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坤 李希东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省 253074
摘要:抗旱工作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为储备水资源、加强空间水量调节能力、践行节水型灌溉。防汛工作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为加强洪水防护能力,提升人畜安全性,减少经济损失;加强水资源疏导,规避洪灾问题;保持水土,防止流失现象发生,科学控制河道泥沙渗入,提升河库库容。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对策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资源开发和利用,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气层中的有害气体越来越多、臭氧漏洞不断扩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这些都导致全球降水量受到影响,使我国各个地区出现旱涝风险的可能性增加,这就对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降低洪涝灾害对区域百姓造成的不利影响。
1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1.1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在我国水资源整体短缺的现状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农业粮食安全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自我国每年颁布中央一号文件以来,国家政府逐渐加大对农业发展安全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并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差异,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使用上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相关水利工程使用效率较为低下,不能完全发挥水利工程的保障作用。除此之外,尽管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较为完善,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未能真正起到防汛抗旱的作用,由此而来的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1.2有利于提高我国农田防汛抗旱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丰富,但受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呈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在此发展现状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命脉,如何使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减少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有效提高水利工程设施利用率,发挥其防汛抗旱的功能。与此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现已成为我国水利改革的重要任务,农田水利管理的发展现状、利用效率已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提高农田水利管理效率和水平,将有助于提高农田防汛抗旱能力,进而为农业的安全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发展对策
2.1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
人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因此要积极发挥人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具备上岗能力。人才是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支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使我国水利事业长远发展,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同时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进而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2完善监管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监管机制并不健全,相关部门过于依赖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未能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因此,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把控水利工程的立项、招标等环节,进而更好地保障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从建筑物施工到投入使用,应该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吸引社会各界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监督,进而保障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防汛抗旱效果。
2.3对抗旱设施加强检修
相关人员应加强水利运行设施产权保护,制定维护管理措施,切实开展水利工程相关设施的维护工作。与此同时,进行抗旱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时,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锁定农田生产灌溉水量需求较大的区域,建立相适应的水费管理制度,综合调控灌溉水资源,规避水资源浪费问题。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区域气候特征与降水的实际情况,加强防汛管理力度,提升农田水利管理的综合效果[3]。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具体方案:一是进行定期维护,加强设备运维管理力度,针对基础设施的运行能力开展有效分析与测评,及时解决设备存在的运行不良问题,提升基础设施的运行效果。比如,零部件发生磨损,应及时予以更换。二是制定运维管理相关制度,加强运维管理工作执行的约束性与强制性,促进相关人员有序开展运维管理工作,提升设备质检与保养的综合效果,加强运维制度的运行。三是配置合理的奖惩措施,提高运维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提升基础设施的运维效果,发挥防汛抗旱服务工作的管理效能。四是配置相适应的运维监管人员,采取定期与不定期2种形式开展运维监管工作,强化防汛抗旱服务团队的工作职责。
2.4信息数据库在水利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是在水利防汛工作当中做出决策所必需的要素,所以在水利防汛工作过程当中要建立起相适应的数据库,并且为其配套响应分析能力的分析处理设备,使得能够随时随地充分调取并且分析所统计的数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主要水域都投入了大量的水文观测点,并且收集了庞大的数据信息。水利防汛工作当中,我们需要有庞大的数据支撑,充分的利用基础数据,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检索和分析数据,为防汛工作过程当中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2.5引进抗旱节水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国内研发了节水灌溉先进技术,为国内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防汛抗旱服务单位应加大节水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为农民提供节水技术,使其拥有适宜的应用设备,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加强灌溉、滴灌等新技术的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融合于农田水利工程中,具有较为关键的应用效能,尤其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应积极推进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抗旱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应将节水表现较为突出的地区列为典型学习方向,加强灌溉设备的完善程度,推进节水灌溉的深层次应用。
2.6开展应急演习活动
防汛抗旱服务团队应定期以服务管辖项目为起点,开展应急演习活动,模拟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的各项流程,为防汛抗旱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基础条件。开展的演习活动有桌面演练、抢筑子堰、机械设备修复决口、模拟群众转移、模拟卫生防护、模拟医疗救护工作、增设水陆应急性运输等。在演习活动中,采取实战实训流程,加强防汛服务人员协调配合,检查防汛指挥统筹规划的有序性,加强应急协调,为抗洪抢险工作提供训练基础,增强抗旱防汛人员的专业性,提高其实战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的动态平衡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实现防汛抗旱,实现社会经济的创收,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权清.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7):94-95.
[2]贠连勤.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研究[J].山西农经,2019(2):82.
[3]鄂文利.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的实施策略[J].吉林农业,2017(23):65.
[4]贠连勤.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研究[J].山西农经,2019(01):82.
[5]赵冰洋.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9(11):56.
[6]邱胜民.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