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赵莎莎 高永兵
[导读] 中小学语文是对我国中小学生来说极为重要的核心课程,

        赵莎莎  高永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实验小学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

        摘要:中小学语文是对我国中小学生来说极为重要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能否顺利实现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前进,与过去相比,中小学语文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与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本文旨在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以期为新时期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老师在教授语文时,并没有真正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中心,没有将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为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完成从最初的传授者到现在的学生语言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的转变。语文教师教学始终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是造成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改革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涵盖了方法、目标、评估等多个方面。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且存在一定的距离。还有一些更明显的未解决的问题,因而,在教学实践层面针对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设定语文教学目标
        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专业知识包括语文知识,文学知识,阅读范围,写作理论和综合知识,而专业技能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指导能力。教育理论的掌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在课堂上指导教学实践工作。课程目标应基于基本的语文学科的素养。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个维度。知识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人脑固有的客观事物的属性或内部联系的主观反映。能力是人类的技术和执行某些活动的能力,而情感则涉及更多的态度、价值观、意志和品格。如人格因素,这三者是相互独立的且紧密相关的。文学理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先验的理解,强调对文学现象,文学语言,文学写作,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的知识。该能力侧重于对文学作品进行解释和分析,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学习语文所需的综合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是学生成长的动力,自然教师应该有很多专业能力,能够带领学生分析出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蕴含的情感,将教学的目标应该集中在发展学生的文学情感上,并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蕴含的价值观,提升文学素养。
        二、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课堂学习。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课堂活动和工作,以腾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在特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步骤开始: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使其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教师和同伴的说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规律并得出结论。当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并让他们有机会根据个体差异来展示自己,以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并建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2.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搭建适当的空间和平台。学生和教师需要一起创造这个空间和平台。教师使用这个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并激发处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强烈欲望。因为学生和成年人实际上是相同的,所以他们也有想要表达的欲望,但是由于在紧张的课堂氛围和无限的压力下,他们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没有表现出来。所以,这个平台和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3.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来更多地了解自己。在语文课中,不少教师基本上是灌输大道理,而学生基本上是通过被动地教老师来理解和学习的。这自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有更好的认识。


        三、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学习
        总体而言,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可以培养,但是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培养的时间更长,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一开始替他们做一些决定,给他们安排一些任務,到慢慢地逐渐放手,把更多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自己。所以,通过帮助小学生设置教学的任务,学习的目标等方式进一步的强化他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目标感,让他们学会做计划,学会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计划的灵活调整,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监控整个学习的过程,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成熟的过程,提高他们元认知的水平。
        四、学会及时聆听和评估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当学生因产生独特感受而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你是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还是放过?笔者认为只有善于聆听学生的发言,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学生的理解,或许才能带给你无法预期的精彩与掌声,而你的收获也将是意想不到的。
        有一次,我讲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我问:“君子之间交往靠的是什么?”学生当然知道———真正的友谊。我又问:“小人之间的交往又靠的是什么?”学生也当然知道———在一起喝酒吃肉。生丙举起手来,问:“我看《水浒传》,《水浒传》中的梁山英雄常常在一起喝酒吃肉,那他们就是小人喽?”于是,我把这个问题的绣球又抛给了学生:“大家看过《水浒传》吗?想一想,《水浒传》中的这些梁山英雄究竟是靠什么走到一起的呢?”“他们是因为朝廷腐败,被逼上梁山的。”“我认为,他们还是君子。虽然他们在一起喝酒吃肉,但是,他们都是生死的结拜兄弟。”“是啊,梁山一百零八将,为了推翻北宋政府的统治,他们出生入死,虽然偶然在一起吃吃喝喝,但是,总的来说,他们还是富有正义感的君子。”我接过学生的话。
        当学生产生疑问之时,教师要快速思考学生的疑问如何才能为我所用,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从容地接过学生疑问,再将疑问加以整理抛给学生。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班上几十名学生的智慧定然超过老师。课堂就在这一疑一思中动态生成,效果显著。
        五、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当前,一些中小学与语文教师具有单一的知识结构和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小学对语文教科书知识的研究还不多,因此投入不足,已经不能满足语文教师的培训需求。改革和加快评估课程的教学速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很重要。同时,紧贴学生日常教学的实际内容,也可能会增加中小学生对语问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选择课程,根据现实生活细化适当的课程,突出特色;同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快教学评估改革的步伐,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高度艺术性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一方面,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从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工作入手。另一方面,大多数语文教师也有必要加强从业者的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并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以真正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旭明,冯渊,龙祖胜,朱春玲,李世江.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建设,2014(22):4-18.
        [2]刘纯.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12):212.
        [3]刘军堂.浅议中学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和过渡[J].现代教育科学,2014(08):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