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古孜丽努尔·依克木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进,我国教育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古孜丽努尔·依克木
        新疆喀什师范学校  844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进,我国教育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勇于创新,教育是国家的百年的大计,如何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是教育的目标,近几年来,高职的语文教学表现出诸多不足,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只一味地学习书本知识,照搬书本内容,无法灵活运用,这和上课的方式,变通课本内容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针对这种现象,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应对自身的上课方式、知识储备量、课堂管理等做出深刻反省,并及时调整。
        关键词:励志教育;语文教学;应用;中职
        引言:
        现在的中职学生,在家受到父母的宠爱,是温室的花朵,从未经历社会的磨炼,无法体会到生活的辛苦与艰难,在学校,老师的授课也只是表面现象从未深入本质,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学生的心灵,从教育者角度来看,励志教育是从根本上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其能动性,使其勇敢的追寻自我,面对困境永不服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励志教育的目的。家长和老师应对鼓励认识外面的世界,面对困难不服输,多灌输课本以外的知识,使其有更加宽阔的视野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
        一、励志教育的内涵
        目前,我们随处可见“励志”二字,励志类的书籍、影视作品也不断地涌现,许多高校也意识励志教育的重要性,励志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当代学生从心理上、生理上、生命上进行鼓励的教育,让其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人生的挑战。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励志教育的内涵就是:对当代学生进行不断的勉励,树立远大的抱负,坚定自身的理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人生的每一场挑战。
二、中职学生的思想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的压力不仅仅是压在父母的身上,更多是压在学生的身上,日益繁多的课程,上不完的培训班,还有面对成绩时的复杂心情,此外,还要承受内心的煎熬,毕业后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都是现在中职学生无法逃避的问题。面临这样严峻考验,学生的坚定意志和承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显示,目前的中职学生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包括毕业之后继续深造、考取证书、进军某一行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划,相反大多数学生,还处于迷茫的状态,只知道浑浑噩噩的上学,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想法,总是抱以消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导致自身的学习状况的学习能力每况愈下,价值观动摇,对未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从根本上讲,一方面由于老师未进行深刻的心理指导,面对学生敏感的心态,老师往往忽视这一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源自学生没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视野和心胸较为狭窄,陷入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最后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三、中职语文课堂的现状分析
        在目前很多学的文化课不放在心上,在诸多学生家长心里,中职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一门专业的技能,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基础,因此,在对于语文教学始终报以不深入、不努力、应付的态度,导致课堂管理混乱,教师学生没有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导致教育质量低下。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人为素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延续,世界都备受瞩目,因此,学好这一门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此外,实践是基于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一门好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是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学习好理论知识,才能发挥专业的特长,因此,语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四、中职语文课堂励志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其自己领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输,这样不仅枯燥乏力,还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因此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教材中《我的母亲》,是作家老舍的作品,这篇文章朴实无华,深刻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意,这篇文章将母亲的性格描写得非常细致,夹杂了作者对目前深切的爱和尊敬,在理解这篇文章时,老师应注重引导,多问为什么,比如,这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的感情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我们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母亲?我们对母爱有没有自身的体会?用这样的方式提问,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身领悟的能力,激发其主动性,达到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在多数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沿袭旧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这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还有理解能力,无法体会到新鲜事物,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因此转变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励志教育的案例引用到课堂中来,比如,在建党节来临之际,老师可以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与太阳一起上升的国旗,象征着祖国的日渐繁荣富强,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拳拳爱国之情。此外,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老师也可采用这一话题,引用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秀事迹来激励学生,鼓励其在校认真学生,才能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好基础等。总之,在激励教育中,教师应更多地转变思维、转变模式。与学生近距离沟通,才能产生激励教学的效果。
(三)中职励志教育资源的构建
        目前,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资源库,供学生查阅资料,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老师尽可能地搜寻多元化的资料上传数据库,比如,励志美文、离职故事、励志人生、励志电影等资料。中职语文课堂要积极地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教学,此外。老师也尽可能地从报纸、期刊上将优秀的文案裁剪下来,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让其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长时间践行这一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与此同时,教材中的资源也是很重要的,老师可以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比如,自强不息类:《我与地坛》《跨越百年的美丽》《再塑生命的人》《海燕》《老人与海》等,积极向上类:《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长沙》等,职业理想类《一个伟大的推销员》《那一年,面包飘香》情感励志类《四世同堂》《简爱》《飘》等,用伟人的事迹激励我们,远胜于一切教育,这样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偶像,并且以偶像的事迹时刻激励自己,永不妥协,不退缩,自然而然达到励志教育的目的。
五、励志教育对中职生的意义
        励志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三观,并且强化其自身责任的意识,使其在走向社会时能面对艰难险阻永不退缩,面对打击能越挫越勇,培养其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众所周知,中职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这个大熔炉,其彷徨、忧虑、迷茫等因素会时刻萦绕耳畔,因此,进行励志教育可以缓解这一状况的发生,给学生心理上一定的安全感,使其在校能安心、努力地学习,对以后的就业可以产生良好的影响。
六、结束语
        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课堂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现在的中职生正处于人生路上的十字路口,前进、后退充满惶恐,身心压力非常之大,常人无法理解,因此,展开励志教育不仅能激发起自身的积极性,还能帮其树立起对未来生活。职业规划的自信心,在校期间,进行励志教育,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能更加安定的将中职的课程学习完毕,为以后的实践做好理论基础。在面临就业时,励志教育可以给学生塑造一个优秀的榜样作用,让其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因此,提倡励志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任小研.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58):173.
[2]杜太平.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渗透策略[J].中学语文,2017(24):124.
[3]张丽.中职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7(24):191.
[4]胡淑仙,心理干预与励志教育是中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良药[J].经济师,2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