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   作者:徐依濛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中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经济状态来临之际,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经济结构也会发生转变,以往的粗放经济模式将会逐步被取代。面临新的形势,唯有认识到新常态下的新特征,在经济和金融学理论上做出创新,才能够掌握主动权,为国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就关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展开探讨。

铜陵学院 徐依濛 244061

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中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经济状态来临之际,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经济结构也会发生转变,以往的粗放经济模式将会逐步被取代。面临新的形势,唯有认识到新常态下的新特征,在经济和金融学理论上做出创新,才能够掌握主动权,为国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就关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
        引言
        在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不前,这给我国总体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我国要想能缓解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国需做好经济方面的转型,但这就要求我国中小企业和国企重视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方面,要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既要让两者结合,也需运用金融促进经济的转变,这样其创新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1“新常态”概述
        在经济和金融学中,“新常态”是指2008年中,国际金融危险出现后,以及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生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中,世界范围主要的经济体都面临着发展缓慢,增长乏力的均衡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依然呈现经济和金融体系相对稳定的现象,但是却隐含着“大稳健”时代的终结。这种均衡状态是全球金融危机过后,金融体系失衡所调整的被动式发展模式。危机的发生说明前期的理论和实践是错误的、非有效的、蕴含危险的,尤其是忽略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紧密联系,突出反映了经济和金融这两大议题的重要联系,金融对于实体经济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而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金融体系又有着直接联系,金融的发展要围绕实体经济来进行,让资源更加有效的导向具备高效生产力的部门,进而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增长。因此,在“新常态”下,稳定经济发展,提升增长动力,充分了解和掌握经济和金融二者之间的动态格局,形成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2关于新常态下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存在的问题研究
        随着国内大力推行新经济措施,使经济和金融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经济活动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一些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增加了资金链条与资金回笼的难度,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还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使得钢贸、造船以及光伏等产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降低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加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障碍难度。因此,要想更好地解决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金融与经济体系创新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到以传统金融学理论为基础,重建宏观、微观相统一的理论。受西方经济理念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受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共同作用,应结合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建立新的金融体系,以满足金融和实体经济结合与创新,为金融体系的规律与运转提出相应的理论框架。
        3基于新常态下经济和金融学方法论创新
        3.1顺应时代,与时俱进
        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动态关系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正确的理论指导,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当前的国际形势,许多相关的经济和金融理论没有切合实际,未能形成有效的帮助和指导,造成了相关方面的理论危机。其次,在解决问题当中,未能适应时代变化,理论内容过于传统,未能顺应时代需求。因此要重塑经济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搏,切实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
        3.2做好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
        在创新金融理论之前,最主要的则是宏观微观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理论构建。这主要是因为此理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理论有利于国家在发展时有明确的标准,国家可以通过此标准,确定货币交易的范围,并且也可以帮助企业做好货币定价,比如,货币在市场上使用时需要同商品进行交换,货品需要定价,这样货币也需要定价。而且,信用贷款、大额转让单都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为了更细化的发展经济,做好其理论建立十分重要。此外,经济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这样完善的理论制度就更接近重要。
        3.3发展新式产业
        如今我国社会的需求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对于温饱的需求,而是我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因此我国应当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各个产业协调发展,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级需求,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曾经提出,不同的产业之间都存在关联效应,也就是任何一个产业的商品生产技术、生产量等方面发生变化时,都会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对相关产业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而且产业之间还存在扩散效应。目前我国大多数传统工业已经趋近饱和,想要在新常态背景下让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就应当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升级工业技术,同时发展新的产业,减少工业生产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并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速度,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3.4理论和现实相结合
        作为理论的改革出发点,首先要满足二者的深度和内涵,要突出其合理性和适应性。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对现有的经济学、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要求进行反思和探讨,及时对当前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调整,整合理论体系和政策导向,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促使新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升级和改造。对于改革而言,理论和现实是两个强大的整体,既相互对抗,又相互改变,理论指导现实,现实影响理论,看似毫不相关的内容,却衍生巨大的联系。一方面,上层的政策疏导,会直接改变下游的相关产业,而现实中的新的需求和发展又影响着政策的调整和革新。二者相辅相成,作为理论的实践者,要贴合实际规律,深度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完善当前的理论和实践内容的统一框架。
        结语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金融与经济体系在创新与完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务必做到理论政策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以满足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内在联系,重新定义金融体系框架,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路云天.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研究[J].今日财富,2020(06):82.
[2]刘睿.“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81+232.
[3]刘从从.“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新探究[J].营销界,2019(51):185-186.
[4]姜英杰.基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创新分析[J].纳税,2019,13(21):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