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精神在高职类院校课程思政中的融入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刘杰1 王玲娜2
[导读] 百折不挠,脚踏实地

        刘杰1 王玲娜2
        (1.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包头,内蒙古,014109;2.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呼和浩特,内蒙古,010020)
摘要:百折不挠,脚踏实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将其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再通过校园文化环境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及道路自信。
关键词:蒙古马精神;思政教育;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蒙古马精神饱含对全国人民,特别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新一代青年的亲切关怀和热切期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传承蒙古马精神,在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转化为实际行动,创造中华民族新时代辉煌。本文通过分析蒙古马精神基本内涵,提出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融入蒙古马精神,能够引领新时代青年爱国情怀的培养,为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精神力量与动力。基于此,探索融入具体实际路径。对新一代广大青年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一、蒙古马精神内涵
        蒙古马作为世界上最古老马种之一,拥有着超强的耐力和生命力。过去,蒙古马通常负责类似驿站传输的特殊任务。下达号令后,蒙古马便立马载使者奔赴下一场驿站,不受任何恶劣气候环境阻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的牧民那达慕大会,期间首次提出“蒙古马精神”。他指出,蒙古马虽没有国内外其他各类名马高大个头,但其极强生命力和耐力和强健体魄深深鼓舞着我国各民族群众干部。我们中华民族干事业一定要持有蒙古马一样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精神。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中再次提及并强调,一定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这不仅是对草原人民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悉心嘱托,更是对全国人民勇往直前、埋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战略的鼓励。
        “千里疾风万利霞,追不上白岔的铁蹄马”,这句谚语在内蒙古广为流传。现如今,经历无数历史沉淀与经验熔合,吃苦耐劳、所向无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早已与蒙古族人民的血脉融为一体,也扎根于中国精神内涵之中。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加之新冠疫情蔓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于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作出极大考验。防控疫情以来,国家领导多次在地方考察中强调精神力量。如此艰难发展背景下,深刻理解并内化蒙古马伟大精神,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蒙古马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要
2021年是“两个百年”交汇点,随着《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过,我国进一步进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时代。在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加强需求侧管理进程中,要注重二者有机结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大力弘扬像蒙古马精神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中华民族五年年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面临前进紧要关头,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保持昂扬向上和一往无前的信心。发展的过程总归曲折,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挑战。这就需要蒙古马精神为我们前进提供动力。将蒙古马精神落实在我们前进实践中,以百折不挠的奋斗决心和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战胜重重困难,将美好梦想转变为实际。

                        
(二)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重视。蒙古马精神高度融合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切合。弘扬蒙古马精神是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培育的源泉,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是蒙古马精神熔铸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含义。蒙古马精神蕴含着吃苦耐劳,稳中求进的国家经济发展总旋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际,坚持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能够引导国民从容面对困难,为国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蒙古马精神中不惧前险的勇气对改革领导者和实践者提供激励,帮助多项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决定落地实施。二是蒙古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需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实指引。
(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
        高职院校教育要融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紧扣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重心,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国民满意的教育。在高职教育各类课堂中充分理解蒙古马精神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的实践应用也是对蒙古马精神最好的传承,与广大教育工作者思想内核高度契合。这有助于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思政教育新内容与新方式。
三、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具体路径
(一)将蒙古马精神融入思政理论教学
        思政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健康及政治素养的课程。蒙古马执行驿站传输等任务时,身载使者长期保持同频率速度前行,不因任何恶劣外部环境退缩。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是蒙古马重要优秀品质。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伟大目标达成的未来工作者,只有身具此品质,勇于战斗、勇于胜利才能真正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中,教师可以在从鸦片战争到十九大的近现代时间线寻找蒙古马精神体现之处。当前,“生态文明”被作为中华民族延续千年大计,也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作为游牧民族,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精华缩影和代表。
(二)将蒙古马精神融入思政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将蒙古马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感受。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参观乌兰夫纪念馆、大青山抗日游击革命根据地展馆等内蒙古红色革命展览基地,切身感受革命先烈蒙古马精神。其次,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鼓励学生创作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的文娱作品,例如,微电影,短视频等;组织举办蒙古马精神相关演讲、摄影、书画作品大赛等。最后,学校应当引导学生观看《千古马颂》《蒙古马》等文艺汇演,或《禄马风》等微电影,使其在文艺作品中内化蒙古马精神。        
(三)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在思政理论和实践教育中所学到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精神,都需要在校园环境中有所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建设蒙古马精神主题文化走廊,在校园各处蒙古马精神标语、举办并邀请践行蒙古马精神优秀榜样进行讲座等活动,使得蒙古马精神和校园文化实现有机结合。切实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不断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任雪志,岳红.发扬蒙古马精神 合力攻坚再创佳绩[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20, 000(001):P.46-47.
[2]新时期如何弘扬“三种精神”[J].云岭先锋,2020(7):15-16.
[3]胡晓宇.诗歌中的蒙古马及其时代精神[J].鸭绿江(上半月), 2020(24).
作者简介:刘杰1981.1.24,男,河北省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学校: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助理研究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蒙古马精神在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作用研究》(NZJGH201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