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育资源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宁越
[导读] 生活化教育资源是联系生活的教育指导形式。

        宁越
        陕西省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生活化教育资源是联系生活的教育指导形式。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十多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生活化教育资源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生活化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更有效地应用生活化教育资源,达到语文教学知识把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生活化 教育资源 应用
        建筑师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光。”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应用与探索中完成语文知识的认知与把握,鼓励学生实现语用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同时,为了有效利用生活化教育资源,教师通过引进生活化教育、创设生活化状况、展示生活化经验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教育资源的应用中实现进步和成长。
        一、导入生活化的教育
        导入环节是高中语文课堂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也承担着后续教学任务的领导责任。因此,教师通过实施生活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立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热情,结合生活经验提高课文相关内容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祖国山川颂》这门课之前,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施生活化的导入对学生进行了问题指导:“大家在假期中参观过祖国美好的河流吗?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学生被这种生活化的引进形式强烈吸引,积极结合并回忆起生活中的旅行经验,在短暂的思考后,积极举手发言。有的说寒假去过海南,有些学生觉得海南岛很美丽,表示自己和父母登上了黄山,云雾包围的山脉令人难忘。还有些学生和朋友、家人去过孔子庙,庄严肃穆的环境震撼自己,自己在泰山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爽。笔者肯定了大家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认知和理解,学生也在引进生活化的一环中确立了深刻的学习兴趣和参加课程的意愿。最终,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的引进阶段被生活化教育指导所吸引,而且在语文课堂的引进阶段积极参与,通过发言完成了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有效确立。笔者为提高学生参加课程的积极性,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导入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导入过程中被生活化问题所吸引,参与到探索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与文本学习相关的生活化问题投入语文课堂中,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创立生活化的状况
        生活化状况创设是教师结合语文课本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状况,从而加深学生阅读体验,加强学生对语文课本的阅读理解,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课程组织手段。同时,生活化状况的创设能够促进学生以临场感的活动参与感觉阅读课文的理解,有效地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把握。


        例如,在学习《老王》这一课文时,笔者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创设生活化状况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指导。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希望学生直观地理解人们过去的生活。其次,笔者进行了情况的创设:小王是家境贫寒的普通人,地位低,身无长物,且有一定的生理缺陷。然而,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抹去他人性的光辉。相反,他一直怀着诚实的心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用自己唯一的力量来帮助别人。你不想认识这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笔者建议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看看真正的小王怎么样了。学生在生活化的状况体验中确立了阅读的主导性,结合笔者的状况积极参与,尝试认真思考,积极投入语言教室的阅读学习。结果,学生不仅在读书中读懂了小王,还通过生活化状况的体验了解了小王的平凡与伟大。如果语文课本表现的内容、时代与现在社会的差距很大,笔者应用生活化的场面,尽量创设学生“恢复文章中的时代与故事背景”,促使学生加强语文课本的认知与理解,加深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
        三、生活化的经验展示
        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利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积极展示、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向学生展示,积极参与生活经验的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实现知识输出能力的提高。
        例如,参加写作指导“要有描写意识”这一部分的写作练习时,笔者以“看,这个人”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创作的主导性,我通过生活化的经验展示来指导学生。请以生活中的某个人为原型,用口语的表现来说明“这个人”有什么价值的经验。学生在教室里积极参加,活跃地发言,把自己祖母的爱情作为表达内容详细叙述的某个学生,也有以自己的好朋友的善良作为内容口语表达的陌生亲切为原型的学生。笔者必须肯定大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口语表达内容书面化整理,首先要结合描写对象的突出特征来描写,接着要学会描写人物和作者的感情,再次使用多种表达方法。最终,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文章表达中不仅完成了人物的叙述和描写,而且牢牢抓住了人物的突出特点和光辉品格,写出了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样,笔者运用生活化经验表达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不仅能刺激学生参加课程的意愿,而且能确保学生在口语表达和文章训练中提高学习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参加课程的意愿,可以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引进生活化教育方面以生活经验确立学习兴趣,在创设生活化状况方面以生活感觉进行阅读体验,在生活化经验的展示方面结合生活经验来表现自己。最终,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生活化体验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生活化的教育活动参与中切实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充实。
        参考文献:
        [1]张仕朋.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教学刊),2020,17(02).
        [2]郑飞.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分析[J].学周刊志,201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