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玉盆
身份证号:45272419911212****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合理配置水资源,而且可以在防洪减灾中发挥积极作用。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整治,在一项重要任务上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分析了水利工程河道整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水利工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 河道堤防; 护岸施工
一、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河道整治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生态水利工程,要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其生态建设价值,就必须加大生态水利建设投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生态水利是一个原始社会,是一个重视生态的时代,是一个有效利用水资源造福人民的工程[1]。国家水利工程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的生态一致性原则,以社会环境与生态资源的平衡为基础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既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需求,又能注重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建设生态水利能源从战略高度来看,足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不仅要同时研究水利和生态问题,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生态化发展。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澄清人与水利和自然的供求关系,其目的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优化自然环境中的水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利用价值是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现实意义。
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新要求
1、根据流域特征科学规划治理
河流治理应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出发点,多元结合,学科的先进技术为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重视自然环境的局部组合与保护,特别是保护河流水域环境和水资源,确保河流内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贯彻生态水利的理念
生态水利观的宗旨是实现河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保护与发展。因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尽量沿用原有的利用本地资源的方法,通过种植天然植被/土壤来保护水源、减少污染和维护水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及时细化和量化。在河道改造过程中,还应尽量保证河道宽度和洪水平原,采取退堤措施,使河流更好地连接起来,以增加河道承载能力,减少洪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提升生态系统自 我修复能力
水利工程应充分利用河流固有的生态系统,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和投放水生动物系统,建立完整、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自我完善发展。
三、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
1、对河道形态随意更改
许多河道治理工程缺乏整体考虑,挤占了河面治理方式,严重破坏了河道原有的形态,影响了河道的平衡与稳定。同时,河道整治工程的防洪要求非常高,许多施工单位采用钢筋混凝土修筑护坡,取得了防洪效果,但破坏了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船舶工业废弃物也污染了河流。
2、河道受污染情况严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工业企业将不再将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排入河中,许多居民也使用生活垃圾投入河中,使河流本身成为城市污染源之一,严重影响城市的水质和环境质量,也将给城市造成间接经济损失。
3、河道治理各部门权责划分不明
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存在多部门联合管理的现象,但由于各部门没有明确规定自己的管理范围,也没有同时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河道整治更加便于管理,各部门权责分工不清,导致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存在一系列管理缺陷,严重影响了河道整治的管理效率。另外,由于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排放处理不严,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管理监督责任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河道整治的效果,许多水利工程的河道整治长期以来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四、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规范化河道治理改造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应遵循以自然为基础的河道规划与改造原则,既要符合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又不能破坏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利用河流的生态自愈能力治理河道,使河道整治具有原始的生态调节功能。在河道整治规划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免遭破坏,防止河道生态问题,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的规划方案和生态治理理念。保护河流周边的植被和生态多样性,不断优化河流结构,积极开展疏浚和筑堤工程,提高河流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河流治理质量。
2、整治河道水质
水利工程河道整治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河流的污染问题,改善河流的综合水质,使河流具备前期自净能力。在对河流水质进行调查后,建设单位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首先清理河底淤泥,并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改善水质。然后在身体底部设置一定距离的水阻层,在水阻层中种植大根的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作用,净化河流。通过人工水质调节和后续的自然调节,使水体达到明显的净化,总成本低,但效果显著。同时,通过植物固土,在河岸两侧种植绿色植物,可以改善河流的防洪效果,从而提高河流的流速,改善水质。
3、利用 技术辅助清淤
许多河流在使用多年后在河底留下了大量的泥沙,这不仅影响了河流的功能,不利于河流的美观,而且泥沙如果处理得当,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景观建设。在河道上进行污泥清理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人工和机械作业外,还可以采用真空预压法进行处理。这是因为淤泥本身沉重且渗透性差,长期沉积在水底也会附着在其他污染物上,通过空压高压,淤泥中的颗粒和缝隙就会分解,淤泥不会结块,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堵塞问题。另外,在处理排水管道中的污泥时,可以利用排水管道上层的泵送装置,在排水管道快速流动的驱动下,提高淤泥阻力起始点的压力。
4、明确各部门河道治理的职责划分
河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参与组织的建设,各部门应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河道治理机构,根据对各部门管理职责的具体分析,建立交叉责任机制,具体划分负责人,避免出现管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河流管理问题得到根本改善,逐步稳定,促进河流科学治理。
5、强化生态水利建设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近年来的生态水利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生态水利治理的理念在于河流规划,管理过程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河流治理是在保证生态水利功能的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和改善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建立流域生态与水利建设协调发展的管理体系。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宗旨是增强河流的生态自愈能力,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理念,利用现有的河流生态资源,扩大流域原有植被,科学利用水资源,注重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极大地促进了流域的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总之,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技术措施,通过实践研究,本文立足于实际工作,有效地制定了具体的控制措施,希望通过分析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耿辉.浅析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清洗世界,2020,35(12):43-44.
[2]张光宝,钱建红.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珠江水运,2020(15):101-102.
[3]胡德鹏,谢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5):109-110.
[4]姚元丽.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0(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