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道桥工程技术研究 王骥1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骥1 施夏2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对基础建设越来越重视,道桥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基础建设工程的成功与否。
        1、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1100
        2、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1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对基础建设越来越重视,道桥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基础建设工程的成功与否。当前,道桥路面以沥青路面为主,因此沥青摊铺施工在道桥施工中至关重要,其质量是影响道桥品质的关键指标。
        关键词:道桥施工;沥青摊铺;道桥工程技术
        引言
        我国已建大多数高等级道桥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对日益增大的交通流,必须具备良好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确保路面承载能力和抗滑能力达到要求。摊铺碾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比如碾压工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碾压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则路面极易出现车辙和水损。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质量,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不断改进传统的摊铺碾压工艺。
        1沥青路面摊铺施工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道桥是承载当代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道路基础设施,必须要增强道桥内在质量,构建舒适平稳的道桥工程。而沥青路面是承载道桥的桥梁,发挥出了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强化路面摊铺施工技术可以使道桥长时间处在最好的状态,使人们感觉到舒适。做好沥青路面摊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还有益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交通事故每年都有所增长,发生事故有驾驶者的责任,同时也有道桥质量方面的问题,例如路面发生裂缝与崩塌等现象,为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故而,强化路面摊铺施工技术,应在混合料内加入适当地粗集料,将道桥内摩擦增大,如此便可以构成结实的骨架结构。
        2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道桥工程技术
        2.1施工前准备
        在沥青摊铺施工开始前,需要考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并选择合适施工设备。对路基工程进行验收,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符合标准且拿到验收报告后才能进行沥青摊铺施工。若路基质量达不到验收标准,需等路基工程改造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在施工前,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讨论方案,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确保摊铺工作有序开展。在沥青摊铺施工前,应按照工艺要求确定沥青混合料各原料的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比例。由于拌料地点和摊铺施工地点通常有一定的距离,在施工开始前要做好运输规划,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保证将沥青混合料及时送到施工现场,并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等性质符合施工标准。
        2.2混合料摊铺
        对于混合料的摊铺速度,可按照3~4m/min严格控制,实际施工中可为了使摊铺机保持平稳而适当减慢摊铺速度。考虑到基面可能不平整,无法掌握和控制松铺系数,所以可通过适当加大夯锤来保证摊铺的密实,也可通过适当减小松铺系数来保证路面平整度。在摊铺机的刮板下部、搅拌吊架的下部和两侧,是比较容易产生离析现象的部位。对此,可以在起点处和吊架上反装一个小搅拢片,使粗料分散。在两侧可安装挡板,确保粗料达到分散,避免摊铺表面产生离析。在摊铺机起步时,可以按照完成测设的高程墩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下返数,一般每米进行一次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下返数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摊铺机能尽快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对于高程的现场测设,将已经完成的整个工作面在40m之内实施高程检测,同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高程图的绘制,以曲线为依据确定发展趋势,结合这一发展趋势对新铺面高程进行测设。对于摊铺厚度的控制,安排专门的人员以20m的间隔距离设置检测断面,在超高段与坡段,需要以10m的间隔距离设置检测断面,坡段的厚度变化最为明显,如果厚度差小于1cm,则要对厚度有差异的段落长度进行调整,不超过40m。

摊铺施工达到收尾时,因熨平板中混合料数量越来越少,熨平板受自重作用将产生下降。在熨平板中的混合料高度小于高度的2/3时,需要对摊铺机的仰角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厚度达到一致,保证接缝处的施工质量。基本上所有路段都应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而在摊铺机无法到达的部位,可使用人工进行摊铺,此时要配备充足的人力,同时要尽量缩短摊铺与找平时间。在摊铺施工中要按照要求的数量将混合料卸到指定的地点,采用人工扣铲摊铺,并用耙子连续找平2~3次,注意不可反复刮平,否则将导致混合料发生离析。另外,施工前要对工具进行适当加热,同时要沾适量的油水混合液,避免混合料和工具之间发生粘结,影响摊铺后的平整度。在将混合料找平之后应及时进行碾压。
        2.3碾压阶段与碾压模式
        道桥沥青路面碾压通常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阶段。初压是沥青路面压实的基础,主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整平与稳定;复压主要使混合料达到密实、稳定和成型状态,决定着混合料的密实度;终压主要消除轮痕,并确保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平整度和密实度。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必须在施工段起讫位置设置醒目的标记,防止漏压。在碾压机械、碾压速度和压实温度等确定后,还应确定一定的碾压模式。本工程采用阶梯碾压模式,即在特定碾压阶段,在纵向上将压路机碾压长度呈阶梯状排开,相邻碾压段纵向接头按1.0~1.5m重叠,双钢轮压路机碾压左右重叠长度15cm,轮胎压路机则按轮宽的1/2重叠。复压段长度应超出初压段长度1.5m。
        2.4接缝处理
        影响沥青路面平整性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路面接缝,此乃沥青路面中比较脆弱的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结构缺陷问题,因而相关施工人员应当有效处理好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接缝问题。沥青路面施工需要确保接缝紧密且连接平顺,避免出现显著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纵缝需要错开150mm。上下层横向接缝需要错位1m以上。接缝施工需要使用3m直尺检查,保证平衡度与基本要求相符。而在纵向接缝施工部位进行施工需要符合这些要求:纵缝需要使用热接缝,把已经铺筑的部分留下100mm~200mm宽暂时不进行碾压施工,当作后续部分基准面,接着作跨缝碾压从而将缝迹消除。再者,当半幅施工出现纵向冷接缝,需要设置挡板,当然也可以在混合料还没有完全冷却以前,使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法,可是应当避免在冷却以后使用切割机进行纵向切缝。
        2.5对沥青路面的养护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工艺要求,监控天气、温度等情况的变化,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停工处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在沥青路面完成摊铺、碾压之后需要进行养护,对于初建成沥青路面,需要设立标志,限制汽车行驶的速度,并限制履带等铁轮车通过,避免路面留下车轮印记;在路面撒养护材料时,要注意只有路面全面泛油后才能撒料,不泛油或者局部泛油均不撒料,撒料过程中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单次撒料量少、撒料次数多,同时保证养护材料撒散均匀。日常养护中,要加强对沥青路面的维修,当路面出现小问题时要及时修复,避免因长时间失修对路面造成更大的损坏,保证路面平整、整洁以及排水系统的良好使用,保证道桥路面的品质稳定,为通行车辆以及往来人群提供安全保障。
        结语
        工程施工人员在加强沥青摊铺工作的质量管理时,施工人员要根据沥青摊铺工作具体的问题情况,保证施工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不断积累自身经验,采取合理的措施手段来提高道路桥梁沥青摊铺的施工质量。做好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有效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稳定,有力的推动城市化建设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欣.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施工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29):161.
        [2]闻腾达.道桥施工中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的优化探索[J].商品与质量,2018,(30):134.
        [3]刁云志.沥青摊铺路面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环球市场,2018,000(011):369-3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