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唐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唐晶
[导读] 摘要:项目施工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一般发生于设计的施工图绘制完成并且通过施工图审查之后,施工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才开始进行,参与招投标活动是施工企业承接项目的第一步。
        温州市城南市政建设维修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项目施工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一般发生于设计的施工图绘制完成并且通过施工图审查之后,施工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才开始进行,参与招投标活动是施工企业承接项目的第一步。造价人员制作的投标报价既要有竞争力,又要将报价控制在限价范围内,也能够使项目获得期望的利润。
        关键词:项目施工;招投标;造价控制
        项目施工的观感效果是人们对一个工程最直观的印象,项目施工质量的高低、选择材料品质的好坏影响着人们对房屋的使用效果。项目施工这一子分部占单位工程总造价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是建筑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项目施工的造价控制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项目施工项目在投标报价时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项目施工招投标造价控制遇到的问题
        1.1招投文件的编制不符合实际情况
        建设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招标代理机构一般情况下会套用对应类型的招标文件模板,而且编制人员与执行人员、实施人员会分工落实工作。事实上,编制人员大多数都不能理解一个建设项目如何去开展、实施、运作,项目中标后也不参与商务谈判,不参与合同的草拟与签订,所以编制人员编制的招标文件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整个项目的。而且很多建设单位的主管人员认为招标文件在整个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并非重要文件,忽视了对招标文件的把控与审核的重要性,在制定招标文件条件以及草拟合同范本、约束条款时也并没有根据所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去设置。这就会导致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少了缺失很多条款,执行性欠佳,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没办法完整执行双方约定的合同,会出现很多的经济纠纷,这给工程造价人员在后期招投标与审核上增加了很多难度,也严重影响了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双方的利益。
        1.2将投标报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目前建筑工程开展招标投标工作前期,其准备环节主要伴随这些问题:第一,发生违规操作问题。建筑工程招标准备前期招标人员和第三方机构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导致有关活动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畴,一些招标企业和第三方互相之间进行沟通,导致整个招标活动开展前期发生混乱问题,部分出现收受贿赂的情况,导致招标建设前期很多准备前期发生违规现象。第二,招标有关工作缺少监管力度。目前,一些招标人和第三方机构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对相关资质审查核对的力度并不严,导致招标前期工作发生违规操作。第三,第三方机构积极性不足,例如招投标代理依然在较被动的状态,有关招标投标活动信息都要通过招标人来提供,导致本身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对有关信息了解的积极性不够。项目如非抢险、救灾工程、特殊工程、保密工程等,一般情况下招标文件内会直接标明经过审批的项目招标控制价,造价人员必须将企业的投标报价控制在该限价范围内,拟承接的项目在竣工运行时具备招标文件描述的使用功能。造价人员就要合理制定预算计划,设定预算目标,合理、均衡的配置项目的人、材、机资源,加快仓库周转率,避免材料挤压,节约成本,以便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项目,实现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时间目标。
        1.3检查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勘查现场,避免遗漏
        建设单位提供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要条理清晰、内容完善,造价人员拿到清单第一时间应该认真核对清单是否有缺项、漏项,一旦发现有缺漏要及时在答疑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代理或建设方出具纸质提疑问件,对清单进行完善,保证类目没有遗漏,信息全面、准确。组织相关人员去勘探现场,并且与甲供图纸进行认真核对,特别是需要二次改造的工程,区分需要保留的部分与需要二次装修的部分。建筑工程开展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员部分出现违规现象,对这项活动的公平公正性带来影响。首先,招标人员借牌挂靠。一些缺少有关资质的自然人为了获取招标资质,在投标当中会使用其他建筑公司有关证件和执照,想从中蒙混过关。开展招标投标活动过程中还出现一些招标人员中标问题,其不会亲自进行外包,导致建筑工程发生层层外包的状况,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造成威胁。另外招标人员串通投标,招标人员为了能够中标会忽略法律,跟其他投标人员进行勾结,从而获得中标资格。还有部分投标人员为了能够共同进行这项活动,将中标的效率提高会排及企业投标人员。
        1.4分析竞争对手的报价规律
        一般来说,公开招标资格预审采用综合评分的项目,首先要从公示信息里明确入围的单位,从公司体量、过往业绩、承接业务类型来判断能够对己构成威胁的对手;其次要分析竞争对手的报价习惯,搜集近几次乃至近几年竞争对手的报价文件,分析其报价习惯从而归纳出一些规律。投标报价并不是片面地追求最低价中标,而是要利用限价报出最合理的价格,既要实现项目的利润指标,同时也要使报价具有市场竞争力。分析对手的报价策略,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投标报价。目前招标、投标中常常会发生第三方机构对专家评估和投标人员造成干扰,干扰其专业性,招标投标后期主要流程则是专家对相关的投标人所给出的价格和其他要求进行审查核对,为投标人员提供更适合的招标人员,推动整个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顺利完成。这是因为评审专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招标人员跟第三方结构能够有机可乘,跟评审专业人士进行勾结。改变一些材料对评审结果,这样会出现一些不利因素,投标后期,投标人员和招标人员达成共识,但是这两方为了满足各自要求,因此违背了签订好合同不可随意更改原则,在签订合同当中随意填写有关其他内容,对招投标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2项目施工招投标报价的控制办法
        2.1明确材料、设备的价格水平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招标投标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力度,为这项工作后期有序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对此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第一,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招标投标和第三方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以免第三方机构和招标人员互相沟通而对这项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有关部门在整个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期间需要对这项活动前期贿赂等问题严格进行惩罚,以免出现行贿问题再次发生,有关部门要加大招标投标前期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招标人员和第三方机构法律重视度,严格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第二,健全有关监管制度,有关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健全招标投标前期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运用系统性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整个招标投标准备阶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三,第三方机构要将自身的积极性提高为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准备工作提供有利条件,第三方机构要全方位了解有关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拓展信息和有关路径,了解建筑工程实际状况,以积极独立角色参与的投标招标活动当中,推动建筑工程招标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招投标报价中,虽然大多数情况都可以根据工程量清单套定额计算报价,但是由于项目施工工程类目繁杂,有些设备材料不能够直接套定额计算出报价,就需要企业的造价人员去了解准确的厂家信息、进行市场调研、搜集价格信息,大量参考类似的材料、设备定价,才能获取接近真实的报价,避免材料价格脱节、失真,从而在源头降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值与目标值产生的偏差。
        2.2分析工程量清单为项目实施阶段争取利润
        首先尽量避免合同造价包死,争取可以调整价格的活口,为实施阶段调值争取机会,挖掘可以增加暂列金额的类目;其次在实施阶段,如果项目工程量有所减少,则一定要约定好如果工程量减少至x%,那么该类目单价提升至y%,确保项目部能够达到招投标阶段预期的指标;最后对于某些材料或设备有可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市场价格浮动较大的情况,可以与建设方拟定好上下限价格,将材料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描述的尽可能详细、准确,从而避免今后不必要的争执。
        2.3严格审核图纸,落实细节
        新建的建筑工程在项目实施后期项目施工阶段由于时间紧迫,设计院受到建设方的压力,为抢进度会大幅缩减制图、审图时间,导致设计图纸的质量不受保证,深度达不到预期,精度上也有所欠缺。这种情况就需要施工企业的造价人员落实细节,严格审核,有些制图人员对项目施工的施工工艺、材料、节点掌握模糊,专业基础薄弱,图纸不够规范,与实际偏差较大,造价人员就要及时反馈给建设方,让设计院返工调整图纸。同时,将超出预算的部分在一定范围内合理的压缩成本,比如上报要求修改设计方案或者征求替换低档次材料以降低项目成本。
        2.4造价人员需具备综合素质
        项目施工阶段虽然是一个全项目实施的尾声,与土建项目对比,项目施工实施周期比较短,但是也需要经历分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这就需要造价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招投标造价人员不仅要制作具有竞争力的报价还要能够为项目部提供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预算清单,不仅要会看图懂设计,还要了解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这考验着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
        2.5招投标活动中反对不正当竞争
        在参与公开市场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中,往往竞争激烈,各潜在投标人都不会放过招投标活动中任何细节,几百万的项目施工项目都会有上百家施工企业参与投标,中标率不足百分之一。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时,一定要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充分发挥管理特点,合理的降低施工成本。对于存在不规范的情况要予以杜绝和避免,跟实施有关的管理部门能够科学的运用发承包机制,企业管理机构在制定竞争体系与规则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反对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得项目,维护秩序良好、公平竞争的招投标环境。
        2.6健全评审流程监管,满足招标投标公平公正性
        有关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健全评审流程的监督,适当将投标过程透明化,以免出现挂牌挂套和相互沟通投标的问题发生,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能开展过程中能够有序进行。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健全评审流程,招标投标开展过程中有关评审单位需要严格审查核对投标人实际证件信息,确保证件和投标人信息处于一致,以免出现借牌挂套的问题发生。有关部门还要将资格审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高,从而提高审查核对的质量和效率,为招标投标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2.7加大招标投标中后期评审和合同监管
        有关部门要加大后面的评审以及合同监督管理力度,以免中期评审第三方机构或投标人员对专家判断造成不利干扰或双方随意对合同进行修改,对招标活动的公平公正性带来不利影响。有关部门要对评审阶段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性。其次还要健全专家评审的程序,以免评审过程中第三方机构和投标人在底下跟专家见面,对投标招标评审造成干扰。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对有关材料的保管和监管,以免其他人员随意对有关资料进行更改,对专家的评审带来影响。另外一方面,还要严格监督管理履行合同内容,有关部门要对招标投标合同认真进行检查,跟前期所交的合同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其中修改的地方,确保合同前后处于一致性,为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性提供一定保障。
        3结语
        项目施工的投标报价的控制不单是在招投标阶段的计量,不局限于某一个项目阶段,而是要站在全局把控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招投标阶段的报价影响着项目的方方面面,造价人员必须平衡预算、进度、质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科学地优化资源,给项目、给企业带来利润。
        参考文献:
        [1]顾宋华,周路平.浅谈室内装饰工程造价控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6-68.
        [2]王红平,张亮.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山西建筑,2006,32(20):127-128.
        [3]刘生萌.浅谈业主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研究与探讨,2006(,6):46-47,49.
        [4]张玉红.业主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和科技(上旬刊)。20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