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婧
(字节跳动k12小学语文学科产品负责人)
摘要:最近这些年,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工具也有了创新的改变,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教学课堂,深受老师与学生的青睐。所谓微课,更突出了:“微”、“短”、“精”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小视频从而展示给学生。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完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微课进行学习,达到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对于课文教学而言,老师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先对微课的概念进行分析,说明了微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优势,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如何将微课运用至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中,旨在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课
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有关阅读方面的教学普及受到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任然是老师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能够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保障。除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引入良好的阅读方法,营造良好、健康的阅读环境,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微课的简介
微课属于新型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机构,都非常流行。其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选择、提取、精练所要学的知识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可直观讲解知识重点、难点、易错点,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内容。运用微课开展教学,可有效提升知识讲解实效性,充分利用时间,帮助学生在碎片化时间里预习、巩固知识,有效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微课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可突破传统教学带来的桎梏,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以及主观能动性,让阅读教学更具生命力。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在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微课将知识具体化,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的内涵。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1.有效激发兴趣,使学生学习更投入
我们都知道,想要学好某一项内容,除了有好的方法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所学习的内容有兴趣。如果在学习过程过,对所要学的知识不感兴趣,就无法全心全意投入学习中。因此,老师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营造积极有效的课堂,从而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喜爱。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才能翻番。小学生已开始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对社会和一些科技产品有自己的认知及分析力,他们本身对微课就抱有浓厚的兴趣。微课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压缩为一节课,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好助手。学生在微课上可以读到各种风格的文章,增加阅读量的同时让感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对每一个小小文章都有兴趣,更好接触语文阅读训练。微课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方式。而在这种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微课教学有兴趣且好奇心强,主动阅读其实就已开始了阅读学习,此时教师只需通过适当的引导,就能轻松帮助他们掌握并理解阅读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2.降低阅读学习的难度,在简单学习中掌握知识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所要考验的是学生对文章所说的事、表达的情感、作者的用意等进行理解,与数学这类理性思维学习不同,是小学生主观情感的体现。但是,当前小学生在主观情感方面理解度仍比较低,小学生生活经历和学习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过于浅显,只停留好在“好奇区”,似懂非懂,他们对于所阅读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本就理解不充分。而这些均是造成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无法得以有效提升的原因。同时,当学生面临着所要阅读的文章时,部分学生可能出现无法适应的情况,对文章内容也只限于“看过”、“记得”这种层面,未能投入感情与文本内容联系。这是因为教师未能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果利用微课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将课文中的情感体现出来,让知识视觉化,学生对课文中的知识感同身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接受知识,从而领悟理解课文中的思想。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课前运用——有效预习新课内容
对于小学语文学习,预习有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学习的重要提前和基础。通过预习去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建立知识的框架,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在预习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可做好标记或摘录,上课时针对性开展阅读。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更多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及信息的收集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让学生熟悉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需要对所教的知识深入理解,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以知识基础进行着手,制作预习微课,课前把课件传给学生并及时回收,并对反馈进行评估,不断改进课件,让微课更加科学合理。视频制作时需要考虑不同班级以及学生间的差异运用不同的教学法。视频总时长少于15min,给学生“留白”,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能自主、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可充分利用设备,下载微课视频并自主开展预习,完成之后可以做一做练习题,试找出本次学习的重点以及疑点,一一记录并于课堂中反馈。当学生能够对预习知识能够完全掌握后,教师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例如,学习《大海睡了》这一课前。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你们,见过海吗?》的微课,让学生提前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魅力。具体内容:
导入:展示大海图片、海里的鱼、珊瑚,以及太平洋和大西方洋在交汇时的神奇景观。
大海自我介绍:大家好啊,我就是大海了,占到地球面积的71%。我是生命的发源地,最早的生命体就是在海里诞生的,所以我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生命之源”。
根据地理位置不同,人们把我划分成了几大洋,分别是……
总结:通过大海的自我展示,同学们是不是对大海有了更深入认识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大海睡了》这一课又是如何描述大海的,好不好?
通过这样微课学习,先让学生知道课文的内容,对大海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在进行阅读,文章内容也就变得熟悉起来,学生能更快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
2.课中运用——深入学习知识
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除了让学生可以理解文本内容之外,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能通过有效的阅读提升阅读水平,掌握文章中的精美词汇以及写作方法,并在未来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好词精句,并对作者的思想深入理解,不仅为将来的写作积累材料,同时也提升了自我表达情感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写作的重要基础就是掌握掌握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提高的,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所以,进行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使学生通过微课来增强阅读、写作水平。语文的知识、情感目标及能力,都是通过课堂掌握,而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均是通过课堂教学达成,所以,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可由以下几点进行着手:
第一,制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需要将所要教学的教材准备好。针对课文知识与学生预习的情况,制造有效的教学情境。运用网络融入教学情境,把各种资源有效融合,如图片信息、音乐信息、视频信息等,配合文字说明,用最直观的方法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进入学习氛围中。
第二,初读,为朗读与掌握大致内容奠定基础。利用网上学生软件和学习平台,以微课为辅助,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突破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教师及时布置一些随堂小练习,巩固知识。
第三,进一步深入阅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当学生在掌握了生字以后,对课文有了大体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微课,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朗读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深入分析,重点学习文章中所包含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调动起学生的多个感官,激发想象力、创新力,锻炼发散性思维。
在进行《大海睡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例如设计《感悟诗歌的描述》,内容如下:
写作手法:文章中的“她”是谁?为什么不用“他”或“它”?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词语用法:“背着”、“抱着”可体会到什么样的感觉?
声音用词:“潮声”、“鼾声”等。
通过微课来学习《大海睡了》,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字及词语,同时也学习到了拟人写作的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3.课后运用——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只是通过课堂来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无法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积极解决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难题,对完全掌握课堂知识的学生,可进一步拓展。例如:知识“空白”补充、延伸拓展。前者指的是学生整理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以加以分析,采用微课的方式把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学生一起分享。后者是以教材阅读为基础,做好拓展工作。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后的复习来巩固知识。。
虽然学生通过课堂学进行阅读学习,能够掌握课文知识,但还不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所以课下复习时,总结阅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对阅读的内容重新回顾分析。此时,教师通过微课设计这些内容,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不断巩固,掌握阅读方法,进一步培养阅读素养,为日后成长创造条件。
在学习完了《大海睡了》一课后,可以设计《如何阅读诗歌》的微课,内容如下:
阅读方法:整读、略读、精读。培养语感,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阅读发挥想象力,感悟情感。
诗歌欣赏:内容、写作方法、语言的特点、意象、风格、表现手法等。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
布置作业:总结诗歌写作方法、技巧,试着用这些方法写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题材不限。
三、结语
综上,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通过高效阅读能有效提升学生认识,为今后发展提创造条件。微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广泛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教学课堂前运用,让学生对知识有大概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课堂中运用微课,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强化审美体验。而在课后运用微课,可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芬.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微课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应用[J]. 小学时代, 2020(07):19-20.
[2]葛建项. "精彩课堂不曾预约"——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200(008):96.
[3]李生治. 运用微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天津教育, 2020, No.603(06):72-73.
[4]周昱.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 2020,(001):247.
[5]唐科明.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微课应用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18):53-54.
【作者简介:程婧,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精通中外文学史、美学史、哲学、心理学,9年一线小学语文教龄,6年大语文从教经验。全国家庭指导教师(高级),中文分级阅读研究专家小组成员,曾主创搭建网课“大语文”学习体系体系,现任字节跳动k12小学语文语文学科产品带头人。】电话:13102666718
邮寄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融泽嘉园一号院6号楼2单元1001,邮编: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