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张一笑 刘雨萌 李佳欣 贺颖君
[导读]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一笑 刘雨萌  李佳欣  贺颖君
        大连工业大学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互联网+”在高校的教学应用中也有着诸多的优势,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对于促进教育的改革创新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对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方向的研究,旨在解决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创新高校教育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视觉传达;教学研究
引言:
        “互联网+”是信息化的产物,是让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的新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现有的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互联网+”的到来,使得视觉传达专业的服务范围更加宽广,而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及时的调整教学理念和思路,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1.视觉传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视觉传达专业是高校开设的时间较长的专业之一,专业学生主要是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专业并没有与时俱进,跟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化,反而默守陈规,导致专业老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1教学体系不完善
        教学体系不完善是目前视觉传达专业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来看是由于教学内容不全面且具有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惯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状态。另一方面是考核目标和实际教学内容不一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从而导致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低下。
        1.2教学技术和资源陈旧
        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高校的专业设备显得陈旧落后,专业性的教学技术得不到有效的展开,导致了教学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在日常教学中,仅仅以课件、案例为主,学生们只能对理论知识和理念有所了解,但并不能接触到更多实践资源,这也使得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1.3实践能力不足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老师比较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践能力相对有些欠缺,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由于教师对于实践活动的轻视也会导致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的机会,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互联网+”对视觉传达教学的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同时也要应用互联网下的丰富资源和新的技术来创新教育教学。
        2.1拓展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填补其在课堂之外的知识空白,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尤其对于视觉传达专业,可以借助“钉钉”、“云课堂”等线上软件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有着较高的知识储备,了解各种文化产品,才能设计出来更优秀的作品来。而网络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突破了大学之间的界限,使得视觉传达专业教育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


        2.2创新教学方法
        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和可以进行远程教育的优势来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例如采用“微课”、“翻转课程”和“慕课”等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2.3激发学习兴趣
        “互联网+”课堂有着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带来更多新颖的内容,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显得不那么的枯燥乏味,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意愿,在课堂之上获取更多的知识。
3.“互联网+”背景下视觉传达教学方向探析
        3.1强化师资队伍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对教育教学的结果影响重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有着新的特点,作为教师也应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以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提升专业的教学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主动积极配合学生,针对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2培养创新意识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从改变教学的方式,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方面入手。利用新的设计理念来逐步引导学生,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新教学的内容,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提升学生自身的设计能力,不断探索创新。比如:教师可以从市场需求出发确定一个和教学相关的项目,鼓励和引导学生来完成相关操作,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3更新教学方式和技术
        在教学中,引入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借助互联网技术让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多元化,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应多利用互联网平台来辅助课堂教学活动。例如运用项目驱动、团队情景等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还应从社会需要出发转变教学思维,掌握新的设计方向,在专业课程中开发互联网授课,根据不同的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不同的设计,逐步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教学要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应调整教学内容、改善师资结构、强化专业技能培养,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了解视觉传达专业的特点,将互联网带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学生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成毅涛.互联网+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研究[J].山西青年,2021,(3):25-26.
        [2]王宇,李金泽."互联网+"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21,(1):36-37.
        [3]黄羽.“互联网+”技术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探析[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8):后插8.
        [4]王秀梅."互联网+"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应用探讨[J].魅力中国,2020,(4):301-302.
        [5]佟雪霏.互联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育人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20,(24):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