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亚萍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家长和教师已不是仅仅重视学生的成绩,思政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备受教育界推崇。由于年轻人受社会不同文化的影响,价值观、人生观不尽相同,思想观念多变。尤其在网络日益发达的21世纪,网络上的不良视频和软件等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极易对青少年思想产生冲击。在培养青少年人才时,学校应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思想和政治教育建设一个丰富的教育环境。本文以技工院校为例,剖析其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条件,关系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演进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在新课改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已经刻不容缓。而技工院校教育的改革不能光靠课本知识的传授,要借助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思政资源为载体进行人才的培养,其实效性发展除了依靠校内自身力量的配合,更需要校外社会资源的辅助,只有这样综合运转,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从而弥补学校自身资源的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具有现实性的意义。目前,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资源不足、不合理等问题一直阻碍着技工院校的教育开展,因此如何进行思政教育开发和利用成为现代技工学校需要思考的重点。
一、扩展教材资源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为了成绩而将教材“物尽其用”,专注于书本知识的讲解,尤其技工院校的教育颇于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而阻碍了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拓展教材中的思政资源。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家长的教育需求、学生的培养需要,灵活的使用教材,教学的方式要富有创造性,针对于实际,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将教材没有触及到的领域进行补充。每个地方都有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灿烂的历史遗迹、璀璨的人文历史、独特的民俗特征。教师通过教材上的有关联系,将地方的特色与教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讲授给学生们。通过课本联系自己生活实践,使学生对课本的刻板印象进行改观,不仅将独特的地方魅力融于书中而且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兴趣。将人文文化穿插于课本,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体会,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开发[1]。
二、创造实践资源
思政教育是一门学问,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体现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才是思想践行的途径。书本上的思想道理都是前人们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出的道理,放在自身未必实用。因此将思想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的第一步是:实践。技术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实践资源。改变以往的“教师主导课堂舞台”课堂模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教材给出的问题或者道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步步去探究教材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掌握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求知的快乐。
其次,技术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为学生组织“接触社会热点,走出闭塞校园”的活动,对一些社会焦点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作为志愿者了解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对公益活动有自己的所感所想;展开自然研究,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爱上大自然,为祖国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社交能立、组织能力、保护环境意识等。将个人融入于整体之中,作为生活的主体融入社会的整体,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三、连接信息资源
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适合程度,所以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校内外的资源都是可开发和利用的,无论是校内资源开发还是校外资源开发,都是联系着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首先,发挥学校自身的文化魅力来开发校内的资源,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它渗透于学校的各个层面。因此,学校应引导学生挖掘学校的人文资源,将学校自身的文化传播给每一位学生。学校自身硬创造一些条件,为学生提供接触更多思政教育信息的条件,如,建设好应用电脑教室、智慧课堂、图书馆等,为广大的教师与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其次,开发校外资源。教师应利用好校外一些可利用的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艺术馆等,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将来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多种途径,更大程度上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灵活性[3]。
四、构建人力资源
在学校中,教师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教师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教学方式及创新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固守自封,要不断的从外界汲取新的营养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技巧等,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学生作为人力资源,首先师生要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教师要像交朋友一样走进学生的内心,发现每个学生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培养师生关系,使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其次,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领导课堂,改变被动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交给学生本身。另外,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还应该包括学生家长、学科专家、学校工作者等一系列人员。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且不简答的群体性工作,教育者必须整合身边所有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做好的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教室个人向群体性人力资源发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思政教育的开发和利用分析,最大的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分别有以下几点:扩展教材资源、创造实践资源、创造实践资源、构建人力资源。
通过这四点对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我国技工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尽绵薄之力。将思政教育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给学生将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基石。
参考文献:
[1]张艺东. 如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J]. 语文课内外, 2019,(22):57-57.
[2]郭志玲. 技工院校公共英语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J]. 信息周刊, 2020, (6):1-1.
[3]李玉洁. 关于技工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思考[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5):356-356.
[4]王贤. 基于大数据时代技工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索[J]. 视界观, 2019,(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