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型APP在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王金凤 于溪 冷霖宽 张琪
[导读] 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面临着挑战。
        王金凤 于溪 冷霖宽 张琪
        山东工商学院
        摘 要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面临着挑战。分析当下高校本科应用型会计人才在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探讨利用社区型APP增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期望为会计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社区型APP;高校会计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APP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Accounting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demands of this new era,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meets its challenges. And relevant research has been m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the problems and dilemmas we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current cultivation in aspec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accounting talents in undergraduates, along with the exploration in how social APP can be used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within college students major in accounting. Consequently we hope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s to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on further curriculum reform in accounting.
Keywords: Social APP;AccountingTalents in universities;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一、引言
        传统教育与移动教育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事业的作用。移动教育的开展,不仅使贫困地区师资不足的问题得以缓解,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开拓学生的眼界,结合传统教育的加持,教育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高等教育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育目标,要寻求新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传统教育与移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跟随这一趋势,教育事业才能得以落实和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意识培养研究中提出了实行积极的教育政策。政府的教育决策应遵循创造性的原则,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决策更好地得以实现,积极的教育政策可以作为教育创新的基础保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互联网+”课堂模式逐渐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总要趋势,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互联网 +”这一概念着重强调灵活变革,高校应结合这一概念,促使管理模式的分布协作更加合理,进一步实现高校管理的深层次突破。因而,高校要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必然要在引入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的重要价值,为学生搭建更加宽阔、自由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高校只有在管理模式创新中丰富管理手段,在实践中探索出互联网时代教育管理的发展规律,才能为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高校会计人才教育的实践为出发点,探索社区型APP在高校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种的各种利弊;依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状况,探讨高校会计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社区型移动端APP。
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期望差异。高等院校采取的专业化培养造成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较为单一,高校内会计专业与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培养方向与重点具有一定差异,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更注重专业技术却忽略了社会需求,而在社会企业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应与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新时代热点技术紧密结合。目前,高等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承袭了初等教育一贯的学习氛围,专注于知识性教育,淡化了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新时代条件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更需要思考如何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利用互联网资源将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考核方式忽略学生的综合素养。现阶段的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较为传统。会计专业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知识性学习,实训环节往往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内容出现,考核与评鉴存在延续应试模式,忽略综合性分析能力的评价考核的问题,较为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同时,高校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在会计类专业的教育中,对学生的考核大都以成绩为主,而不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3.人才培养内容与学时脱节。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专业特色课程往往会淡化课程设计的阶段性与系统性,课程建设缺少一定的系统性与实践性。会计专业相关知识内容较多,而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学存在一定课堂压力。部分高校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初期阶段通识或学科大类课程课业压力较重,专业课程阶段课程种类设置多,这种情况下会使得专业课程的课时相对减少,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很难将会计类技能性很强的专业课掌握,需要有更多的平台支持后续学习。
        4.人才培养资源投入不均衡导致差异化大。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进入深水区,不同地区高校因为投入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差距逐渐拉大。例如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大等高校在本校财会类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非常重视学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很多高校因为实验室落伍、实践基地匮乏,人才培养质量明显不高。此外,不同层次间高校的会计专业学员之间缺乏互动,导致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高校的会计专业学员之间的交流壁垒较高,这样会使得前沿有趣的专业活动不会被更多的高校学习和借鉴,有效的学习方法可能永远也没有途径让专业学习上有相关问题的同学得到收获,使得专业学院可能陷入“闭门造车”和“井底之蛙”的困境。
三、社区型移动端软件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打破专业资源投入不均带来的交流壁垒高墙,将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学员聚集在一起,开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可以利用社区型APP实现高校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以功能为导向,缓解高校会计专业培养难题
        针对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中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社区型APP的构想,期望通过其功能的设计来缓解高校会计专业培养难题。
        

        如图1所示,社区型APP设计“首页”“学习之路”“话题讨论”“我的”四个界面,不同界面对应不同的功能。
        1.“首页”设计由检索栏,横拉式流图和下拉式的信息栏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检索栏用来快速检索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横拉式流图为重要信息公布,以图片为主,简单文字为辅。如会计政策更新和官方发布的信息以及公司财务报表等重要内容;而下拉式信息栏由一个个热门话题板块构成,热门话题由官方转载一些会计类相关文章(注明新闻出处),包括会计审计热门的新闻话题,实际操中注意的问题,有关专业性的新书推荐等,平台成员可以点赞、评论。 “首页”界面提供了有关会计专业最新的政策信息和相关动态,同时用户浏览相应的专业文章和动态信息后台会根据用户的点赞和互动以及阅读时长奖励用户一定的“算珠”,在“我的”界面可以看到相应的算珠数量。针对人才培养方式中学生因考核制度而不关心专业发展动态的问题,如果将“算珠”纳入到学生的考核体系中,那么学生变会主动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而不是只关心试卷的正确答案。

        2.“学习”界面由“横拉式流图”、“视频课”、“电子书”和“面试题”几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其中横拉式流图主要用来推荐精品视频、书籍;视频课主要有关会计审计方面的视频(如各种考证视频,会计学习方法分享视频,会计知识的学习视频等等)。分为五类:本科生热门课程、考研热门课程,研究生热门课程、博士热门课程、证书热门课程。课程与相关网校合作。有些课程可以免费观看,有些课程需要支付一定的算珠来进行购买,(算珠可通过充值或者完成相关任务获得)已经购买或者参与的课程可在“我的”界面中“我的课程”中查看;电子书包括有关会计审计以及相关类别方面的书籍和有文章;面试题主要提供一些在研究生复试和工作中等常见的问题和参考的解答。从零基础都高阶段面面俱到,学生在大一阶段就可以在算盘小生中进行相关程度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针对自我的专业要求也可以在算盘小生上找到相应的资源,这对于高校专业建设课程中出现的课时量有限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即学生从大学初期就开始接触相应程度的专业课程,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算盘小生上提前学习有关该学期的专业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就对专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对课堂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减少了教师的课堂压力。

          3.“论坛”界面如图4所示,在“论坛”界面主要展示不同种类的感悟和分享。在“技术区(专业区)”提供给了用户专业问题讨论的空间。用户可以在此区域内提出会计、审计的专业问题;用户也可以互相解答问题获得算珠。学生用户提出的有关专业的问题,不管是对于知识点的疑问还是专业方向的选择问题,都会有来自不同审计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士来参与讨论和解答,这样给予学生更加多样的思考,基于学生更加真实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闭门造车”式的学习。
        在“生活区”学生可以看到其他不同高校的学生的生活动态和学习心得,对于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加道友(即好友),实现了不同层次高校学院之间的专业交流,打破了学生“井底之蛙”的眼界困境,实现打破不同层次高校专业学院的交流壁垒的目标。
        在“职业区”学生们可以看到最为真实的职场问题,提出关于有关职业构想和方向选择的困惑,得到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士的解答,避免了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职业目标构想和显示差距较大的问题的出现。
        最后在“我的”界面中可以看到用户的专业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状态,我的里面包括七个板块:
        ①第一板块:基本介绍。此板块内容包括头像、昵称、学校、算珠、粉丝、道友(即好友)、足迹、收藏夹。
        ②第二板块:我的课程。此板块主要储存我下载、收藏、购买的课程及相关文章等有利资源。
        ③第三板块:榜单。此板块点击后分为两栏:第一栏包括我在本软件的排名(排名的根据暂定),第二栏包括用户每日学习计时数据分析的时间分配饼状图。
        ④第四板块:学习日记。个人可以记录和分享用户每一天的学习心得,可以设置仅自己可见,也可以设置分享给其他人。
        ⑤第五板块:学习计时。每次打开学习计时功能,输入学习内容后方可开启学习计时功能,每次计时最多为8小时,一天结束后平台会自动推送有关用户学习时间和和内容的全部数据。
        ⑥第六板块:作息打卡。每日起床或睡觉时都可签到打卡,为生活作息规律的打卡。
        ⑦第七板块:消息提醒。用户在话题讨论时提出的问题获得解答,加入课程的课程更新和评论和获得的点赞都会获得相应的提醒。
        如图5所示,“我的”界面中不仅算珠可以反应用户使用状态,并且总计的学习时长和作息打卡的每周统计都可以看到用户的日常学习习惯和学习积极性,对于量化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专业学习态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以教师为主体,深化社区型APP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嵌入
        仍以我们构想的APP为例。首先在部分高校中开展试点,以“第二课堂”的身份加入到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来,针对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软件的不断优化,同时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功能的调整和增加,着力于让“算盘小生”加入到日常的教学和学习生活中,让教师带动学生的使用,让教师带动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其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嵌入
(三)以技术为支持,实现社区型APP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算盘小生通过话题讨论模块,通过线上线下社交结合的方式,通过移动APP的手段弥合不同区域、高校教育环境内容的差别距离,突破线下实地的地理限制,使得毫无交集的陌生人能够彼此交流,技术总体框架如图6所示。
        

        同时,通过大数据算法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第三方推送,相关数据从APP传送到服务器上存储到内存中,然后直接通过第三方平台推送给APP用户,保证用户体验,实现良好的讨论氛围,通过长连接开发框架实现了多客户端间的数据并发推送,同时使用多终端身份验证保证需求的保密性与私密性。此外,为避免用户对商业化的排斥,根据讨论内容与专业范围满足主要用户及学生们的讨论需求,构建有实用价值的社区。
四、结语
        移动端平台的出现推动着会计学习和工作发生着改变,从而推动着会计类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改变。因此,基于移动端平台的会计类人才培养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突破传统学习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使得会计工作拥有更多的会计事务,这对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会计人才的学习目标要从源头开始落实和转变,从原本的基础会计知识转变成如今的基础会计知识和各项能力双管齐下。再者,利用移动端软件,改变学习模式,通过有效的打破会计学员学习的壁垒和空间地域的限制,使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限制,随时随地地在线上相互交流分享互动,激发学习动力。
 2交流互动型式学习
        对于会计人员的主动性来说,需要一个“引领者”,即一个问题或者一个话题的引导。作为一款学习应用的社区型移动端软件,除了简单的社交,更多的是能够利用社交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各高校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且各学生的知识层面的差异,在移动端软件平台下,使得会计学员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丰富知识,拓宽学习思考的思路,从而营造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为以后的会计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搭建理论与应用的桥梁
        在教育模式逐步改革的大趋势下,高校学生要格外注重实践。要将关注的目光从一贯的理论学习状态转移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将语言文字付诸于行动。为了更好地跟上时代节奏,尤为重要的一点就立足于课上老师所讲和课下自己所学进行的归纳总结,结合途径获取的相关知识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此前提下,就需要会计学员不断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在保证自己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的业务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平台类应用软件“聚合”的特点,将理论学习者和实际工作者聚集到同一平台上,通过问题的互动和状态的互应实现了搭建起理论学习者和实际应用的桥梁,使学生在进行选择和判断时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信息共享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注重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适应企业环境,培养系统人才。然而,目前部分高校面临课业设计冗杂、人才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利用社区型APP在高校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期望能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力骞,林和炼,赵燕.论传统教育与移动教育的有机结合[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2):101-102.
[2]高军.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03):150-151.
[3]常瑾.“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及启示——评《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02):124.
[4]任政亮.慕课背景下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53-56.
[5]王玲.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32-134.
[6]Marie H. Kavanagh,Lyndal Drennan.What Skills and Attributes does an Accounting GraduateNeed? Evidence from Student Perceptions and Employer Expectations[J]. Accounting and Finance,2008,(48):279-300

题目:社区型APP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 王金凤:(1978—)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绩效评价,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老师(项目编号S202011688017)
        作者 于溪:(2001—)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2018级本科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S202011688017)
        作者 冷霖宽:(2000—)山东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8级本科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编号S202011688017)
        作者 张琪:(1997—)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 ,2018级本科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员(项目编号S202011688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