基路面稳定性造成的损害,确保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不受影响。
        2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计
        2.1公路路面表面排水设计依照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公路涉及路段广泛,而不同的路段存在的积水情况和排水需求又是大不相同的,为了做好公路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工作,必须按照因地制宜原则设计公路路面排水施工设计方案,确保所设计的公路路面表面排水方案能满足公路实际排水要求。同时,为了能够最大化节约公路路面表面排水设计施工所需成本,尽可能地采用自然界材料进行排水设计,以引导疏通为主及时进行公路面表面积水的疏通分流,提高公路路面表面的排水效率。
        2.2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以防水层、集水槽、横向排水管及纵向排水渗沟为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通过各类设施的综合应用高效处理中央分隔带内的雨水,使其可流至路基以外区域,保证路面维持干燥的状态。
        2.3公路路面表面排水孔设计
        公路路面表面的积水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会渗透到公路路基地下,从而对公路工程造成一定损坏,引发公路工程沉降问题,当水分渗透到公路路基下,遇到天气寒冷的时刻,还可能引发公路冻胀,对此,可以借助公路路面表面积水下渗的特点进行排水设计施工,在公路路面表面积水下渗过程中进行收集排水。一般会采用设置盲沟、渗沟、排水孔的方式收集公路路面表面下渗的积水,因为公路路面表面下渗的水分其实并不多,所以盲沟、渗沟之类的设置只是为了对下渗的水分进行集流,最终还是要根据公路路面表面水分下渗的情况和周边实际环境因素设置排水道进行集流排出。但如果是渗水量特别小的公路路面,也可考虑只通过渗沟和渗井的使用来达到将水分排出的目的
        2.4路面排水设计
        路面防排水设计的关键考虑对象为自然降水,原因在于该部分降水将大量汇聚至路面,从而损坏路基,车辆于该处通行时易打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对于路面防排水的设施,主要采取的是路肩坡度、路拱横坡、拦水带相结合的方式,在共同作用下高效收集并排出路面积水,使路面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至干燥的状态。填方段露面边缘区域易受到水损害,通常不宜设置拦水带,对于平面交叉区域,在该部分的排水施工中应结合主线排水进行考虑。
        2.5公路路面表面边坡排水的设计
        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公路边坡的变形程度同公路路面表面积水的排流和路基路面数值有一定的变化关联,所以,对于公路路面表面积水排水工作实施,还可以通过不同边坡坡度的调整来实现排水目的。因此,在开展公路路面表面边坡排水设计工作时,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先对公路工程周边情况和路面积水情况进行调查,记录相关数据,而后根据公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要求设置边坡浅部变形的方式达到排水目的,边坡变形情况要同公路工程路面表面积水排出要求相符合,如此方能有效实现公路路面表面边坡的排水工作,达到排水目的,有效保护公路工程的质量,提升公路工程使用效益和安全性,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和生产运输需求提供有效保障。
        3 公路路面表面排水能力提升方法
        3.1做好设计环节的把控
        首先,施工企业必须在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开始前,做好施工现场数据调查和收集的相关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区域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的分析后,根据路基路面排水施工设计标准和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为后续路基路面排水施工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切实做好公路排水设施布置的工作。由于路基路面排水方案的设计工作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排水设施,所以,施工企业必须确保排水设施布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促进路基路面排水设施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最后,优化公路结构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在开展公路结构设计工作时,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土壤情况与地质条件,选择耐用性能突出的施工材料,才能在有效降低腐蚀问题发生几率的同时,促进排水设施应用效果的有效提升。
        3.3加强公路路面表面排水施工监管力度
        为了确保公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能力的有效提升,一定要加强对公路路面表面排水施工的监管力度,确保公路路面排水施工按照设计规范开展,避免其他因素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相关部门可以选派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公路路面表面排水设计施工监管工作,监督公路排水现场施工情况,检查施工人员是否存在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同时,在公路路面表面排水工作完成后,还要以实际排水要求和设定的排水效果为检验目标,对公路路面排水能力进行检查,确保公路路面表面排水施工到位,才可投入使用,加强公路路面表面排水能力。
        3.3管道安装中要充分注意细节性问题
        给排水管道材料在进入工地应用时要仔细检查管材有无裂缝或孔眼,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以保证给排水管道施工和后期实际应用的质量。在下管之前,工作人员要对管基中心线、边线和井基相关参数进行仔细核对与检查,确保其符合图纸设计的相关要求。通常情况下车道和街道下的污水管直径分别为22cm和30cm,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规划。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的水损害问题较为严重,容易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车辆行驶期间的安全隐患较多。为最大限度减小水损害问题,有关工程人员需准确认识到路基路面排水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通过排水沟、排水管等相关装置的配合,提高道路排水效率,使道路尽可能维持相对干燥的状态,保证交通出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魏贵岭.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140-142.
        [2]吕华威.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7):90-91.
        [3]王庆庆.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20(6):71.
        [4]范敏,刘楠.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思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