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期   作者:汪玲
[导读] 目的:探究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将应急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汪玲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将应急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展开本次研究工作,开展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患者为此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人数为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给予应急护理干预,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将应急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患者,可促进患者恢复,意义显著。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通常情况下,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患者的身体功能相对较弱,抵抗力相对较差,患者的免疫功能较为低下,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因此需要临床在展开日常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突发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减少患者不良反的发生率,从而对患者的治疗需求进行满足[1]。而应急护理干预则是针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紧急情况进行干预的相关措施,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以我院患者为例,将应急护理干预进行应用,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
1.1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选择在我院开展,开展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次研究共选取100例研究人员,均为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为了探究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干预效果,将本次研究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将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依次为38人和12人,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3岁-77岁,平均年龄为(61.23±4.3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9人和11人,患者的年龄选取范围在44岁-76岁,年龄均值为(60.84±5.04)岁,两组患者的资料较为相似,符合临床组间比较标准。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给予患者日常护理,加强患者心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应急护理干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给予患者急性发作期护理,就部分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来说,其通常是因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而导致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因此需要临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选取半卧位,如果患者存在气管痉挛,咳嗽或是喘息等症状,则需要增加应急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气管插管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如果出现突然阻塞时,需要对气管插管进行更换,并将吸痰器进行应用,吸出患者气管内的分泌物,避免患者发生呛咳等情况。注意对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情况进行观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保证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其次,缓解期护理,在患者进入缓解气后,其突发病情是相对较少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证口腔清洁,呼吸道通畅。对患者进行指导,促进其可将气管中的分泌物咳出,同时加强呼吸训练和身体锻炼,保证患者的通气效果。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是呼吸肌疲劳等情况,则需要指导患者加强膈肌训练,提高呼吸效果。同时加强患者的病房清洁,定期消毒杀菌,保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最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将其存在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工作中,提高治疗自信心,促进其预后恢复。
1.3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主要将SPSS20.0软件进行应用,其中,对计量资料的计算,结果表示以(±s)为主,验证以t值为主,而计数资料的统计,比较结果采用(n,%)进行计数,进行验证,则用2值表示,在结果显示数据比0.05小时,表示此次研究计算存在意义[2]。
2.结果
    试验组患者中47人为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的有40人,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就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来说,其大多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而发展形成,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是对患者全身血氧供应情况进行影响,患者会表现出全身性症状。随着近些年我国近工业建设的发展,我国空气污染等问题逐渐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发病率。对患者进行治疗,通常需要将呼吸机械通气进行应用,保障患者的呼吸质量[3]。患者在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受到长期无法见到亲人,治疗进程较为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并针对患者存在的气管插管,呼吸衰竭等情况,加强护理干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突发情况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强病房的安全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将应急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意义显著,可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兴利. 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03):136.
[2]张芬,亓慧博.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 名医,2019(03):198.
[3]唐婷婷.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