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琼
东湖街道中心幼儿园 312000
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是对儿童生命的增长的行为,有利于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目前,幼儿园课程生活中存在一些误解,如教师对幼儿园课程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够全面,对课程生活与主题活动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以及对课程生活与知识教学之间的关系理解过于片面。为了实现幼儿园的生活导向课程,教师应该建立生活导向的课程观,扩大课程的知识面,建立整体课程意识,整合生活教育内容,让幼儿教育与现实生活恢复联系,提升幼儿的生活智慧。
关键词:幼儿生活教育;感恩教育;生活化教学
一、幼儿生活教育的现状
1、教师对生活教育的理解不到位
在课程生活概念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幼儿园课程和儿童生命的融合的重要价值。在“课程来自生命”的概念的指导下,诞生了“课程教育根植于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该教学理念主张课程教育与生活教育结合进行。但是,目前一些幼儿教师认为只有关于课程内容才是教学的重点,与课程无关的内容不应该占据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是错误的教学想法可能是因为部分幼儿教师对生活教育的理解不够到位,他们认为生活教育只是将生活的东西引入到课堂中,却忽视了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德教育,例如感恩教育、独立教育。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时,生活在由教师创造的教育环境中,相对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如果教师真正理解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在课程教育中融入与生活元素相关的教育内容,将会减少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抵触,帮助他们融入幼儿园生活,也回归生活世界。
2、教师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过于片面[1]。
幼儿园的课程教育大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整合课程资源和其它元素。因此,许多教师将生活教育等同于主题活动的实施。但是,尽管主题活动可以渗透到学习活动和游戏结合主题活动,但他们不能涵盖生活中的所有内容,如梦想、睡觉、走路等。因为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课程,它不能涵盖幼儿园课程的所有主题活动,它只能被视为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的方式之一,并且不能等同于课程的生活。
3、生活化教学脱离于知识
在实施生活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因分散的知识和材料以及科学与数学的理性与生活敏感性之间的差异而苦恼。此外,许多父母都渴望快速成功和即时效益,所以希望幼儿园能够进行系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幼儿园的生活化课程的实施相当困难。然而,正如德国哲学家费所提到的那样:“教育必须培养人们的自我渗滤能力,并不首先关注知识实用性,不能只关注技能的教学,而是应该唤醒学生体内的求知力量。”以远离儿童现实生活的方式,向儿童传授知识,不仅剥夺了他们的童年幸福,也忽略了孩子的视野。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新颖的人、事情和周围环境,他们才愿意融入有趣的环境中,并主动进行探索。
4.课程设置的结构存在
刚进入学习阶段的幼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非常缓慢,与过去的自由生活不同的学校学习方式,使他们不能很快适应课堂气氛和课堂教学模式,很难产生一种认同感。现有的课程设置不涉及生活教育的内容。生活教育被列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并未被包括在学校教育中。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幼儿园课程,将生活教育纳入课堂,使孩子们可以在集体课堂上学习生活知识[2]。
二、构建多元化教学
1、教师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促进思想认识
教师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的关键因素。教师应改变其对课程前景的认识,使课程教学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并重视培养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增长个人经验。在选择课程内容中,我们应该逐渐超越笼统的概念,转向注意具体、现实和生活的教学目标,并在儿童和知识之间建立一个平坦和和谐的平台。在教学方法中,我们应该走出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让孩子们探索、合作和经历的更多机会。在课程评估中,应该逐步改变片面和单一的评估标准,开发过程性和多元化的评估方法。
2、让教育贴近生活
重视儿童课堂教育不应是简单、无聊、抽象的书本知识学习。教师应围绕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恢复其生活状态,为儿童营造一种特殊的生活环境氛围,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促进幼儿掌握更多的生活技巧。
儿童的思想具有直观的行动,与儿童现实生活和学习经验脱离的课程不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幼儿园课程必须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和场景,靠近生活,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世界。因此,教师应逐步扩大课程的愿景,善于寻找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内容,并意识到教育和生活的完美契合。在儿童的兴趣中寻找教学需求。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参观市政府、警察局、邮局、自由市场等地,并学会如何报警,如何辨别坏人,如何处理借用并返回书籍,如何购买东西。总之,特定的生活不仅是幼儿园教师展示他们的教育人才方法的广阔领域,而且是将教育、生命和课程密切练习在一起的有效手段[3]。
3、游戏教学中展开感恩教育
游戏是儿童的伙伴,儿童节离不开游戏。在活动区的早上谈话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有关感恩的主题,以便孩子们可以分享为他人奉献的快乐,以及了解父母的辛勤工作。在妇女节、劳动节和母亲节,开展一些活动,以使孩子们对父母表示感谢。例如,为父母送一杯水或帮助母亲拿碗碟和筷子,清洁桌子和椅子。在“走进社区”的主题活动中,带领孩子参观建筑工人建造建筑物的现场,目睹了工人们的叔叔们拿着砖头和水泥,更能触发学生对家乡建设者的赞赏之情。例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看到父母做饭的场景。教师可以组织切菜班,并给孩子们简单的道具,教孩子们如何切菜,感受家庭在烹饪时,也掌握了如何切菜。在这方面,有助于儿童了解生活常识,并在游戏中实现学习常识的乐趣;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孩子了解父母做饭和照顾他们的辛勤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还可以进行母爱教育或家庭爱教育,以了解父母照顾子女的艰辛与不易和这背后深切的爱。将生活环境融入课堂,有利于增强孩子对教育的认识,发挥生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小俊.我国教育分配正义实践的理论反思——兼论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1):27-31.
[2]胡春红.谈谈3—6岁儿童健康领域的生活化教育[J].华夏教师,2015(09):20-21.
[3]丁海东.论儿童教育的人文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55(05): 121-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