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倩
藤县第五小学 广西梧州 543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选择了进城打工,也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镇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其他一起生活的亲人可能也没有对其进行良好的管教,而且大部分农村学校也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所以城镇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了纠正城镇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就必须加强对于城镇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确保其身体和心理能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城镇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德育工作;有效策略
目前城镇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由于缺乏一定的教育,大部分城镇留守儿童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对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城镇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成为了教育行业的重难点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对于城镇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本文从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现状入手,深入探究了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具体成因,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1.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
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管,只能与其他亲人生活在一起,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在家中老人身边长大的,但是大部分老人文化程度较低,也不能够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关心孩子的生活情况,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注重孩子的学习情况。另外,大部分老人都过分溺爱孩子,无论孩子提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也不舍得管教孩子,大部分留守儿童因此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2.对于留守儿童的关心不足
留守儿童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非常少,部分留守儿童能够甚至一年只能够见父母一次,大部分父母只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却忽略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在给孩子打电话时也只是简单的嘘寒问暖,并不会注重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等,孩子们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就可能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进而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一方面可能是发泄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可能是希望引起父母关注进而得到更多的关心。
3.大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成绩
大部分家长都用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准,并且在和孩子打电话时经常会和孩子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不用像爸爸妈妈这样辛苦”“爸爸妈妈出去挣钱就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你必须好好学习才可以”,家长教导孩子努力学习固然没有错误,但是留守儿童本来就缺乏一定的教育,如果家长只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注重孩子其他方面的培育,可能就会在留守儿童的心中留下学习成绩大于一切的思想,阻碍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发展现状
大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正确的德育教育,进而养成了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给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题,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已经到了无法管教的地步,在家庭和学校里无法无天,社区内也没有办法进行管教,究其原因,是因为相关的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或问题,笔者有着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了目前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德育工作的现状,具体如下。
1.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个校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说在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中家庭教育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还能够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并不能够得到父母或是其中一方的家庭教育,而其他和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的亲人往往在家庭教育上比较简单随意,所以说也就无法准确有效的发挥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作用,所以说目前大部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呈现出缺失或是畸形的状态。
2.学校体系方面
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不能只体现在知识上,还要体现在一言一行各个方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在目前的留守儿童学校德育方面,普遍来说都处于空缺的状态,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大部分学校的呈现出重智轻德的趋势。
3.城镇社区、村落方面
在城镇社区或者是村落的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大部分社区(村落)在留守儿童德育工作中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留守儿童德育工作,有的社区(村落)甚至从没有开展过对于儿童的的德育活动,留守儿童的习惯和行为不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进而养成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针对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的成因主要是因为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三方面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缺失,所以说为了有效的纠正这一问题,就要从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的联系入手,合作提高对于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1.加强三方之间的德育工作联系
为了提高对于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德育工作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就需要积极的整合学校、社区以及学校三方面的德育工作,具体需要由学校进行组织牵头,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和城镇社区(村落)相关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共同探讨关于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并且构建起相应的沟通平台,以便能够及时的将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情况进行分享,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学校、社区以及家长共同研究对策,有效的纠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要做好相应的德育工作记录,对于留守儿童进行跟踪式的德育教育工作。
2.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必须要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探究每个人的需求,不能随意给他们贴标签,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受到尊重。对于从小缺乏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自尊心比普通的学生更为强烈,所以说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先要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且分析造成其不良习惯的成因,根据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策略,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为其制定好相应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根据工作目标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样纠正不良习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的开展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可以将德育工作从家庭、学校以及社区方面进行,慢慢的改变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
3.家校共育,德育为先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都没有较高的文化,而且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形式,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这就与新时代教育理念和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冲突,所以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要先从改变家长入手,学校可以积极的组织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理念培训,学校可以构建一定的培训工作平台,组织家长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培训活动中,学校还要定期的安排教师进行家访工作,并且为家长提出一些建议。还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亲子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和家长一起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并且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潜移默化的纠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因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进而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需要由学校、家长和社区共同完成,只有三方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的纠正其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程小敏. 浅析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31):268.
[2]黄忠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3):P.138-138.
[3]孙瑗. 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不良习惯的成因及对策[J]. 读写算, 2018, 000(0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