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改革创新在规划设计中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岳常青
[导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利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兆达连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利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具体实施中,必须以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新思路,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而且水利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持续推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改革创新在规划设计中运用。
        关键词:水利改革创新;规划设计;创新发展
        引言
        水利规划改革以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总揽,以服务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统筹安排。坚持大中小工程配套建设,坚持城乡水利协调发展,坚持建设与管理均衡推进,突出科学治水,强化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发展,为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和社会服务。
        1当前水利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水利规划设计中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
        很多地区为加快经济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而没有意识到水资源长期持续性的生态功能,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投入。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却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各地区在进行水利规划设计时,缺乏长远眼光,没有以可持续性的发展思维去思考问题。
        1.2忽视了水资源的综合治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也是持续扩大,但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工程建设,而没有意识到相关的附属设施、管理机制同样重要,所涉及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没有落实到位。同时,当前很多工厂附近的水环境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由于对污水的处理不够彻底,使得周边水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并进一步造成水土资源的二次污染[1]。
        1.3思维模式落后
        只关注农村水利建设,而忽略了城市水利建设。受传统思维影响,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多是以农村地区为主要目标对象,对城市的防洪、防涝、节水、蓄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城市水利规划存在较大的不足,并且没有将城市和农村的水利规划事业综合起来考虑,无法形成统筹规划[2]。
        2水利改革创新在规划设计中的探究
        2.1注重水利工程自然因素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期间,设计师应全面考虑整个涉及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以及其他自然条件,如:地质结构、地形、生物、水文特征等客观现状。另外,设计师本身应拥有与生态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全面融入到具体的设计项目中。例如,在水利工程的改建项目中,设计师应控制对现有生态情况的改变程度,在确保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同时,运用多项有效的设计手段,实现影响的最小值。借此,能够有效避免周边生态的二次改变。而新建的项目工程中,设计师应综合考量该项目各项基础功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包括发电、农业用水、防范自然灾害等。综合运用环境工程以及其他科学知识,整合工程当地自然条件的数据资料,包括生物、气象、地质结构等,并进行实地勘察。由此,确保设计出的建设方案行之有效,在工程设计中有效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若是不可避免地破坏自然生态,应设计出配套的补偿方案,以保证生态环境质量[3]。
        2.2优化水资源配置
        若想将创新元素融入水利设计工程当中,那么改善水资源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是主要措施之一。在进行城市供水规划设计时,城市水利资源管理局可以将相应区域的可用水资源,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等进行统一规划及配置,从而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将眼光放长远,不能贪图一时利益而不顾环境的长远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创新理念同时也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必要环节。优化水资源配置及对周围水环境的强化保护,不仅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对水利工程项目产生的消极影响。
        2.3稳步推进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水权改革。推进水资源使用权确权,明确行政区域取用水权益,科学核定取用水户许可水量。健全水权交易制度,探索区域、行业间、用水户间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推进水权交易相关工作,对用水总量达到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积极采取水权交易方式解决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在满足自身用水情况下,对节约出的水量进行有偿转让。加强水权交易监管,规范交易平台建设和运营。
        2.4合理规划融合工程与生态水文
        常规的水利工程前期规划期间,设计师通常仅会注重工程水文的有关理论知识,突出工程功能性的地位。而运用生态设计观念进行规划与常规的工程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在原本工程水文中加入生态水文的内容,以此达到因地制宜、科学设计的效果,切实提升该类项目对自然条件的保护程度,实现预期的工程规划建设目标,水资源高效利用,全面平稳的发展[4]。
        2.5强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健康和谐的水生态环境是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随着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水资源水环境压力将进一步显现,水体污染、河湖侵占、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十四五”期间,开展水生态安全保障重大战略和重点措施研究,围绕幸福河建设、水系连通、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环境影响等环节加强水生态治理,实现水利工程生态功能良性运行,确保水生态功能可持续发挥作用。新建水利项目全面落实生态建设要求,绿色施工。已建工程实行生态化改造,制定路线图,明确生态保护的主导功能需求,按照试点先行、科学有序推进已建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①水生态修复及涵养区建设;②河湖水系连通工程;③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④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⑤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建设。
        2.6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水利工程的创新设计中除采取有效措施外,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水质的检查标准,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不仅可以整体提升水利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之下,我国水资源紧缺及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导致水利工程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阻碍和风险。这时只有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以此作为原则,展开日常工作才可以将水利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团队还需重点关注水资源的污染防控和治理工作,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5]。
        结束语
        各行业及地区的发展需要在水利工程规划及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水利工程的规划,对整个城市的统筹设计具有较大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在展开水利工程规划及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居民的各项需求行业的发展进行统筹兼顾,满足各项需求,考虑全方面的内容,在投入最少资源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永华,赵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8):113-114.
        [2]杨晓茹.水利发展规划的未来趋势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1):15-20.
        [3]索朗曲珍.水利发展规划的未来趋势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6):136-137.
        [4]徐文炳,仇纯荣.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在水利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8):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