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维护的思路与对策探析 申世权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申世权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扩张,市政道路也在不断延伸扩张,而另一方面交通问题,也愈加突出。
        身份证号码:44140219891029xxxx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扩张,市政道路也在不断延伸扩张,而另一方面交通问题,也愈加突出。为了有效改善人们的出行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对此市政道路维护就成为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维护好市政道路,不仅有利于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城市的美感和城市竞争力,这也是摆在当前市政维护管理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针对当前市政道路维护的现状,提出对应的市政道路维护策略,希望能够对市政维护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城市建设中市政维护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市政道路;维护;对策探析
        引言
        道路养护工作是指在道路工程使用阶段采取相应的工作手段对道路进行质量管理工作,防止使用问题的产生,保证道路结构和质量的稳定性。受我国城市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发展影响,社会对道路养护管理工作重视度逐渐提升,养护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养护管理工作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下道路养护管理需求,只有跟随时代发展进步设置相应的道路养护管理系统,才能确保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效果。
        1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意义
        市政道路是保证人们日常出行的关键,合理的市政道路设计对发展交通、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国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水平较之前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交通拥堵状况仍在时刻困扰着人们,给出行带来不便。这多是城市道路设计不够科学导致的,没有合理地划分人行区域和车行区域,使得城市道路秩序混乱。要想解决这一现象,设计人员需认真研究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提出人性化设计思路,为人们出行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
        2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维护的思路与对策探析
        2.1路面的养护与维修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载荷和自然因素(大雨冲刷、强烈阳光照射等)以及长期不重视维护工作路面就会出现裂缝和破损,这样就会导致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载荷能力产生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路面就需要采取预防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且也要有计划的对原有路面进行改善和提高,彼此适应当前快节奏的交通发展要求。路面的损坏有两种,分别为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破坏,结构性破坏主要指的是路面的整体结构以及部分地区出现较为密集的破坏,无法支撑车辆的正常行驶;功能性的破坏是由于平整性和抗滑能力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下降,也影响到了正常的行车安全。当然对于这种现象,通过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或者将平时的养护工作做到位也能让路面回归到正常状态。对于结构性的破坏,就需要从根源上下手对于部分损坏的地段需要从新进行翻修。对于路面的养护应注意,首先要常规性地对路面进行保养和护理,防止出现裂缝、唧浆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养护的过程当中也要避免因为操作原因污染环境。此外在对市政道路日常养护工作当中还需要纳入小修保养,应当在保养经费当中划出一笔专项资金,在有了资金保障后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也能在保养质量上得到提升。
        2.2道路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建立设置
        道路危害和质量问题的发生离不开周边环境的影响,要想有效开展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就必须同道路周边情况进行联系,所以道路养护管理系统中还要设置相应的道路空间板块和属性数据库。道路空间板块内部内容应当包含GPS定位、卫星遥感图、空间布局等信息内容,属性数据库则是收集道路几何参数、动态指标、沿线环境等基本内容,保证道路情况的详细记录才能满足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数据库是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为了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效果,必须加入相应的板块设置,并在板块内详细记录信息数据,使其满足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参考要求。


        2.3道路桥梁裂缝问题的维护方法
        道路桥梁出现裂缝后会对整体使用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要针对不同裂缝类型选择不同的维护方法。深度较浅、裂缝规模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表面填补的方式,将砂浆注入裂缝之中,并对表面进行重新涂抹;如果裂缝程度较为严重,裂缝规模较大且深度较深,可以采用灌浆的方法对裂缝病害进行大规模的处理。如果裂缝是因为应力作用而产生的,且已经深入到道路桥梁的主体结构中,则不能采取简单的修补方法,需要道路桥梁的施工团队,制定科学的维护方案,采用加固板或调整结构等大规模的维护,必要时需要对该路段采取封闭交通,进行重新的改造施工,彻底解决道路桥梁结构裂缝问题。近些年来针对道路桥梁裂缝病害,我国已经广泛采用了锚喷加固法的新型技术方式,其操作更为简便,对加固技术的要求更低,且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很多的优势。采用锚喷加固方法时,在锚杆应用中通过架设钢筋网等方式用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将多种技术整合应用。首先将出现裂缝的部位凿除,并将需要使用锚固部位架设锚杆固定,之后利用锚喷技术喷射混凝土进行加固。需要注意的是,所喷射的混凝土中需要加入一定剂量的速凝剂,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使用标准,从而能够有效消除裂缝病害。
        2.4道路排水设计
        排水系统作为城市道路系统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人行道排水、绿化排水及车行道排水。人行道排水多选择横坡设计方式,与车行道方向一致,道路两旁应树立挡士墙,必要情况下还应在其顶部设置截水沟,避免雨水进入人行道;车行道排水设计多以双坡排水为主,具体要看路面宽度,并与雨水口管道相连接,便于排放,如果机动车路面较窄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单坡排水,避免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绿化排水沟尽量设计在中间位置,保证间距的合理性,每隔50cm宜设置渗沟。
        2.5道路养护质量验收报修数据建设
        为了确保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效果,发现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不足,优化道路养护管理方案,在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内还可以加入道路养护质量和验收报修数据板块,以此反应道路养护管理效果。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完毕后,必须经由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养护质量检修,确保道路路面质量经过养护管理工作后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才算是完成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且养护管理存在问题的部位也能通过检修有效反馈。所以每一次养护管理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都要对道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详细的系统记录,便于后续对比不同养护工作的效果,发现最优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规模也是在不断增大,上百万乃至于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曾经的郊区已经变成市区。因此市政道路养护管理部门也必须要重视对道路的管养,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探讨和交流,采用科学、有效、合理的方式提升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市政道路的维护管理是稳定生产和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保障,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欣婷.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66-67.
        [2]郁片红,崔昱.海绵城市设施应用于新建市政道路——以临沂国际商贸城临西十二路建设为例[J].上海建设科技,2020(02):54-57.
        [3]顾峰.市政道路中海绵城市排水设计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234-235.
        [4]张晓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165.
        作者简介:申世权(1989-),441402198910290419,男,汉,广东梅州人,主要从事市政工程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