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瑞刚
蒙山县西河镇古娄小学 广西 蒙山 546700
摘要: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才能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因此,要求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能够找准管理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现阶段以人为本的理念被逐步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管理作用,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还能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围绕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现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通常以硬性管理为主,过于关注班级管理的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管理方法很可能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学习机器,致使其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与当前的教学要求严重不符。基于当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落实人本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作用分析
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得到尊重。这种管理手段可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逐步形成主体意识,对于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具有积极作用,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对学生今后的良性发展极为有益[1]。
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在人本理念的作用下,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会遵循公平、公正和民主化的管理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团结统一的班集体。在人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不再属于被管理的个体,而是形成学生主动约束自身行为助的良性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均会朝向好的方面发展,长此以往必定会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人本理念的应用策略
(一)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为了保障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要求班主任首先明确人本理念的重点,基于人本理念对班级管理模式做出调整,变硬性管理为柔性管理,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学生自治来强化班级管理效率。在人本理念的作用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均能得到尊重,有助于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部组建一支班级管理小分队,主要负责帮助班主任完成最基本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组织方法为,由班级学生推举候选人员,采取投票的方式选出管理小分队的成员。由成员轮番担任小分队的队长,负责与班主任接洽管理工作。此种管理手段有效突出了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主体地位,让学生感知到班级管理的公平化与民主化,使学生更乐于接受管理。部分学生为了获得成为管理小分队成员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会自主约束自身的行为,促使全体学生均能完成自我管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加强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前期的班级管理中可以发现,师生关系是影响班级管理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当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较为融洽时,则更乐于接受教师的管束,服从教师的安排。反之,当师生关系较为紧张时,学生则会对教师的管束行为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部分较为敏感的学生会直接与班主任对抗,严重影响班级和谐。
基于此,则应遵循人本理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乃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班级管理的效果[3]。
例如,可创办“我的爱好”为主题的班会,为了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与交流,班主任可以首先说出自己的爱好以及原因,并引导学生主动说出自身的想法,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对每位学生的喜好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可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理解学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习惯于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这种管理手段很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还会产生自卑感,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为了改善此类问题,建议班主任能够深切落实人本理念,更多的给予学生关爱与理解,当学生犯错时能够换位思考,并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犯错的缘由,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基本素养。
如在某次班级集体活动中,小A故意将同桌的水杯打翻,由于小A平时就比较调皮,任课教师直接让小A到后面罚站,并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作为班主任也觉得小A的做法很过分,十分影响班级团结,在课下又找到小A谈话,但小A觉得十分委屈,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他看到同桌的水杯里飞进一个小虫子,怕同桌喝下去,情急之下才打翻水杯。通过此次事件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本性是十分天真善良的,很多错误的行为都有其诱因,作为班主任应及时给予学生关爱和理解,而不是一味的管束和惩罚,这只会给班级管理工作带去不好的影响。即便是学生的行为不得当,也应以引导和教育为主,不宜采取体罚和批评的方式来惩罚学生,这不仅无法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还可能影响师生关系。
(四)以我所长, 对学生进行人格魅力影响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也会对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学校期间最常接触的就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同学,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学习氛围,班主任需要发挥会榜样带头的作用,利用自身的特长对学生进行人格魅力的影响。
本人对乒乓球这项运动较为精通,曾在全校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殊荣,在比赛中的良好表现不仅赢得了校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课下有很多学生表示要学习乒乓球,成为像班主任一样的人。此时,便可抓住班级管理的时机,让学生了解到只有配合完成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学习乒乓球成为像班主任一样的人。经过此次沟通发现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良好,已经不需要任课教师的约束便会认真听讲,在此后开展的集体活动中学生也十分配合。
(五)不吝表扬,以激励手段强化班级管理水平
以人文本理念的核心便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和爱护学生,将其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意味着班主任需要一改以往的管理方法,采取激励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也极为有利。如在开采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对于行为和品性良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并赋予荣誉称号,对于行为不良的学生则给予引导,帮助其树立学习的榜样,当发现学生的进步后,需及时进行表扬,采取激励的手段逐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使师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对学生的行为形成正向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有利。因此,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应积极落实人本理念,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为学生营造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赵兴荣.浅谈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J].考试周刊,2021(16):157-158.
[2]王金勇.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4):116-118.
[3]刘春芳.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少年,2019(34):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