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骞
山东正元数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步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开始落实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提升城市质量与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经济与政策等多个方面予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因此智慧城市得以在国内迅速普及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现存问题
引言:众所周知,智慧城市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利用科学与通信技术赋予物体智能,在最大程度上予以城市居民便利,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体现出了现代化技术特征。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促使居民与物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建设者成就了智慧城市,相应的,智慧城市也成就了建设者与居住者,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现代化革新成为必要的助力。
一、简述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这一理念初始于传媒行业,主要是指通过对科学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创新概念,融合城市中的服务系统,相互集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质量,持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工作,大力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智慧城市的普及发展,人们将新时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各大城市建设工程中,凸显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
从作用上分析,智慧城市理念可有效缓解当前国内的“城市疲劳”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从而实现精细化、时效化的动态管理目标,同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基于现代化背景,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以及低碳城市等概念相互交织,成就了全新的智慧城市建设概念,形成了建筑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现存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智慧城市已经投入落实阶段,大大小小的工程建设层出不穷,但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刻阻碍着智慧城市积极效用的充分发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现存问题当中,理念认识浅薄、规划不够完善、规划缺乏标准以及欠缺人力资源等最为显著,为了建设完善的智慧城市,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以下将简要分析问题所在。
(一)理念认识浅薄
智慧城市概念是城市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一大助力,现阶段智慧城市已经推行在各地区,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实现了城市的高效发展。虽然如此,但多数城市对智慧城市的认识秉承着不同的看法,且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局面并不完善,因此难以展开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基于各城市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认识浅薄,各级政府必须予以有效解决。
目前为止,多数科技落后的城市仍未能有效运用互联网、云科技等新型技术,仍采用传统的技术模式与建设模板,如此一来,无法凸显智慧城市的积极效用与先进的技术优势。各地方及区域对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内容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城市建设部门通常将新型技术引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并从其他角度来规划本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等等。
(二)规划不够完善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工程施工建设工作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方案,科学的建设规划与施工方案需要结合该城市的当地经济、施工环境、天气条件等多方资料,随后进行系统化、集中化的整合梳理,最终整理出一份相对完善且系统的科学规划。基于此,施工单位才得以确保城市建设的时效性与合理性,真正造福于民,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整合并优化城市服务系统。
由于少数城市的信息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新型信息化建设方面较为欠缺。除了结合国家、各省、各自治区等相关文件的整合与梳理之外,并没有制定专门的比较完善的规划。另一方面,这种等级城市也并不具备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管理办法与政策法规,一时间难以顺利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总而言之,结合现状分析,部分智慧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严密性仍需提高。
(三)规划缺乏标准
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等新型技术在当前社会中的快速普及,智慧城市的建设核心已经确立,但是核心技术的标准化却成为实施建设工作的最大难题。简单来说,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施工标准是规范施工人员行为的约束条件之一,施工人员均可依照施工标准完成建设工作,最终达到竣工质量要求,而在不具备施工标准的前提下,施工人员无法确保自身行为规范,也会影响建筑质量。
在当前的智慧城市规划中,技术标准是最为欠缺的条件之一,现阶段的智慧城市规划中的确存在标准缺乏统一、数据格式存在偏差等问题,时刻阻碍着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众所周知,智慧城市中最关键的即为数字化革新,而方案规划中却欠缺技术标准,如此一来,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物联网技术无法得到标准应用,换言之就是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四)欠缺人力资源
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中透露出,不论是城市还是国家的发展均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同样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高精尖人才的支持。由于我国的智慧城市概念发展时间较短,起步相对较晚,物联网的起步时间同样步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市面中真正深入了解新型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由此可见,缺乏优质人力资源也是阻碍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结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规划现状分析,国内市场缺乏既懂得专业技术的人才,也缺乏能够熟练运用并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人才。缺乏人力资源始终是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一大问题,归根结底的来说,这种现象与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偌大干系,近些年来,我国对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有所松懈,故而无法为当前社会的发展提供同时具备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智慧城市建设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详尽建设规划
为了确保智慧城市的合理规划以及科学建设,必须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根本。基于此,各地区、省市均应制定长远且时效性较强的方案规划。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智慧城市的成功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想要建设成功,必须规划先行。截至2011年,国内多半一线城市均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并制定完善规划的想法,而另外80%的二线城市也先后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理论。
(二)驱动行业创新
想要切实驱动行业的创新,必须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级政府应着重体现出对“智慧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是新时代背景下新型技术的代表之一,标志着时代的创新与大众的创新,是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现,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动力之一,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始阶段,应将创新与改革放在首位,同时结合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强进而实现综合创新的转变。
(三)强化机制促动
为了科学的完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系统,促进社会的高速稳定发展,各级政府必须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采取部分强力手段。众所周知,健全的机制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条件之一,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面积相对广阔,较适合信息技术、一体化教育、移动通信等高新技术,从而推动医疗保健、教育事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仍然在探索过程中,但通过近年来的持续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仍然阻碍着智慧城市的科学建设与合理规划,故而需要虚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建设案例来深化自己对智慧城市的正确认识,促进我国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弘扬我国的现代文化。
参考文献:
[1]汤旖璆.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OL]. 价格理论与实践:1-4[2021-03-08].
[2]戴全. 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参与国家城区建设“三区覆盖”LED电子屏媒打通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的探索[J]. 广播电视网络,2021,28(02):34-36.
[3]李海杰,展凯,张颖. 数字经济时代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智慧化建设的逻辑、机理与路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02):5-12.
[4]王莉莉,陈浩. 基于后人类思想的国际城市研究: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J]. 人文地理,2021,36(01):1-10+93.
[5]李璐颖.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新型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以广州市为例[J]. 智能城市,2021,7(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