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   赵冬玲
[导读] 读写结合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表达的过程

        赵冬玲
        殷店镇中心学校  湖北省随州市  431514
        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表达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不仅仅要训练读书写字的能力还需要训练表达思考的能力,能够从所读书本中总结出具体的内涵和思路,能够根据“书中黄金屋”自己学习相关的文化思想,并且将其引导入生活当中,不断地思考和深刻学习。一个学生的成长不是年龄和知识的增加,更多地是思想的成长,一个富有思想的心理健康人才是语文教师需要塑造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师生互动;问题是导入;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
        本文就初中阶段的语文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进行探讨,从四个简单又常见的教学形式去分析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学习当中可以利用的方式方法,并从学生给予教师的反馈着手,分析其对于学生来说产生的正面影响和发展作用。就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校构建,教育学界的教师还需要多用心,借助多种形式进行有效地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感。
        一、增强师生互动,形成共同学习局面
        师生互动已经是教育学界老生常谈的内容了,教师还是需要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而本文所说的打成一片不是说学生与教师成为兄弟姐妹,一起快乐地玩耍,这是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的。正确的打成一片所指的是要求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即不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地严肃感,又不能够过度的让学生放松,松懈学习态度。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收放自如,学会合理掌握与学生的关系,奖罚分明,与学生制定好规则,处理好关系,形成共同学习的良好局面。
        例如,教师在教授《永久的生命》这一篇语文文章知识内容时,《永久的生命》是一篇散文,此时就需要学生发挥自主思维进行体会和认识文章内容,此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与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互动,而不是一昧的进行知识讲学,忽略了学生的互动性,此时,教师要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积极的回答教师课堂上的引导式问题,与教师产生互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师生良性互动,共同学习的局面。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的要求学生进行提问,给予学生更多地自由度;也可以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或者是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对于文章某一自然段或者对话内容的见解和想法,进行课堂分析和探讨,及时的将学生所吸收到的知识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领学生有效学习。
        二、问题式课前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最好形式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刻发现和认知新知识,掌握知识,产生思考意识。所以,问题式课前导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在语文文章的教学当中,学生往往对于一篇文章的思考和了解没有特别深刻,此时教师就需要通过问题式课前导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地引导到文章的中心主旨当中去,并且每当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都会产生成就感,从而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更多地学习乐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快速有效的发现语文的文字魅力和语言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热爱文学,热爱语文学科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这一篇语文文章知识内容时,这一篇文章是学生步入初中阶段比较基础的写景类文章,教师在初期教学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此时,教师就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氛围,在初期就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从潜移默化当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引导,当学生说的得正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的进行鼓励,并且不断的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从日积月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就需要通过侧面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根据一天的课堂情况进行问题反馈调查,在课间的时候问问同学们的上课体验和改进意见,让学生参与进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工作中来,与教师共同努力学习,创建高效课堂。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机教学近几年产生了极大的生命力,它借助便捷的技术和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快速高效,而正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才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注意首先做好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使用的功课,采取便捷有效地方式,并且能够教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而不是娱乐,培养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敬业与乐业》这一篇语文文章知识内容时,敬业与乐业都是指一些热爱自身岗业的精英人士,这一类的人都拥有努力工作并且热爱工作的特点,那么身为初中学生应该如何区分这两者的区别呢?这就需要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深刻分析这两个词语的定义和侧重点,学会区别好敬业和乐业的不同。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这两种词语进行案例的列举,让学生观看一些敬业和乐业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平常做什么,也可以给学生介绍社会上敬业和乐业的一些精英们,让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侧重点。例如,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由举例,通过生活去发掘自己认为敬业或者乐业的人,并且在课堂上说出来,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文章内容和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媒体技术时就会开始产生学习的意识,学会利用技术帮助学习,使得学习途径多元化。
四、小组合作,心得共享
        小组合作是一种团队智慧的学习方式,团队之间所产生的想法和获取的经验都可以达到资源共享,让学生接触到的思想和资源更为丰富,这是语文文化素养培养中最关键的一点,学生需要大面积的去了解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也需要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思想内容,从而学会判断知识的好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教师在教授《邓稼先》这一篇语文文章知识内容时,《邓稼先》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对于邓稼先想必学生并不陌生,而对其的了解却仅仅还是处于片面,所以,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小组,利用身边资源进行资料收集和文章学习,深入地去了解邓稼先这一伟大的人物,从他本身发生的一些小事大事当中去获取当一些人生道理和其人物精神品质,产生正确的思想,在优秀人物的熏陶下,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有效地升华和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在组成小组学习的时候,既学习到了更丰富全面的知识,还陶冶的情操,提升了文化修养。而在收集资料和谈论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开始形成了判断意识,逐渐学会形成自主意识和思想,学会选择正确的思想文化进行吸收学习。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升活跃度和趣味性,而增强师生互动、采取问题式导入、多媒体教学、进行小组合作等方式都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和教学效率,值得教师采纳。高效课堂的建立是一个立体工程,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创建一个有趣、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冯卫.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2)
        [2]汪丽梅.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