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章凤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章凤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树木要求不断提高。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自然资源局蓝  广西省来宾市  5462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树木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森林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森林资源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自然资源,近年来的严重开发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森林的覆盖面积不断减少,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提升森林的绿化面积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由于设备和技术不足,再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植树造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必须对造林规划进行一定的设计,对相关技术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营林生产;造林规划设计;造林技术
        引言
        森林资源的存在可以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物质基础,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林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林业资源的覆盖面,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在原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并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开展营林造林工作。
        1造林规划设计的意义
        营林工程在我国的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造林规划设计能够将林地进行规划分析,将景观的意义与价值发挥至最大化,真正地实现景观与生态环境整治的“从无到有”,并发展到“从有到美”,有利于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造林规划及设计需要在当地林业部门指导下,综合分析本地情况,并对设计区域进行多次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如自然、土壤、水文等条件,然后再进行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该地区的政策因素及发展方向,从而在顺应其原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区域规划设计,做出最佳的造林方案。造林规划设计能够促进当地的环境建设,为当地的环境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朝着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
        2造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共享性原则
        在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是一项需要多个部门互相配合协作完成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造林规划设计的全面性、科学性及合理性,仅靠单一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这要求各个部门之间应进行高效沟通,共享营林造林的各类数据及相关设计信息,提高参与营林造林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以便捷性为出发点,完善规划设计方案
        由于植树造林的工作量较大,所以工作人员要以便捷性为出发点,确保规划方案的简单有效,设计方案不能太过烦琐复杂,要做到一目了然,只有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方案,才有助于造林工程的高效实施。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对造林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要遵循一定的原理,与整个工程的发展趋势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设计方案,通过科学调整造林规划的具体内容,不断完善规划方案,为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造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同样重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造林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环境、气候等因素对于造林规划的影响,促进土壤及水文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有利于节约成本,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森林面积日益减少的当下,可持续发展的造林原则有利于我国林业的长期发展,促进我国的林业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3营林生产中造林技术的研究
        3.1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在我国林业领域的应用率最高,是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利用这项技术进行栽种,过程十分简便,在营林整地结束后完成树苗的移栽即可。

如果树苗是被移栽到较潮湿的土壤中,应考虑泥土下陷的情况,为了保证栽种效果,应当采用浅栽种的方式。反之如果是干燥土壤则应采取深栽种的方式。这项技术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栽种后的成活率较高,操作便利,即便是在干旱区域,也能够保证存活。
        3.2分殖造林技术
        主要指移植树木枝干对新林木进行培育的技术,分殖造林技术所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在保证造林效率和林木成活率的基础上,提升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分殖造林技术对树种要求较高,应尽可能选择竹子、杨柳等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树种。
        3.3播种造林
        近年来,在造林规划中采用播种造林技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项技术更适用于种植面积较广的区域,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该技术主要是将树种直接种在土里,让其在自然的环境中茁壮生长。但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强烈的降水和土质问题都会成为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因素,因此,要保障播种造林树木的健康生长,就需要人为进行护理,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使得种植林木的成本提升,在管理的时候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4营林生产中造林技术的主要策略
        4.1改进造林方法,提高造林技术
        在营林生产中,造林的技术手段是营林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在营林的过程中,需要对营林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和改进,提升营林的效益。其中,常见的营林技术分为三种:植苗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技术和播种造林技术。植苗造林是以苗木培育为前提的,苗木培育需要对树苗的根系进行维护,使其主动生长,生长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根系之后再进行栽植,这样植苗造林后才有利于树苗的存活。分殖技术可以保持树苗原母株最优秀的遗传基因和系统,使树苗的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分殖技术还能够有效缩短树苗的生长周期,使树苗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播种技术也能够通过使树苗进行自然生长来繁育,保证了树苗的质量。
        4.2管理造林规划的科学性
        在营林生产中,生产单位应对造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进行严格管理,提升营林作业的设计质量。首先,应保证已审批的作业设计不会出现随意变更行为,应严格按照作业设计开展施工和验收工作。其次,应尽可能实现造林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提升整体造林工程的科技投入,保证项目技术水平。最后,各级生产人员应明确造林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避免出现设计、造林同时进行或设计滞后的现象。
        4.3营林造林的病虫害防治
        在营林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在造林工作完成后,应加强对营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做好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选取造林树木时,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树木品种;在树木栽植完成后,应做好林间病虫害管理工作,定期开展防病灭虫工作,为造林树木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保证造林树木的成活率,提高营林生产的整体质量。在营林造林的过程中,自然灾害对幼苗生长影响较大,为此应及时了解掌握自然条件变化情况如干旱、暴雨等,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如遇暴雨侵袭则做好排水工作。在进行造林设计的过程中,应选择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结语
        森林资源的保护无论是对国家发展还是对社会生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已经加大了对营林生产工作的重视,并提供了相应的发展政策,营林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与此同时,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也获得了不断完善,林业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技术投入、组织相应的设计规划工作,对幼苗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养护。通过多方面努力,提升我国整体的绿化覆盖面积,提高营林生产的效率,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加红.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6(4):216-217.
        [2]梁玉红,唐秀芳,王惠东.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6):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