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改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刘舒梅
[导读] 摘要:城乡发展的土地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做好相应的解决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土地管理质量,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钦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535000
        摘要:城乡发展的土地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做好相应的解决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土地管理质量,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土地整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开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土地管理作为城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解决现有土地整改问题,提高整体管理质量至关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1.农村土地整改背景
        从我国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情况来看,存在严重的用地结构不合理情况,所以需要通过农村土地的整改进行调节。首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用地不断的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人们的居住都需要大量的土地;其次通过土地调查发现,农耕用地面积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不合理。农村居民的居住具有多、散、广的特点,导致建设用地被严重的浪费。所以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的整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促进“三化”建设。同时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农民要想分享城市化建设的成果,还需要通过对农村土地的整改完成。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农村的劳动力开始大量的向城市涌入,也使得农民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转移也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主要以家庭经营和工资为主,土地的收入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大部分地区农民的土地收入仅占家庭总收入的10%左右,也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渐降低,人们纷纷表示更愿意居住到城市。通过优化农村土地整改,利用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的房产,实现对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更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2.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整改问题分析
        2.1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不完善
        就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现状来看,各个地区采取的都是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城市中一部分经济就要向农村延伸,部分农村土地将作为建设用地被占用,随之而来的就是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由于现阶段国家对于农村土地征收和补偿缺少一个明确且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各个地区城乡土地征收和补偿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农民在土地被征收后无法得到相应补偿。这不仅会使失地农民失去生活保障,而且还会很大程度上阻碍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土地分散经营的生产效率低。
        2.2家庭承包责任制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土地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先进设备被应用到农村土地生产中,这种情况下,以往生产模式具备的优势也在逐步弱化。由于土地经营过于分散,且受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较大,从而导致部分土地在经营过程中并未将其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对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3土地规划方面的不足
        城乡规划这项工作的内容多,难度大,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遇到许多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城市和农村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更需要积极推动和发展,以便于尽快落实城乡管理办法,发展经济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创建条件。土地规划的过程当中,土地使用属于重点内容,土地的使用价值高在出让方面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利益,无论是对土地出让时的定价还是其他方面补偿费用的确定都会遇到很多难题。当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忽视了相关主体利益的保障和维护,那么不仅会挫伤民众的积极性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令我国的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水平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当所征用的土地没有按照要求使用同样会产生许多的消极影响。


        2.4土地资源紧张
        尽管我国的国土面积大,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因此当前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尤其是在城乡规划整体建设需求方面,表现出来的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更加明显。农村耕地资源因为城乡规划而逐渐减少,破坏了农村主体的利益,影响了农村环境。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常有发生,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较低,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物价也逐渐提高。农民们对于土地资源的执着程度降低。
        3.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改的对策
        3.1更加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城乡经济发展若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首要任务就是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和优化,尤其是对土地流转程序的规范。首先,要以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为依据,对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进行科学制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其次,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脚步,确保未来此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做到依法管理,这样可以大量减少由于土地流转而产生的各类纠纷,进而提高城乡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3.2合理管控农村建设用地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现阶段城乡经济发展情况,对农村土地的价格进行统一,并确保土地建设过程中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规划,这样一来,才能够将土地的资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将城乡土地一体化的保障制度进行完善,除了要保证地方政府依法收取土地税收之外,还要确保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建立市场分配机制,实现对土地收入分配的有效调控。
        3.3优化农村土地整改,提升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随着农村土地整改,耕地保护率不断的提升,大部分地区的农田保护率都超过 90%。但是农村土地整改力度的提升,也使得建设的空间越来越小,很多城乡综合体和新社区的建设在选址上都会占用到农田。而且,随着新社区的建设,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吸引了大批的搬迁农户,对农村土地的整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4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农村土地整改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广,政策性也比较强,而且有很多比较敏感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法律政策的完善,为土地整改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还需要推进土地整改的立法,针对土地整改中容易出现分歧的问题利用法律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既保证土地整改中农民的利益,同时也使整改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为农村土地整改的优化和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4.结束语
        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快,尤其是城市近年来规模逐渐扩大,发展的水平逐年提升而农村的发展较为落后,加之土地规划管理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导致这两项工作中的矛盾还没有妥善解决,结合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促使土地规划管理水平提升,缩短城乡差距是当前提升我国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贾瑞彤.土地储备模式的比较与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8):45-46
        [2]张伟强.浅谈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J].居舍,201903.
        [3]杨新文,张建亚,曹春艳等.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江苏省农村土地整改模式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6,(19):151-152,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