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颜
茂名市电白区坡心镇排河小学 525021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日益完善。班主任作为小学阶段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方法;班集体
学校对于班级的管理,离不开班主任的支持和奉献,作为班主任,往往工作量更大,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他们除了要备课、批改作业、教授课程以外,还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在学生的生活、心理以及学习上。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性格品质等都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所以,在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班级健康发展的需要保障,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些教育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在班级管理中也同样如此,一些小学班主任将个人居于主导地位,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虽然现在实行了新课改,但是部分小学班主任难以快速发生改变,仍旧按照原来的管理方法对班级实行管理,这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发展。
(二)管理方式不结合实际
很多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主要以自己的思想为中心,而不是结合班级的实际及每个学生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受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每个学生的性格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创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带领班级向着健康、优秀发展。
二、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合理的管理模式
新课改明确指出,班主任要明确学生是发展主体,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订合理的管理方式,做学生成长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管能力,为班主任有效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例如,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规班纪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可以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提供约束力,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制订班规班纪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制订班规班纪,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班规的内容可以包括卫生、纪律、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再由班主任进行点评总结。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制订的班规内容进行每周评定,采用星级成长的评价方式进行总结,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采取小组一帮一等方式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这样一来,通过学生自主制订班规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意识到自己作为班里的一员应遵守相关规定,从而增强学生遵守班规班纪的自觉性。
(二)关心学生日常,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更愿意以对教师的喜欢程度为能否学习专注程度的标准。所以,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到耐心解答、耐心处理,在课下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使学生能够配合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例如,学校的管理、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活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班主任既要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又要用人格力量感化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一句名言叫做“蹲下来看学生”,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要想做到这一点,班主任首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进行家校沟通,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家长是学生的第二位教师,家长的行为观念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部分家长未能认识到自身对学生的管理作用,认为既然把学生交给了学校,班主任就有义务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管理难度逐渐增加,所以,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认识到家长的作用,家长也要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加强双方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例如,现阶段的家校沟通中,家长会和学生汇报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主要渠道,目前部分家长仍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在校情况的标准,这种衡量的方式比较片面、单一,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只有将学生汇报、教师沟通与学习成果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家长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所以,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班主任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方式拓展与家长沟通的渠道,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学校的重要通知及时发布到群里,让家长们及时收到,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群里进行沟通、交流,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建言献策,共同探讨有效的管理办法,双方共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家长的管理意识进行针对性培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管理、教育理念,让家长根据学生在学校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从而让家长在不断地管理中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发展。
三、结语
小学班主任的责任非常重大,不仅肩负着教授学生知识的责任,而且要对班级负责,小学班主任应该在新时期创新自己的班级管理观念和方法,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利用班会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创新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颜枳,颜炳辉.关爱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3).
[2]刘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5(1):201.
[3]张晓敏.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文渊(中学版),2019(7):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