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燕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安铺镇第四小学 524444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逐渐被运用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良好的班风有着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可以体现出一个班级的整体风貌。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深刻理解“以生为本”这一育人理念的内涵,注重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索在小学中年级中如何运用“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来加强班级的管理。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以生为本
【正文】班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小学中年级学生处在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又极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状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学生的引路人,需要积极开展各项有益身心的活动,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和睦相处,并耐心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全面发展。
一、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
第一,有的学生在受到别人的表扬时特别高兴,充满自信心;但是对于别人的建议不乐于接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易产生自负的心理现象。与之相反,有的学生由于平时学习成绩不理想,感受到其他同学对自己不够重视和尊重,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问题。
第二,中年级学生虽然比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当他们面对一些陌生环境或被同学批评指责时,由于自我情感调节的能力较差,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甚至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例如,一些同学在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的时候,很容易会因为一件小事进行争吵。
第三,小学生从中年级开始逐渐步入少年期,会出现一种想摆脱他人控制的心理欲望,因此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第四,小学生从中年级开始虽然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性在逐渐减少,但是自我约束能力还没有充分得到发展,还不能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二、关心学生,攻心为主
在学校中,每一位学生除了和自己的同学相处外,就是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最长了,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但是,班主任的管理手段若过于严厉,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例如,当科任教师发现班中某位同学上课时候总是开小差,课堂纪律较差。课后班主任可以把这位学生请到办公室,布置其朗读一篇课文,而班主任则模仿学生在旁边搞小动作,干扰学生朗读。
当学生朗读完课文时,班主任说:“你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我没有认真听,并且在你面前搞小动作,你的感受如何?”学生回答:“我感觉很不舒服,您没有尊重我。”班主任说:“那你以后还在老师的课堂上开小差,违反课堂纪律吗?”学生立刻认识到错误,直言以后不再在课堂上开小差了。通过角色互换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当时的感受,教育了学生,优化了育人效果。除此之外,班主任平时还要不断反省自己:如在处理班级问题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今天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多开展集体活动
班级是一个团体,不能缺少凝聚力,否则班级就像一盘散沙,难以管理。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深入了解,团结合作,增进友谊,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如班主任可以组织举办一些班级竞赛活动,让每位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在比赛中小组成员互相合作,进而增强团队精神。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中开展辩论赛,辩论一些和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学生容易理解,并能在竞赛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小学生可以把零食带到学校吗?针对这一问题,有的小组说可以,因为上完两节课之后,很容易饥饿,如果不食一点零食,后面的两节课很难集中注意力;而有的小组回答不可以,因为学生带的零食很容易产生异味,影响班级环境卫生,且在教室中进食会影响同学学习。在比赛完之后,班主任拓展性提问学生:“活动中哪位成员想法最多?哪位同学的语气能够给对方强烈的压力?”通过竞赛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四、家校共同教育
学校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因为学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孩子特别宠爱,会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极易造成孩子的骄横。所以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共抓同管,教育好孩子。第一,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正确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明确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做到不过分宠爱孩子,更不能溺爱孩子;第二,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家庭教育专家针对家庭教育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掌握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第三,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通讯工具和手段,与家长进行交流,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这样可以解决家长由于工作忙或外出打工等不能及时来学校参加家长会或专题讲座的问题。只有加强家校合作,班主任才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学生,进一步抓好班级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班主任要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多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状况,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准确把握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开展班级活动,加强家校合作,才能抓好班级管理,从而打造优秀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1]符花.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29-30.
[2]徐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技巧分析[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