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辉
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 湖南省 冷水江市 417500
摘要: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的专业教学有效性,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发挥专业课程价值,落实人才培养工作。教师就应当将课程教学的立足点由过去的课内转移到课外,转移到现实工作中,从工作过程入手进行专业课程开发,以从“理实一体化”的角度入手重新确定课程载体。文章也将从三个角度入手,即课程开发关键、课程开发流程、课程内容、手段开发,探析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课程开发,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工学结合”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被职业教育、社会企业所认同。该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是必须联系专业课程与企业实践过程,这样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样人才培养才能贴合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是数控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满足这一教学理念落实教学工作,专业教师就要参透“工学结合”这一理念,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注意关键
开发和改革一门课程并非易事,它必须立足于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满足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引导方向,推动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本身不能脱离专业建设,不能为改革而改革。具体到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该课程具有实践性色彩,强调从工作过程入手就必须渗透“工学结合”理念,这是课程开发注意的关键,只有抓住关键,有效注意,课程开发才不会是鼓励的培训校本。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探讨
将关注点放在工作过程上推动课程开发,具体包括6个开发步骤:
1、调研企业:
要对周边的地区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基于数控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企业了解企业的技术类毕业生的人才需求,包括基本的需求量、人需求标准等。并且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一些企业的基本工作任务,将其做系统地整理,由专门的课程开发小组教师进行分析、归纳;
2、研究大赛:
学校应当要对学校内部的专业相关联成技能大赛进行系统的分析,技能大赛一般来说都是贴合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且是对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精简”,突出了工作重点。它将工作分析、工作任务结合在了一起,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具有参考价值。研究大赛内容,可以更具体、准确的掌握工作进行,确定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以及标准;
3、双向联系:
将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原有课程内容中的教学内容相互匹配,找准二者之间的关联。
在遵循职业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双向练习,用真实的工作过程案例充实原有的教材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4、确定课程结构: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系统性原则,即保证课程开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将原有的工作要素、工作过程知识、课程知识重点结合起来,进行课程结构的清晰划分;
5、设定环境: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两个环境,第一是要根据课程开发的具体开发结果设定必要的课程实施环境,包括企业实训基地、仿真实训室等,这样才能够支撑课程的进一步开展;第二要为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确定课程开发小组,为教师提供空间、时间、场地、资金支持;
6、设计方案:
做好上述完善的课程开发准备工作后,要针对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方案的确定。同样要对方案进行检测,通过多方检测实践发现课程开发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及时的进行修改、调整,从而确保课程开发的完善性与具体性。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手段设计
在明晰课程开发流程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与设计,明晰具体的教学手段:
1、成组技术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课程的主要载体是“零件”,就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的零件其实都具备相似性,即为相似零件,其相似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结构相似性、工艺相似性。
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零件相似性进行“成组技术”的应用,利用该技术将零件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通过零件的操作与使用完成整个工作过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零件工艺分析、编制与实施工艺文件的相关方法,实现课程开发。
2、确定合适的课程开发载体
教师要确定课程开发所对应的载体,这里所说的载体内容丰富,可以理解为一个项目或一个案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任务或一个实训活动。但无论是哪一种载体,该课程内容的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它的本质特征。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确保所对应的载体具有“理实一体化”特性,这样的课程落实才会更到位,更符合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的需要。
3、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在确定课程教学载体的基础上,课程开发另一关键环节即教学情境的创设。之所以强调确定教学情境,是将原有的专业课程内容划分为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实践参与。
这本质上改变了原有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堂的单一性教学色彩,同样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情境的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将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落实到位。
如教师可以基于课程开发,将其学习情境设计为如下内容:
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1 简单轴件
加工工艺 ①认识现代数控加工制造技术;
②进行心轴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
2 阶梯轴件
加工工艺 ①学习掌握数控车床操作及车槽切断加工工艺;
②进行传动轴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
···
上述表格清晰的强调了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中学习情境创设所对应的任务安排,能够为课程的落实提供明确方向,支撑课程开发落实。
结束语:
虽然课程开发与改革是一个复杂、漫长的工作,甚至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但从它的整体趋势来看一定是积极的、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因此,数控专业教育工作者应当以积极的姿态看待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要明确流程、确定内容、优化教学,真正将工学结合理念带入专业课堂,真正实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毛灵燕.《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课程开发研究[J].科技信息,2012(32):23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