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影响因素与控制关键点探析 王秀辉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秀辉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相继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使企业发展遇到瓶颈。
        身份证号码:23232119890214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相继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使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因此,企业对预算更加关注,其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只有以预算编制为基础,加强预算管理,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使企业在稳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基于此,本文对预算编制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并对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据此提出有效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影响因素
        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工程变更频繁的工程,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是建筑企业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工作。合理的编制工程预算对企业的各类管理工作以及企业的盈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存在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建筑工程实际预算和最终实际工程费用往往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不利于企业的规划发展。另外,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也会影响企业对于投资金额的分配问题以及战略决策问题,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 预算编制基本概念
        预算编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统一规划在一定时间内的运营和资金情况,使企业可以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在短时间内尽快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措施,使企业资产可以进一步提升利用效率,合理分配企业资金。同时,结合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强化企业风险处理能力,使企业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持续发展。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以财务报表为编制的主要依据,使企业管理者可以对预算有详细的了解,并统一进行管理。企业只有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才能对资产使用情况有明确的了解,准确评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风险对企业发展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
        2 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2.1 全面预算编制不合理
        全面预算编制工作是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平衡施工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以及企业实际需求的一种方案编制工作,包含对施工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资金、工作以及资源的分配工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较长,施工范围也较大,全面预算编制工作难以有效实施,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设备成本的预算都存在较大的误差;还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编制工作实施的时候,不让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参与编制,编制人员对施工现场没有深入了解,对实际材料价格、台班等缺乏认知,严重影响编制数据的准确性,对后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具有不利影响。
        2.2 预算编制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始终无法制定统一的目标,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虽然对于预算编制比较关注,为保证预算编制可以合理进行,制定了预算编制目标,但是这些目标没有对企业长远发展进行分析和考虑,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在建立预算编制标准时,经常会作出妥协,对基层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而是采取忽视的态度不予处理,导致预算编制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对企业今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制定统一的预算目标,并严格按照该目标要求开展预算工作,才能正确开展预算。
        3 预算编制的控制措施
        3.1 实施合理的全面预算编制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范围较大,只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全面预算编制才能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比如建筑外墙的涂料施工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一种涂料用量标准进行施工,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气候以及墙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涂料用量的预算,不同性质的墙面需要编制不同的用量计划,最终实现墙面涂料用量的准确预算。

合理的全面预算编制具有很多的应用优势,施工企业相关部门能够通过预算编制情况进行现场工作的分析和解决,促进各项信息数据真实性的提升,为后续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做好充足的准备。
        3.2 强化预算编制监管
        为了进一步保证企业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企业必须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并及时总结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采集预算编制数据,以此发现预算编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实际,采取有效地对策进行完善。此外,为了使企业所有员工都可以充分参与预算编制,使企业员工可以对预算编制进行全面监管,还需要不断强化员工管理意识,综合企业的具体经营现状,将预算编制与员工管理机制、绩效考核等有效结合在一起,保证企业员工参与性进行能够全面提升,可以形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的良好局面,不断对运动企业员工自我控制以及相互监督的意识进行强化,进而为预算编制创造稳定的管理环境。
        3.3 健全全面预算编制考核机制
        现阶段,要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不断地完善全面预算编制考核机制,让各部门配合起来,促使企业领导者平衡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财务部门积极落实,更需要其他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调,只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得到各个部门的重视和协调,才能更好地落实管理目标,促进管理目标的合理划分,让各个部门的每个员工都具备详细的工作责任,促进全面预算执行效率的提升。例如:项目投标时预算部门和技术部门去现场勘察,完成方案及初步预算,中标后移交给工程部及财务部,并且做好交底工作,施工期间财务做好实际人、材、机费用登记、项目部做好施工记录,预算部门负责全程跟踪,部门之间每月开碰头会,用预算费用与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比较及评估,若有偏差立即纠正,信息畅通才能使全面预算编制落在实处。
        3.4 工程材料差价控制
        建筑工程材料差价的控制是导致预算编制准确度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在编制预算时对此项点充分考虑,并且合理控制工程材料的差价。一般而言,实际的工程中可通过适当的对材料的差价进行控制,来管控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于材料价格差价的控制,重点做好用量最大的材料便可,因此做好钢筋、水泥、油料和燃料等材料的控制十分重要。同时对某些地方的材料需要对当地物价的波动规律进行掌握,做好材料采购的预判工作,弱势施工单位直接进行砂石的采购和土方采购工作,则应该首先与其做好内部沟通,将各类成本和管理费用分摊到单价中去。
        3.5 培养员工干好业务的同时,还要有成本意识等基本财务观
        建筑企业要建立健全预算组织体系,设立预算领导小组,由财务部门作牵头部门,各业务部门、各工程项目相配合;以财务控制为指引,贯穿于工程项目和各项业务之中的全面控制,尤其细化项目预算控制。另一方面讲,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工程业务中去。从工程投标到合同的签订,从预算的编制到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从完工后的成本总结到项目总体预算考评,财务人员都要参与其中,并发挥其专业作用,实现从事后财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而工程施工人员在项目施工中,也应把成本理念应用在每个项目施工中,关注企业的资金流,并及时关联工程进度、工程量、临时变更等数据到财务,以提高财务数据与工程业务的关联度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中预算发挥重要作用,预算准确性高,工程资金管理成效就会更为显著,同时也有助于资源优化分配和调配。针对当前工程经常出现造价预算超标问题,应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应对,以减少这种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刘若晨.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以Z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9(23):101–105.
        [2]张兆军.企业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9(08):132.
        作者简介:王秀辉(1989-),232321198902146412,男,主要从事建筑工程造价方面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