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莎
如东县掘港小学 226400
摘要:德育与智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按照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智育过程中需要注重德育渗透。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老师有意识地进行智育与德育的融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够优化英语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责任,因此,在开展各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渗透德育。小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老师身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挖掘,寻找有用的素材,依托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活动,利用学生的交流与展示,可以使学生在学得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智力与品德素质的共同提升,实现英语学习圈的德智双向融合。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在英语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德育学习当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的思想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帮助学生创新学习理念和学习形式。教师通过在英语教学当中结合英语文章来强化学生的个人认知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当中将自己的道德素养有效提高,对于学生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完善。教师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个人学习品质。
2、让学生认清是非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教师将小学英语知识与德育教学内容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也要充分地重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当中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明辨是非,才能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原则,并且应对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各项事件时,才能够静下心来合理地进行评判,从而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成长能力,让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具备一定的良好价值观念。教师也要逐步地在小学英语实验教学当中加入阅读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分辨识别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道德素养,从而端正自身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个人学习能力。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
教材是知名学者共同编写的具有权威性的教学参考资料,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也应时刻注意不能偏离教材。而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应认识到从教材入手的德育教育效果往往也会更好。
例如,在学习“Whose dress is this”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寻找失主,而此时教师也应抓住本单元的德育点“检到别人的物品应归还,不是自己的绝不擅自霸占”等。通过讲解“Whose dress is this”这一问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询问句式以及英语词汇,再将德育教育融合其中,在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无意识地明白一些人生哲理。如此,本堂课的德育教育自然也能取得良好进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明白,教学中所选择的材料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道德教育价值,而身为教师,需要做到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让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英语知识的教学,更是为人处世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一些道德哲理的影响,如此,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自然也能有所提升。
2、紧抓德育载体
在进行英语教育时,最好的德育教育载体就是教材,除此之外,还体现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还应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利用各种恰当的载体给学生传导正确的思想,为学生开展高效的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My school life'’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完基本的知识之后开展一次自由表达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描述自己的校园生活时提及自己所遵守的一些校园规则,或者是讲述自己做过的好人好事,教师再根据学生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活”进行恰当的表扬,让学生明白“对”与“错”的关系,懂得什么应该要做,什么不能做。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英语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一些校园事件小视频,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的同时判断行为的对错。如此,在这样具有趣味性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更借此机会明白了许多道德知识,何乐而不为?
可见,在进行小学英语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各种各样,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其中的课程资源并用恰当的方式加以利用。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尝试与挖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也将更具效率,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能逐渐受教育的影响,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3、培养行为习惯
小学生的主要行为习惯包括懂礼貌、尊师长,而小学时代,没有几个学生不调皮。但是于他们自身而言,有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错,因此,在进行小学英语教育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相关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校园中学生们遇见老师,教师要求学生见到老师应主动打招呼,这一行为在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一句句“老师好”“老师再见”“老师……”的话语中,教师的权威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学生对教师又爱又敬。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再对学生进行“懂礼貌”的思想教育时往往也能更为高效。
习惯养成融于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行为习惯涵盖的范围更为广泛,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想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教育,则可以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出发,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一些任务,长期发展下去,“习惯成自然”,学生的道德素养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老师作为英语课堂的设计者,需要增强渗透德育的意识,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同时,也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英语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为学生提供心智成长的有利环境,让学生在获得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凌建芳.谈新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8,(17):3.
[2]陈俏华.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外交流,2018,(2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