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
身份证号码:13032419851001****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多数人都会在假期选择旅游,有的人会选择出国旅游,也有的人会选择在国内旅游,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多数人的假期都比较短,所以就会选择在国内旅游。在选择旅游景点时,由于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压力比较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乡村旅游,在绿树青山中呼吸新鲜的空气、释放自己生活的压力,在乡村慢节奏的生活中感受乡村的魅力。在此背景下,多数乡村旅游都开始逐渐兴起。而在设计乡村的旅游景观时,不但需要将本地区的生态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还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既能保留乡村的本土风色,还能提升旅游景观的价值。鉴于此,文章针对乡村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设计要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景观设计;控制要点
1导言
城乡融合发展、城乡统筹规划是当前乡村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乡村环境的改善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在振兴视域下结合乡村的乡情乡貌,挖掘具有乡村区域特色的景观要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达到美丽乡村的整体规划设计目标。乡村景观环境的改变对乡村风貌的影响是最为明显和直接的,乡村景观设计和建设的立意不单单只是追求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更应该通过景观设计以及乡村景观更新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促使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扩宽乡村居民收入来源方式,这方面来说尤其是对于落后山区而言也达到了产业扶贫脱贫的目的。
2基于乡村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美学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地变化,美学从传统的听觉心理角度转变为视觉感知角度,充分地体现了现代我国审美需求对象的主观本质以及现代景观设计中美学的内在存在价值。乡村景观需要明确设计和建设的新方向,充分考虑乡村自然山形水势和民风民俗,坚持因村制宜、发掘乡村文化、尊重村民意愿,从乡村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考虑,使得乡村景观设计规划符合乡村发展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高水准设计和规划。在当前景观美学中体现出来的景观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形式审美的基本特征与看法,但是在我国的美学发展过程当中,在自然景观设计当中应用美学的过程中,要以景观美学的基本原则对自然景观的资源进行一定的保护开发与综合的利用。在我国的乡村旅游模式下,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结合地域发展空间,乡村周边环境资源、景观整体的构成和土地景观的自身特色,这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具有独特的景观美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吸引游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此外,乡村旅游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吸引力,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生态景观旅游,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从而更好地发展乡村经济。具体而言,乡村旅游需要基于乡村的旅游环境美学,乡村的景观环境美学以及对于乡村的景观环境感知。不断提高这些能力,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城市有客到乡村中来,这种吸引力不仅直接关系到乡村景观的地理特征,而且会影响乡村自然空间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所以乡村景观旅游的产业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以针对乡村景观旅游的资源评定,也是对于它是否有吸引力的关键,除此之外,乡村旅游的信力还主要取决于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对于经营者的经营能力。
3基于乡村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设计控制要点
3.1坚持生态乡村设计思路
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乡村景观设计和建设的首要前提是要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以及充分的利用好自然资源,尽可能的保留乡村原始地形地貌,留住乡愁,唤醒村民对家乡的归属和热爱,并借此尽可能的留住乡村青壮人口。
乡村景观的设计和建设过程应该坚持因村制宜、就地取材的设计原则,保证景观设计方案的科学可行性。维持乡村的生态平衡是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从始至终的贯彻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将绿水青山作为设计标线,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功能,不进行破坏性的设计和建设。
3.2因地制宜,协同参与
我国国土辽阔,全国各地同一时间的乡村不仅有着地形的差别,还存在着气候差别、风俗差别、环境差别等,而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并不是一味地按照一个样本来进行仿照甚至是复制粘贴,而是懂得通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与其他地方的差异,从而根据其地区的特色来设计当地景观,使景观能够在展现出当地特色的同时,顺应环境变化,充分地融入到村落中去,而不表现出突兀。此外,各地还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这些也不能够忽略,在游客旅游时,更多的是为了体会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人情,而不是观看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将当地习惯融入建筑当中,更会让乡村景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同时乡村景观设计和建设需要正确的进行乡村定位,梳理出明确的设计思路,坚持一村一方案,因村制宜,挖掘各个村落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优势,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
3.3打造基于乡村旅游行业的平台
乡村自然景观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大的平台,乡村自然景观成为旅游项目,就要求当地的经营企业发展模式也需要发生重大的改变,因此要通过管理者,还有经营者共同努力,建立起基于乡村旅游行业模式的平台,建立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开展以农村生态文明景观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并且突出当地的景观特色。乡村生态景观旅游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一种固有的旅游产品。这种产品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人文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其自身,具体情况的发展模式和旅游管理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乡村生态景观旅游的游客数量。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通过让乡村的农民广泛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来,可以通过自建农设和农家乐的模式,通过多家企业联合开发形成旅游的开发公司,或者通过入股的方式创立旅游管理公司,这样就更能激发游客的兴趣,提升景点的吸引力,并且及时调整当地的旅游管理策略,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充分关注人们的旅游意向,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吸引游客。
3.4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国家、社会各层面备受关注的重大事情。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统筹规划,不断的推进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而乡村经济的振兴需要优化乡村现有经济结构,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度的,并不是无限的,当今社会在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它同样也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城市人口负担,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并不意味着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金钱,而应该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将自然需求和人的生产需求、精神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可循环的发展路线,让人对自然的需求与自然恢复的速度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而并不是一味地消耗大自然的潜力,使其永远失去部分自然资源。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在保护环境和获得经济效益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又能够为乡村带来经济收入,使得当地能够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我国相关企业应根据乡村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设计过程,结合景观科学和旅游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如何利用乡村景观吸引更多游客,以及如何丰富和扩展乡村景观。从自然角度来说,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地的乡村景观资源。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区域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培育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琛.美丽乡村视野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19(03):26-27.
[2]王希云.乡村视野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特点及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6.
[3]舒伯平.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J].广东蚕业,2019,53(08):89+91.
[4]张晓笛.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对其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J].现代园艺,2017(0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