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精灵、朱蓉慧、李孝惠、王希、叶晋良
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医疗服务大环境中出现的患者“看病难”以及“医患信息不对称”这两个医疗服务中最突出的矛盾,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二次应用软件开发中小程序、H5界面特点可为患者提供门诊预约候诊实时信息和检查检验结果分析报告,微信公众号平台线上支付功能实现在线预约挂号缴费以及通过该公众号交互信息的传递,将医疗活动进程实时传递给患者及其家属等服务。缩短患者门诊等候时间,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附加服务,大大弥补目前医患沟通不足的弊病,这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加患者就医满意度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关键字:医疗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医院信息系统
一、微信公众号平台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主要的社交软件,并且拥有超过11亿的庞大用户群体。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企业号、服务号、订阅号、小程序的统称。其中订阅号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能构建平台与用户之间更好沟通与管理,而小程序可以在微信内被便捷快速地获取和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H5 界面开发简单、成本低、周期短、页面丰硕简练、跨平台访问和免注册免下载等特点使微信订阅号与小程序成为一种“轻应用”,摆脱了传统APP的下载、安装、注册等弊端。小程序充分利用微信庞大的用户体量,通过微信的扫描二维码、搜索、分享等多方开放接口对接各种资源,与微信订阅号,微信服务号平行,允许第三方自主开发场景和内容下载,为第三方和用户提供移动轻便式服务,是开展广泛信息传播和数据连接的传播工具。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5G网络的发展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微信公众号的研发拥有了良好的平台环境,医疗机构可实现通过微信平台公众平台向微信用户提供各类医疗就诊服务,从而使微信成为医疗机构服务渠道的延伸,这一应用模式称为微信医疗。该模式的应用可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就诊质量、提升就诊效率、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附加服务,从而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二、传统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传统医疗向信息移动化服务转化缓慢,现有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大部分是医院和患者间单向的信息传递,这种方式使医患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容易引起沟通交流障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利于医疗服务开展。对于患者而言,现行的门诊预约方式和线上预约方式需要患者往返医院,排队等候。同时在就诊过程中,就医缴费,做身体检查,由于不熟悉医院的内部科室结构设置患者需要往返医院上下楼层,这加剧了的患者的焦虑状况。检查之后,患者领取体检报告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时间的等待,对体弱多病或者外地就医患者造成很大不便。当患者到医院做手术时,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由于对手术过程不了解,容易引发他们对手术安全的担忧。并且在就诊结束之后,患者易出现不严格按照医嘱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药物或者漏服、过量服用药物的现象,影响了药物疗效,带来了更多安全风险。现有的医疗微信公众平台有在线预约,医院科室医生信息查询等,这些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的需求,但却并没有深入、大程度的为患者服务,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的研究探索与应用设计很有必要。
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医疗服务应用方案设计与实现
针对上述在现有微信公众平台功能中存在的不完善情况,本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在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基础上,针对患者的需求,充分利用 HIS、LIS和 PACS 等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和诊疗数据的及时共享,并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数据供公众号调用并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与小程序中设置不同的模块并对其进行不断扩充和完善。
其中,主要完善升级的模块设计有:
(一)交互模式的微信公众号应用模块
(Customer-To-Business)C2B此类应用优势在于将医院和患者间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医患之间的互动信息传递,该传递信息比单向传递更加充分。
在线预约挂号模块:患者关注登录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进行身份实名认证后,进入在线预约挂号模块。查询希望就诊的科室、医生出诊情况,在预约未满可预约的情况下,患者选择就诊时间,系统记录患者就诊信息并发送预约号。
体检报告与病历查询模块:在门诊接受治疗后,对于需要做身体体检的患者,可进入体检报告与病历查询模块。系统可从HIS、LIS和 PACS 等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中查询相关体检报告,大大减少了患者等待的时间。当患者异地就医时,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看体检报告,避免了患者因重复体检而花费检查时间与费用。对于需要住院的患者,该系统还可提供电子住院、电子出院、电子病历等信息,实现医疗数据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满足不同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患者咨询模块:对于已在门诊接受治疗或者住院后出院的患者,通过登录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应用患者咨询模块给医生留言咨询,服务器端会把咨询信息发送给主管医生,医生登录客户端并通过身份认证,即可回复咨询,可实现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的便捷,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恢复,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二)提供信息订阅、推送服务的应用模块
(Business-To-Customer)B2C模式主要面向医疗服务者使用,可通过患者自主订阅后通过微信订阅号和小程序服务器端推送的信息服务。包括候诊信息提示、智能就医导航、检验结果报告查询、用药提示、手术进程提示、健康知识传递等内容。
候诊信息提示模块:患者在完成门诊预约或在线预约后,通过公众号应用订阅该项服务,系统会在患者就诊前一天和就诊当日按照系统安排的就诊时间,确定患者到医院挂号的时间。在患者完成挂号后,系统从HIS、LIS和 PACS 等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候诊信息模块中调用相关候诊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服务通知或短信通知方式提示目前就诊的号码,需要等待的时间,患者可根据信息提示动态调整利用候诊时间,使患者的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
智能就医导航模块:患者可通过公众号应用订阅该项服务。系统可根据采集的医院总体各楼层的医院科室布局信息和室内外的标志性环境要素来实现地点查询、院内实时定位、动态实时导航等功能。选择地点之后就可以直接实现路线导航规划,简便了包含挂号、就诊、缴费、检查、治疗和取药的就医流程,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效率。
用药提醒模块:患者通过公众号应用订阅该项服务。在患者就诊结束领取药物后,公众号系统会根据患者的服药品种、服药次数以微信公众平台服务通知或手机短信通知的方式推送给患者。还可以在疗程内的规定时间内定时提醒服药。如疾病尚未痊愈或需长期治疗,还可以提醒请到医院复诊。
手术进程提示模块:患者到医院做手术,由于对手术过程不了解以及对手术安全担忧,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处于焦虑状态。相关公众号可以从HIS、LIS和 PACS 等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数据,记录在医院日常手术中从患者离开病房前往手术室到患者术后返回病房都有相关的信息记录,如患者开始手术时间、手术结束时间、进入术后复苏室时间等。并将现存的相关信息及时推送给患者家属,就能够使患者家属全面了解手术进程,适当减少家属的担忧。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医疗服务应用方案设计与实现在现有微信公众平台功能上完善了在线预约挂号、体检报告与病历查询、患者咨询等模块。这些模块的研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医院的资源和开发成本,并且提高医院的医疗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因此可满足患者的就医便利性和患者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胡靖仁,李少华,陈国丽,郑婵燕.体检报告网上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A].医学信息学杂志,2017,38(10):36-39
[2]李国娟.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时代农机,2020,47(6):61-62
作者简介:严精灵,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学生;朱蓉慧,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学生;李孝惠,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学生;王希,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学生;叶晋良,卫生管理学院文学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