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云
广东省化州市播扬镇播扬小学,525137
【摘要】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更应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因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而产生对小学语文作文的厌恶和反感,以及面对一篇作文题目时不知从何下笔的写作弊端。在小学教学中采取作文生活化训练的教学策略,可以极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理解写作,从而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作文;习作生活化;教学措施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的基本功。但是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这很影响以后对语文的学习以及理解。因此,小学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多样化的习作教学,指导学生的写与作,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习作。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太乐观,学生不懂如何写作,也不喜欢上作文课。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要求老师作出改变,不管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需要革新,而生活化习作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很适合引入到教学中来,改变当下学生不喜欢习作的局面。
一、小学生习作生活化的优势
1.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语文习作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使用习作生活化教学的模式,并不只是随随便便的玩乐,而是把有关习作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化中去,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习作的技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内容合适、难度适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在教学活动上,让学生带着高涨的兴趣,在愉快的状态中掌握习作的有关知识。
2.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作为老师,我们要客观理性的去认识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将充满乐趣的主题生活化融入我们的教学课堂中,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学的更加开心快乐,对以后的学习充满向往。教师还要勇于面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相信通过我们的坚持不懈,一定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传统的课堂环境是比较严肃的,小学生都容易受到老师情绪的影响,太过严肃、正式的环境会让学生产生胆怯的心理,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2】。这样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并没有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敢去问;有的学生走神一下,之后就完全听不懂了,他也不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被学生很好地吸收,老师也没有渠道了解孩子的心理,习作教学活动就会事倍功半。
习作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的应用,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孩子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就会和老师说出心中的疑惑和不解,老师了解学生的诉求后,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生活化作文教学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从而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对课堂的记忆印象深刻,对于知识的领悟也更加深入。
3、运用生活化教学,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这句话出自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很直白地告诉我们,作文要融化生活,生活可以创造作文。
写作其实就是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在传统的小学作文课堂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解习作方法,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作文中。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生活化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在特定的生活化情境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记忆碎片中寻找自己难忘的经历,寻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从而创作出更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例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题西林壁》,是由诗佛王维所著,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王伟的诗歌了,如果一个作文题目为: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何真情实感,有何对生活的启发,请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从这篇文章中体会的内涵。那么在这首诗的习作教学课程中,老师可以将诗中的一句单独拿出来,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句就可以提炼出来,让学生先进行鉴赏,让学生先去感受诗中山峰的奇异多变,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领略诗佛王维在这句诗中寄托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去体会王维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出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去领会这首诗对学生今后生活的指引和启发。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给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不至于让学生产生畏学、厌学的情绪,如果让一个学生产生畏惧厌恶的情绪,那么这名学生怎么还可能学的进去课堂上的知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来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和顾虑,可以轻松愉悦的去接受课堂的知识。
二、小学生活化习作教学措施
1.多样化习作教学模式
教师在使用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不要使用单一的生活化模式,采用丰富的种类,这样学生才能保持长久的新鲜感,有助于作文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可以选取比较传统的生活化模式。在讲述合作、友情、快乐等作文话题时就可以带着学生感受这些生活化,这些生活化比较久远,大部分孩子都经历过,也更容易进行。老师要让学生注意体会回忆生活化的过程、大家的表现,之后还要总结生活化之后的感受,把这些素材都积累起来,以后有相关的话题,孩子就能有东西可写。
2.强化学生习作体验
生活化作文教学确实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学生能接受语文习作课,但是,老师要注意,生活化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所以一定要注意总结、积累,强化学生的生活化体验。有的学生玩过生活化之后,只是有了生活化经历,并没有深入思考、总结,只是觉得生活化很好玩。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生活,让学生总结出习作生活化的意义在哪里,要让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单单只是记述某一件事,而是要文章有某一个独特的点,升华文章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把生活化中大家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出来,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多彩,不是白话的叙述。对于生活化,每一个学生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要让学生写出生活化触动自己的地方,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才能让生活化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语文习作教学课中使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念,而是采用灵活有趣的习作教学形式,给小学生的习作课带来了活力,让学生能够对习作产生兴趣,有助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庆贵.基于汉语文化背景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29)
[2]韩燕娇.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02)
[3]陆阳.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