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52119880508XXXX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房屋建筑业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着较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地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工作和生活居住环境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房屋建筑质量来讲,更是如此。再加上现阶段房屋建筑单位地不断增多,建筑单位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房屋建筑单位想要取得较好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切实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着手,真正有效地对其整体建设质量加以把控。所以下文将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策略
引言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开始追求衣食住行方面的品质。在全新历史时期,我国建筑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不管是在建筑规模还是结构方面,都向着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建筑工程具有成本投入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程和工程质量,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把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环节的有效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在建造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及时要求施工方做出改进,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1.1施工材料问题
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具有体量大,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它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和机械设备,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将建筑材料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形成完善的建筑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工程的总体建设质量。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出于成本考虑,不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当中的相关要求购买高品质的施工材料,现场的材料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每个批次的竣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不注重和做好质量检测,施工材料随意丢弃。在实际的施工建造过程中,施工材料质量关把握不严格,没有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经常出现质量问题。
1.2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当前大部分大型建筑工程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相关施工工艺来说都提出了更加复杂的要求,而大部分的在建筑工程相关施工过程中,其自身都需要具备相关施工规模大和施工人数多以及相关施工材料使用类别多的基本特点,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就可能会大大增加我国建筑工程相关施工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技术难度。另外由于建筑工程在实际进行施工的各个过程中,都需要具备不同质量方面的管理特点,会直接导致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没有一套标准化的质量操作管理流程,在实际施工开展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这个过程中,对于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人员来说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采取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方式,导致不一定能够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从而也会导致今后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得以起不到有效保障。
1.3人员质量问题
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角度来看,施工程序存在较强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在具体的施工作业时,时常会出现施工作业人员技术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而导致房屋建筑质量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工程施工效率有所下降,致使工程施工难以推进。另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等与以往相比要先进一些,而部分施工作业人员对这些设备、仪器没能熟练操作,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从而致使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工期等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威胁。从施工单位方面来看,现今还有不少单位、管理及施工作业人员在安全意识方面较为欠缺。在具体的施工作业时,往往容易忽视相关安全施工规范及要求,而开展盲目性的施工作业。如在安全防护网、安全帽等相关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缺失。特别是在高温的夏季作业时,部分施工作业人员觉得天气比较热而不顾及安全而按照相关要求佩戴安全帽、防护服等便直接进入到施工现场进行作业,这就给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另外,还有一些施工作业人员比较粗心,没能对隐藏在身边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发现,进而给自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而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只要发生事故,就会到要求停工整改,这期间需要极长的一个过程,这样一来会就会发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进而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就极易引发建设质量问题。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注重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近几十年,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速度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优化,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必须要与当前的建筑领域整体形势相匹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方面要注重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推动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进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在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结合BIM模型,实现质量问题的事前控制,在方案制定环节,消除各种工程施工隐患,以先进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优质工程项目的构建,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2.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参与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解决人员问题,必须从管理层开始自上而下实行统一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者是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员,其理念、管理策略、制度建设原则等都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息息相关。首先,项目管理人员要求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意识,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其次,项目中层管理人员、技术总负责人通过技术把控、制度建立等方式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后,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各级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其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施工参与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员制度管理、技术规章制定、岗位职责的明确、技术培训等方面。比如: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各级人员管理条例,建立建筑施工各专业技术规章制度,明确各层级岗位职责和权限,进行各级人员的技能培训等都是有效的策略。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应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人员队伍方面实行人员素质和能力提高建设,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完成起到促进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对项目管理者和具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宣讲和理念深化是个持续的过程,应将人员素质提升和技术能力提升作为重点进行长期管理。
2.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为建筑施工奠定了基础,是建筑施工亲重要的准备工作。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更加顺利地实施建设工作。因为缺乏与施工现场的联系,需要加强企业对现场的把控,应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管理部门应该最大地实现自我价值,设定方案、实施方案、完善方案。要设定可实施的计划方案,对可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把控采购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尤其是在新型材料的采用过程中,应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上报,尽全力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分配好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出现责任不明确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施工现场做出贡献,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保证水电供给、安全监管、施工进度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和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居住的必然要求。因此,各建筑施工企业应理性面对当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探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策略,为房屋建筑质量保驾护航,真正提高我国建筑管理水平,为人们的居住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刘鹏.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9(33):132.
[2]刘亮.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 2019(18):106-107.
[3]杨秀峰.浅谈土建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00(006):2863-2863.
[4]刘洋,刘庆东.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