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郭建光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郭建光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正在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我国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里程较往年相比有了明显增长,这在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发展助力的同时,也对公路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中交公路养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正在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我国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里程较往年相比有了明显增长,这在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发展助力的同时,也对公路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的公路建设大多采用沥青混合材料,沥青路面也的我国公路的主要路面形式。虽然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坑槽和裂缝问题的出现。所以,公路管理部门需要注重对公路沥青路面采取预防性养护技术,以提升路面的整体性能。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公路运行中常见的路面病害问题,然后对具体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应用要点
        1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重要性
        伴随我国私家车数量的逐年增长,社会对于公路工程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公路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较快,同时也会有大量的重型运输车辆同行,加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沥青路面造成损害。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路面综合性能,减少路面坑槽及裂缝问题的出现,为公路工程的后续养护与维修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也越发成熟,这对于公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公路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而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促进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沥青路面常见质量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
        2.1路面开裂
        路面开裂是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之一,依据结构形势划分,路面裂缝可以分为横向、纵向及网状裂缝三种。纵向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为:路面荷载疲劳、路基沉降;横向裂缝形成的原因主要为:路基的差异沉降或是由于路面温差较大引发的温度裂缝;网状裂缝形成的原因为:由于养护和修复工作不到位,导致的路面纵向与横向裂缝处理不当,进而加速了其开裂速度,并受到车辆荷载的影响,使其发展成网状裂缝。裂缝问题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处理会导致裂缝深度和范围的持续扩大,如果加上雨水问题的其实,会造成路基结构的破坏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病害问题。
        2.2坑槽问题
        路面的坑槽也是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坑槽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路面积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加上车辆荷载的等外力作用的影响,使积水通过路面分析深入到路基中,在真空泵的吸附与动水圧的共同作用下,使水分在沥青路面与集料层之间积存,长期保持这种情况,会导致沥青混合料出现松散或脱离等问题,进而导致路面的坑槽现象出现。坑槽问题会导致车辆驶过时出现颠簸,对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车辆损害或交通事故,所以坑槽问题应得到公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2.3车辙问题
        当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病害时,会使路面的平整度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公路交通的稳定性。造成车辙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于路基的施工质量不达标,其多表现在对于路基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够或是混合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2)由于部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长期受到温差影响会影响混合料的稳定性;(3)部分重型运输车辆存在超载行为,这会导致路面承受的荷载过大,进而出现车辙病害。
        3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环节的应用研究
        3.1雾封层技术
        雾封层技术是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中十分常见的技术措施,其原理是通过雾封层洒布车将改性乳化沥青材料在公路表面进行喷洒,该材料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快速渗入到路面缝隙中并对其进行封闭,这样就可以有效抑制路面积水的下渗,防止路基结构破坏或路面老化等问题的出现。雾封层技术对于沥青路面产生的轻度混合料松散问题可以发挥出较好的养护效果。

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以防方面优势:首先,可以对原有路面进行全面养护,并修复路面细小的裂缝,防止路面松散现象的出现;其次,作业速度快,在进行封层养护后的公路可在短时间内重新开启运行,较少了因养护作业时间过长对交通通行的影响;第三,该技术的造价成本较低,可以节约公路路面养护作业的资金使用量,经济效益较好。
        3.2微表处封层技术
        微表处封层技术是对稀浆封层技术的改进升级,其通过向路面缝隙中灌注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骨料、填料等材料构成的混合料,实现对路面缝隙的封闭处理,同时,在裂缝形成前,也可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原有路面上,实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工作人员在应用微表处封层技术时,需要预先对路面情况进行勘察,通过判断路面凹形及刮痕的截面厚度,制定出合理地混合料摊铺方案,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养护效果。应用微表处封层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同时对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
        3.3热再生技术的应用
        热再生技术在处理公路路面破损情况时应用的较为广泛,该技术除了可以实现对路面的修复需求外,还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热处理技术是应用原理为应用专业的设备对路面沥青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方式主要有红外加热和微波加热等,通过对病害路面的间歇性加热,提升路面温度实现对原有路面的软化处理,然后在坑洼处添加新的沥青混合料或再生剂,使新材料与原有路面进行充分结合,在配合碾压作业使路面保持平整,实现对坑洼路面的修复处理,同时提升路面的综合性能。热再生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作业成本低等多方面优势,因此受到了公路管理部门的广泛应用。但,该技术需以原有路面为基础进行处理,需要结合路面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机械设备。此外,在应用热处理再生技术时,如果对于原有路面的加热温度控制不到位,就有可能引发路面翻松问题,这对于路面的养护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则会加速路面老化,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路面出现烧焦情况,这对于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会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采取热再生技术工作时,要求对路面加热温度进行规范地掌控,在进行路面加热工作时确保可以均匀以及匀速操作,能够将养护质量全面提升。
        3.4强化公路运行监督管理
        除上述预防性养护作业技术外,强化对公路运行情况的监管也是十分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之一。众所周知,公路是我国最主要的地上运输方式之一,我国的公路每天都会承载较大的车辆荷载,当运输车辆出现超载情况时,就会对路面造成损伤,所以,公路管理部门需要重点加强对超载情况的监察。此外,还要注重对公路路面情况的巡查,及时发现路面病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进而有效提升路面养护管理工作效果,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结语
        综合文章内容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得公路工程事业获得非常巨大得进步空间,与此同时,也为公路项目得养护管理制定了更加严格标准和要求。在落实具体养护作业活动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路面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是保证交通运行安全得关键。所以,公路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公路运行状况得勘察工作,并结合路面具体情况,采取适宜得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而有效提升养护工作效果,减少路面病害现象的发生,为我国公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延中.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1):165-166.
        [2]齐杰.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J].交通世界,2018(Z2):46-47.
        [3]陈笛.公路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及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29):148.
        [4]钱国辉.论现代公路养护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J].科技展望,2014(13):88.
        [5]施忠俊.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9(2):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