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李丽华
[导读] 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
        李丽华
        身份证37130219830810****,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桩基础是重要的基础形式,在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地基变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文章从桩基础选型及使用条件引入,基于某科技馆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桩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措施,以期有助于减少桩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不断引入高新技术,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在建筑施工中的投资,由此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再一次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时期,该时期的变革要紧跟先进技术的不乏,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逐渐转变核心所在,将建筑产业进行全面的更新升级。同时还需要对建筑企业进行管理,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智慧绿色的方向实现转型。新技术、新的管理体制的实现都是建筑工程转型的关键所在,其中BIM、大数据、智能化等的快速发展也将会对建筑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建筑工程的壁垒,实现交流开放,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1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相关概述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一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桩基础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小建筑结构的变形和偏移等情况。在建筑桩基础施工中,每根桩体都需要嵌入地基深部,利用桩体与土层的相互作用,确保建筑的稳定。施工前,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的建设需求对桩基础的类型进行选取,然后进行桩位放线测量,最后进行桩基施工。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灌注桩技术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常用的灌桩技术有的开孔灌注、沉管灌注、钻孔灌注方法等,不同类型的灌注法在应用期间的特点不同,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要依据工程情况,选择一种合理的灌注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施工,在进行打孔时,都要做好相应的清洁作业,而且要严格依据规则打孔,进而确保后期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2.2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所需的准备工作分析
        一般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之前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第一点是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勘测工作,由此来较为深入的掌握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该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要需要做的是在施工之前进行施工现场环境的全面性调查分析,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施工当地的土质强度以及地下水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将所调查出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由此来形成较为系统化的信息资料,在接下来的准备环节还需要对所研究的资料进行专业化的分析,由此来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建筑设计的方案进行检验,保证建筑设计的方案符合相应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质量。第二点则是需要根据已有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由此来进行设备工具以及施工材料的选择,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在进行施工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最大化的实现对已有设备的利用,同时在购进需要的设备,总的来说面对于设备工具的准备工作就是要实现对已有设备工具的最大化利用以及缺少设备的有效引入,使得建筑施工进度能够有效开展,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建施工的效率。第三点则是要明确定位防线的位置,并做好地基的清理工作。该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在桩基础技术施工之前进行地基的清理以及定位防线的确定,这两项环节也是准备工作地重要部分。在继续宁定位防线的确定过程中,主要是明确管桩的各个位置,同时也需要防止桩位置出现偏差,最大化的提高桩位固定的效果。

在具体的定位防线开展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利用复位法来对管桩的高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在此过程中建筑施工地基的清理工作作为定位防线开展的前提,需要对现场的多余物品进行清理,同时保证物品的摆放规范。
        2.3断桩
        断桩是成桩后,桩身中部没有混凝土,夹有泥土,造成混凝土拉裂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有混凝土坍落度太小,骨料太大或未及时提升导管及管位置倾斜等,使管堵塞,造成桩身混凝土中断;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提升时挂住钢筋笼;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等。解决和预防措施主要为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边灌混凝土边拔导管,做到连续作业;浇筑时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当混凝土灌注时间超过6h,宜加入缓凝剂等。
        2.4护筒埋设
        旋挖桩机钻孔1~2m后,使用旋挖桩机将钢护筒打入桩孔内,护筒长度为1.5m,采用厚4~6mm钢板制作,护筒外径以大于桩径200mm为宜,护筒上端应高出施工地面0.3cm。为了避免地表水沿着筒壁从外侧渗入,护筒外部和原土之间需要采用黏土进行分层填筑并夯实,在夯实中需要避免护筒出现偏斜。
        2.5成孔要点
        (1)桩孔定位时,要重新测定桩位,进而保证最终制定的桩位合理性。(2)进行钢护筒埋设时,要利用黏土填充,完成填充后,要做好压实作业,护筒顶与孔口处地坪相比,要高出20cm左右,避免地面出现积水,引起孔口塌陷问题。(3)开展钻孔作业时,要检查护臂与排查泥浆比重,作业人员要将排查泥浆比重严格控制在1.2~1.3。(4)进行钻孔作业时,大量松散泥土落在地面上,为了避免这些泥土对施工作业造成不良影响,要及时清理干净,确保现场可以始终都处于清洁状态。
        2.6轴线、桩位测量复核
        进行钻孔施工前,需要按照设计图中的桩位做好测量放线工作,采用全站仪确定桩位,在桩位点打入木桩或钢筋桩,埋深300mm,桩上定出桩位中心,并用“十字栓桩法”做好标识,同时加强保护。会同相关人员,对桩位和轴线做好测量复核工作,并且做好复核记录,在确保轴线复核准确后进行钢护筒的埋设。
        2.7混凝土灌注要点
        (1)针对导管和孔底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0.3~0.5m,上部要连接混凝土漏斗,顶部与水面相比,应当高处3~4m。(2)对于灌注作业过程中采用的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要对坍落度进行控制,使其可以保持在180~210mm。(3)导管提升要缓慢进行,导管应当位于液面1m以下。
        2.8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是利用电动机震荡向地基施加垂直力,进而使地基土层达到密度要求,其具有振动质量高、时间长等特点。在具体施工期间,要将振动器安装在装顶处,桩重量与振动器可以在同一时间作用于基底土地,在打桩时,要用重锤进行敲击,直到施工作业中采用的桩的具体深度达到指定要求为止。
        结语
        在基础施工中,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桩基础施工质量的重视,对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做好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地质情况,优化桩基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把握施工细节,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漆妮.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34):90.
        [2]郭烽仁.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03):37-39.
        [3]郭文锋.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52):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