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郑英杰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郑英杰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电网建设发生了革新性的变化,尤其是智能电网建设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配电、变电、输电等运行效率更高。
        国网龙泉市供电公司  浙江龙泉  3237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电网建设发生了革新性的变化,尤其是智能电网建设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配电、变电、输电等运行效率更高。智能电网建设符合我国远景规划目标,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层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快速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途径就是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只有科学运用电力工程技术才能有效提升智能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挥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的积极作用,提高电网资源的配置优化能力。本文将从不同方面阐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表现,希望推动电力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力度,能够帮助我国有效应对能源短缺危机。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需要持续提升电网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于当前的形势背景,需要借助电力工程技术实现电网架构大容量、交直流互联发展,满足社会大规模用电需求,在促进经济进步的同时缓解环境和能源压力。
        1智能电网的特点及加快建设的现实意义
        1.1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化是智能电网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区别于一般电网的主要特性,智能化体现在坚固性及自动排除故障两个方面,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智能电网能够自动识别不安全因素并予以自动排除或者修复故障,从而缩小停电范围,减轻停电引起的不良影响,保证大部分电能供应正常。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时,智能电网的优势将发挥得更加明显,能够保证特殊情况下电网正常运行和人们生活不受影响甚至少受影响。互动性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特点,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十分注重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这能够帮助运营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从而对电网建设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使电网更加高效、稳定的运行[1]。智能电网建设的初衷是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故节约资源是智能电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智能电网建设依托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作运行也更加高效,因此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实现电力资源优化目标。
        1.2加快建设智能电网的现实意义
        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与此同时,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全球能源消耗快速增加,能源供求不平衡的状况愈加严重,国内外也将发展重点放在了电力能源方面,尤其是智能电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2]。电能应用增多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依靠人类的科学设计规划也能够保证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发展智能电网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我国近年来在智能电网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无论是智能电网的研发还是实践都处于世界前列,这样做的目的既能够防止因能源紧张而造成经济下滑,也能够推动相关领域快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正向增长。智能电网建设同时也加大了不同产业间的密切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显著提升。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非常广,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明显,电网建设必须安全稳定,适应不同环境状况,而智能电网有着非常坚固的结构,电网建成后运行也更加安全可靠。
        2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智能电网的建设离不开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深度合作,也离不开各种先进技术的加持,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促进智能电网整体建设运行水平提升。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十分重视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在智能电网研发实践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升电网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就要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属于自动化技术范畴,借助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科学控制用电对象,妥善处理电力数据[3]。在电力工程技术帮助下,工作人员能够获得更加详尽真实的控制信息反馈,规避人为因素不良影响,切实保障电网运行效率。

传统电网智能化水平有限,在数据采集方面受限颇多,通过传统物理电网并不能对电力数据进行科学分组。而智能电网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获得理想的数据采集能力,根据不同设备功能合理划分数据,使数据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由此可见,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电力工程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提升我国电力运行水平的重要保障。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具体表现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电源供应、发电工程和输电过程中都有使用。例如在电源供应方面,智能电网需要根据不同用户需求针对化设置电源,选择直流电源、恒定电源或交流电源,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将不同电源应用到指定电源供应当中,结合设备型号选择与之匹配的电源形式。发电工程是智能电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工程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电源自动转换,实施监督电能消耗情况,在满足正常用电需求的情况下提高电能转换水平,减少电能和设备损耗。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3.1能量转换技术
        我国人口数量多、电能需求旺盛,需要巨大的电能储备,由于人均资源占有率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新型能源开发力度,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浪费。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都是新型环保的发电方式,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实现能量高效转换,能够有效储备电能并减少煤炭消耗,缓解当前能源供应紧张的现象[4]。低碳、环保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目标,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将能源损耗降到最低,产生的污染也将更少,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目前智能电网建设频繁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从宏观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仍以交流电为主,但是电能传输的主要形式为直流电,这就涉及到直流电与交流电的转换。在电能输送、应用环节需要利用逆变技术促使直流电与交流电能够自由转换,而在传输环节需要灵活运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确保高效率输电完成。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电力传输难题,使电力传输范围更广,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复杂地形也能够保证电力稳定输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电力储备远远不够,在这些地区进行电力施工时,如何解决高压电力传输问题一直困扰着电网建设人员。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使西部地区的电力建设不再是难题,西电东输项目也获得快速发展。
        3.3质量优化技术
        质量优化技术是电力工程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以电能质量评定体系为载体,可以对电能进行科学划分,分析不同地区供电系统的性能,确保用电量与供电量之间达到互相匹配、平衡的状态,从而强化智能电网的应用水平,使智能电网向着更加优质、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结语
        电力能源是我国大力发展的能源类型,智能电网建设有效解决了能源供应、资源浪费等种种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电能消耗也逐步增加,只有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当中去,才能真正发挥好智能电网节约资源、提高供电能力的作用,继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司.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探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4.
        [2]王得官.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9(01):15-17.
        [3]李宁宁.试论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17-18.
        [4]刘洋,李新,滕子贻.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