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堃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形式是多样的,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核心技术,能够起到强化建筑结构性能、抵消外界负荷、保护建筑结构不受破坏的作用,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增强建筑灾害抵抗能力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预应力施工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在不同程度上对建筑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此,对建筑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预应力施工要点,并重点阐述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建工程同步飞速发展,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国的房屋、道路、桥梁等建设项目迅速增加。当前,在房屋、道路、桥梁等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预应力技术。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降低了城建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论文重点分析了现代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应用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期保障城建工程施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1预应力技术的特点
预应力技术的特点是节约原材料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工程选材和施工方式确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预应力技术的作用,可以最大化地减少预算、节省材料。预应力技术也可以应用在公路项目上,目的是加强其承载的稳定性,有着高强度和防渗的特点。同时,预应力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桥梁整体质量,使现代桥梁具备更大的承载能力。简单来说,预应力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抵抗震动的关键技术。因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提高对预应力技术的重视程度。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主要是可以减少一些结构自身的重量,增加长跨度结构的稳定性,节约一些建筑材料以及优化建筑的使用功能,总而言之,预应力技术对于提高建筑的综合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要想解决跨度问题以及完成一些复杂性的建筑结构,就可以用预应力技术。
2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在转换层结构中的应用
在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随着施工水平的提高,建筑使用功能日益完善,需要在建筑底部区域预留出较大空间。但在传统施工模式中,如果在底部预留空间,将会对建筑结构受力情况造成影响。通过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特定楼层、建筑结构中设置转换层,对转换层上下楼层的平面功能进行转换处理。例如,在某中心广场建筑工程中,建筑地上27层,选择在地上6层设置梁式转换层,施工人员在地上5层安装梁底模板、埋设预应力拉杆、绑扎梁钢筋、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对该楼层钢柱筋进行绑扎处理、埋设预应力拉杆,安装及调试预应力斜拉杆,搭建地上6层支模体系,开展转换梁混凝土浇筑作业。
2.2在混凝土多跨连续梁中的应用
现阶段,混凝土多跨连续梁主要被分为负弯矩、正弯矩两种,其分别在跨中及支座区域中。但在实际施工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所建设混凝土多跨连续梁结构的抗压、抗弯性能有所不足,与相关施工标准不符,存在安全隐患。在这一施工背景下,对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结构加固方式,可以起到强化混凝土多跨连续梁体抗弯/抗压性能的作用,突破这类结构的技术屏障。具体技术措施包括,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多跨连续梁体表面粘贴碳纤维材料或是设置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对原有结构应力水平进行调整。
2.3在建筑受弯结构中的应用
很多建筑工程面临着受弯结构承载性能不足的问题,在受弯结构承受较大荷载或是出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产生较大应变量,有可能出现变形现象或是构件开裂破损,最终对建筑使用安全、整体结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可选择应用预应力技术,使用碳纤维等材料对受弯结构进行处理,视受弯结构混凝土应变增量来制定具体处理方案。经过处理后,受弯结构上所粘贴碳纤维材料自身具有初始拉应力,可以起到改善受弯构件应力水平、降低构件变形破损问题出现率的作用。
3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3.1穿束施工要点
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穿束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阶段,在孔道安装时,施工人员需要穿入横向预应力。预应力穿束前施工人员需要利用高压风清洁孔内的灰尘与杂物,横向筋的穿入需要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开展前进行,而纵向筋的穿束则需要借助施工人员的配合进行。纵向筋穿束流程如下所述:第一,需要由施工人员将单根钢绞线穿入孔内,由另一个孔口将单根钢绞线进行拉出。第二,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已经穿好的钢绞线来进行钢丝绳的穿束工作,将钢丝绳的一端设置成钩,将设置好的钩钩住钢束端部的钢环。第三,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卷扬机进行钢丝绳的收紧拖拉,继而完成钢绞线的拉出工作。
3.2管道堵塞解决途径
在处理管道堵塞时,一定要按照预应力钢筋曲线坐标进行调整,并对指定的位置进行处理。之后,借助冲击钻对主筋位置进行开孔处理,并消除表面的水泥浆块,确保其他部位的完整施工。等到张拉结束后,选用其余的微膨胀混凝土填堵孔洞,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下料前期的波纹管检查工作,消除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2)全面检查波纹管的安装问题,使其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上,确保其密封性;(3)做好混凝土浇筑前的保护处理,消除振捣棒对波纹管的影响。
3.3裂缝补救措施
表层的温度裂缝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好基础性的控制工作。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有效方式降低温度,从而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如果混凝土温度过低,一定要提前做好保温措施。另外,延长拆模时间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温度过低的问题,还可以保证混凝土整体强度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处理裂缝的过程中,必须采用严格的混凝土配比方式调整混凝土的配比,并且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筑的顺序以及浇筑的厚度,使其能够满足整体工程的要求,减少内风问题的出现。
3.4张拉措施
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按照指定的流程制作弹性模量试块。按照指定的试验操作,计算出合适的评定标准方法,规范其他的操作行为。如果预应力张拉不符合基本要求,那么整体的张拉效果也可能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一定要对张拉设备进行校准处理,以此确保整体的施工规范和安全。
3.5收缩和徐变
在建筑施工中,如果出现了收缩和徐变,一般是在道路和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使得预应力的应用效果下降,不仅影响了道路和桥梁施工的安全,也影响了道路和桥梁最终的建设质量。因此,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重视对混凝土的综合选择,尽可能地选择高强度、水灰比小的混凝土,以减少混凝土在使用时发生收缩和徐变的情况,达到最初使用预应力的目的。
结语
现代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发展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对于预应力技术的探索以及对于当前预应力技术应用所出现的问题的探索,可以有效弥补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实践中对该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汤铮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188.
[2]李松林,张膑.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J].中华建设,2019(0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