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蔡华
[导读] 摘要: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是保障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可以更好服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
        镇沅县者东镇农业服务中心  者东镇  666505
        摘要: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是保障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可以更好服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然而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进程中,还显露出农业信息产品质量缺乏统一标准和管理、信息网络有待完善、信息人才匮乏等问题,还需要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信息化手段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中得到深化应用,并推动现代农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鉴于此,对信息化手段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应用;分析
        在我国农业政策放宽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背景下,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升,加强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还能快速向农业生产者传递农业市场信息,涉及到的各项农业政策在基层也能得到贯彻落实[1]。本文联系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设计,对实践过程遇到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从信息数据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开发建设、信息服务能力构建、打造服务人才队伍等方面着手,详尽探讨信息化手段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中的实践应用,也希望阐述内容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一、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设计
        依托信息化手段,对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以构建,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广泛内容和覆盖面,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只局限于生产技术和农产品供求信息了解,还包含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并通过涉农信息发布和渗透,助力三农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信息传递方面也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使其深入到农民村一级当中;(2)上层局域网做依托,为确保基层农业信息网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实现与外界信息有效传递,这时候依托上层所建立的工作局域网,不仅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还能为基层农业综合化服务开展奠定良好基础;(3)稳定下层信息传递网络,联系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实际收入,在基层实现计算机信息网络全覆盖比较困难,尤其是针对镇级以下地区,想要实现信息传递,构建稳定高效传递网络十分有必要,可以推动基层农业服务工作深化落实到实处,并帮助基层农民真正解决生产发展问题;(4)政府参与与扶持,对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进行构建,这是一种社会化性质的服务,仅仰赖基层农民力量难以实现服务体系有效运作,还需要政府、农业、电信等部门参与其中,并给予一定资金、政策、人员等支持[2]。
        二、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存在不足分析
        随着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如火如荼进行,实践中也暴露出以下问题:(1)受计算机网络普及率低和基层农民信息意识不足影响,导致相关农业信息无法实现广泛传播,这些有效讯息更不能指导农民实际生产,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基层农民信息意识,使其对已有的信息设施进行应用,并更好进行农业生产;(2)农业信息产品要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就要制定统一的农业信息产品质量标准,并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管理,在提高产品和技术竞争力的同时,推动基层农业服务工作更加高效、高质展开,然而联系实际这一方面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3)尽管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央到省市县农业行业互联网络,但是在地县一级上农业信息网还急需完善,特别是在网站更新维护、运行管理方面,尚未形成良性循环;(4)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和作用发挥,都离不开专业人才参与其中,并且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也会影响到最终工作实效,需要配合体系建设构建一支高素质和专业化工作队伍,并通过不断提升和优化服务,使基层农业发展实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然而联系实际专业化、信息化人才还比较欠缺[3]。


        三、信息化手段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探讨
        (一)信息资源数据整合
        信息资源数据作为构建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对这些涉农信息资源数据进行整合和完善时,需要建立科学规范数据基础模型和信息标准,不仅可以为基层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还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地区多样化信息资源需要。实践中也要仰赖现代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农业种植、养殖、贩销等用户需要的科技成果、土壤环境等农业基础数据库进行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业信息服务范围,对淡水养殖、菜叶种植、小麦种植等专题信息文本库、视频库等进行开发建设,操作中可以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实际和需要,对适合当地发展的农情动态、市场需求、采购销售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完善和开发。
        (二)技术集成开发建设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农业信息化进程也会日益加快,并通过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技术操作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助力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代农业也会获得更加蓬勃发展。然而想要取得这一效果,就要充分联系农业生产区域性、专业性较强特征,对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高效率沟通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研发,操作中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特性,对多个子服务系统进行开发,操作中可以从特色产业领域出发,对涉及到的种植、养殖、加工储藏、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并融合各类通讯渠道,集成和开发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病虫害远程预警诊断系统等,通过WAP、无线通信等技术运用,所有服务端均能够在手机、电脑等响应运行[4]。
        (三)信息服务能力构建
        在基层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方面,要尽可能的结合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展开深入探索和分析,并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推动基层农业服务信息化发展。操作中可以选取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展开,这里以淡水养殖、茶叶产业为例,实践中就可以对相应鱼虾蟹产业、茶叶种植加工等示范区进行建立,并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和建立的长效服务站点,对产业示范区开展养殖种植技术培训、病虫害远程诊断等多样信息服务,在做大做强这些地区特色产业的同时,当地农民收入也会明显增高,并促进区域农业更加健康发展[5]。
        (四)打造人才服务队伍
        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需要一批专业人才队伍参与其中,实践中需要配合体系建设需求,构建一支高素质农业信息化人员,并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基层农民多样化农业信息需求也能得到有效满足。同时打造农业信息实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为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农业综合化服务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甚至还可以借助下乡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信息能力和业务素质。
        结语:本文是基于对信息化手段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中应用的分析,伴随着现代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涉农企业等信息需求也日益强烈,加快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迫在眉睫,具体操作中也要求联系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并围绕农民群众受益,通过做好信息资源数据整合、集成技术开发建设、信息服务能力构建等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并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姗姗.涡阳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9.
        [2]冯金古.浅谈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97.
        [3]王女华.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农技推广体系发展[J].中国农技推广,2014,30(11):7-8.
        [4]孔令孜,李小红,汪羽宁,等.现阶段广西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路径探析[J].大众科技,2014,(6):255-257.
        [5]张龙云,魏建林,李文明,等.探析涪陵区农业信息化三级示范体系的创建与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3,(3):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