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德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杨祖升
[导读] 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发展下,当前,学生德育水平已成为社会各行业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杨祖升
        广东湛江雷州市乌石中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发展下,当前,学生德育水平已成为社会各行业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落实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因此,诸多初中班主任通过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水平。本文将浅析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实施策略,以期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
        引言
        初中阶段是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的重要时期,此时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班主任[1],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众多教育事例,广大班主任已逐渐意识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对促进学生发展以及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有效实施具体管理策略已逐渐成为诸多班主任工作重点之一。
        一、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有效促进发学生发展,提升学生德育工作参与程度
        就学生发展特点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素质以及思想意识尚未到达成熟水平,因此,该阶段也是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时期。传统时代下,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所采取的方法与策略相对直白,对学生相对严厉。因此,诸多学生在接受班级管理时往往仅是因为班主任影响而被动接受,并非真正理解到德育教育的根本意义。而在采取德育教育管理策略之后,学生自尊心以及心理敏感性会得到充分尊重,从而自发地接受班主任实施的德育教育工作。除此之外,德育教育还能显著提升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整体参与程度,并不断培养高尚品格。
        (二)提升教师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加快初中教育工作现代化进程
        在现代化社会中,为进一步实现教育工作的现代化,班主任会采取各类教育策略以提升管工作效率,初中阶段工作亦是如此。在采取德育教育策略后,学生会在班主任处得到更多认可,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而言,更多的认可会激发学生自发性,同时还能有效带动学生跟随班主任德育工作进度有效培养自身道德意识。而在所有学生道德水平显著提升后,我国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二、以德育教育开展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充分分析班级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2],该特性德育教育工作中也较为明显。因此,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充分分析班级学生不同特点,采取合适的态度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摒弃原有教育工作中的“唯成绩论”,充分发现并认可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从其日常行为、言行举止以及生活细节等多方面对其实施德育班级管理政策。例如,部分同学虽未取得较好的文化成绩,但在绘画、歌唱等方面具有过人天赋,班主任可在设计班级黑板报或者文艺活动中积极号召学生参加,并认可学生贡献。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其在每一学科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意识到自身缺点,之后,激励学生下次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的成绩等。除此之外,还应在班级内杜绝“以成绩论高低”等不良风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久而久之,学生通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会显著提升自身德育水平。
        (一)实施学生管理模式,发挥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教师在开展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除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外,也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与规划相关工作中,进行身份互换。例如,制定班级管理值周制度,让每位学生轮流管理班级一周,并由教师进行辅助,同时,班主任要做好监督观察工作。在此情况下,学生作为班级管理者能进一步约束自身行为,同时充分管理班级,在纪律、学习、生活等方面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在经历过值周制度后,学生能充分体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直接感受,从而规范自身行为,并锻炼管理能力。而班主任在进行监督观察工作中可以进一步发现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加深自身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为落实德育教育奠定基础。
        (三)班主任树立榜样,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言行
    初中时期,学生极易模仿班主任行为并在潜意识中以班主任言行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格外注重自身言行,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3]。例如,对到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为任何因素而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工作积极,不迟到早退,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或处理突发情况;在学生发生龃龉时,第一时间制止学生,问清缘由,之后再晓之以理地对双方进行劝诫,通知家长时要客观真实,同时合理协调家长处理相关事宜。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可得知,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充分采取德育教育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性化教育为目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此外,还进行管理时还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久而久之,班主任能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学生德育水平也会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海峰.论德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新智慧,2020,(22):42+44.
[2]高明.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J].才智,2020,(14):112.
[3]王颖.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3):141-142.DOI:10.16871/j.cnki.kjwhb.2019.03.0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