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城乡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得国内乡村地区发展受阻,因此出于小康社会建设等全民发展目的,国家现代开展了一系列的乡村振兴工作,且将该项工作视作战略进行部署,旨在提高乡村经济水平、挖掘乡村经济潜力、增强乡村自身经济产能等。但在该战略背景下,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农村人群的积极配合,这一要求使得工作受到了阻力,要消除阻力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此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阐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要求、现有问题,再提出对应建设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基层党组织
0.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农村经济发展,要从多个层面着手开展对应工作,通过工作让农村产业、个人得以发展,可起到增强内在经济发展能力的作用,但如果在对应工作开展过程中农村人群因为自身思想、观念、认知、技能等方面的不足而不配合或无法配合,则工作就必然会遭受较大阻力,有效性将大大折扣。而以往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开展就存在这一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工作并没有解决农村人群上的根本因素,因此当前工作开展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基层党组织来强化农村人群自身思想、观念、认知、技能等,使他们愿意配合、能够配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农村基层当组织的基本建设要求大体有三项,分别为正确的角色定位、完善的工作体系及有效的内部管理,各项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1正确的角色定位
以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正确的角色定位,使得组织内部分相关人员对自身的角色有了错误认知,认为自身是管理者,在地位上高人一等,这种认知是不可取的,会导致工作开展方向发送偏差,难以落于实际,还可能造成农村人群的不满,变得不信任基层党组织。因此在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组织及组织内人员必须明确自身正确的角色定位,这是保障工作正确性、有效性的基础。所谓正确的角色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内部人员应当将自身视作服务者,在工作中要向农村人群提供服务,要从根源处帮助农村人群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组织效用,推动乡村振兴目标落实[1]。
1.2完善的工作体系
根据早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表现可知,当时组织的工作体系并不完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沟通交流,即早期农村人群在现实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很难上报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导致组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然无法为农村人群提供有效帮助,更不用说乡村振兴,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很难第一时间传达给农村人群,使得农村人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享受政策优惠,浪费了组织资源;其二组织功能,即农村人群在实际情况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服务者理应具备多元化的功能体系,有能力针对问题向农村人群提供对应帮助,但实际上早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并不完善,很多问题都无法直接解决。因此在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中,必须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补强,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且构建更充分、多元的功能架构,切合现实问题来提供服务,这样才能让工作体系变的完善[2]。
1.3有效的内部管理
不可否认,以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内部管理方面比较薄弱,部分组织内人员会利用职权谋私利,影响了组织形象,也在农村地区造成了不良风气,因此在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必须进行治理。要对以往问题进行治理,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就要加强自身内部管理的有效性,要构建强有力的监督审查机制及严厉的处罚制度,一旦发现类似问题,对相关人员必须严惩不贷,情节严重者甚至可以考虑采用法律手段进行处理。由此才能对以往问题进行打击,同时增强内部约束力,这也是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有问题
2.1工作概念模糊,功利化现象严重
虽然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明确指出组织的工作目的是帮助农民、振兴乡村,但组织内很多人员对具体工作概念的认知、理解都不够深入,整体比较模糊,同时因为自身角色定位的偏差,出现了很多功利化的工作行为,所以当前组织建设存在比较严重的功利化现象。首先在工作概念模糊方面,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人员面对现实问题都不知道要怎么做、要做什么,不会从根源着手去解决问题,一味依赖资源,不讲求方式方法[3]。例如某农村基层党组织人员接到农民反馈,了解到地区内存在农作物产量不足的问题,随后该组织人员就陷入了迷茫,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针对该问题提出有效建议,最后只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让农民扩大农作物种植范围,变向提高产量,这种做法并不能在根源上解决问题,还造成了务农成本增加,因此此类方法不可取。其次在功利化现象严重方面,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存在政绩机制,这关系到组织内人员的仕途与收益,所以组织内人员会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去争抢一些有利的工作,以增加自身政绩,而对于一些他们看来“吃不讨好”的工作则相互推诿,这种现象必然需要得到治理,在强化建设中应当杜绝。
2.2不注重工作创新,工作方式落后
事实上,在现代国家技术水平及先进研究理论水平基础上,以往农村地区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来进行解决,或者通过先进理论去思考问题,这样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些表现都是工作创新表现,能够保障工作方式足够先进。但实际情况中,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人员并不注重工作创新,工作当中惯于使用一些传统方法去处理问题,因此工作方式比较落后,而落后的工作方式通常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此相关工作方式需要得到强化,否则势必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效能弱化。
例如某农村基层党组织人员面对现实问题,只是一味提出要求,让农民自己根据要求进行调整,但农民的技能水平、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基本上是没有能力完成调整,实现要求的,这种工作方式就比较落后,能效非常有限。
2.3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忽视内部管理
在整体上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依旧存在内部人员素质不足的现象,说明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组织忽视了内部管理,侧重于组织对外的功能体现。首先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人员的选拔门槛比较低,所以组织内人员的文化层次、思想观念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使得人员素质不齐,部分人踏实肯干,但头脑不灵活,而又有部分人头脑灵活,但却希望通过组织来谋取私利,可见内部人员在素质参差不齐下的个人工作目的不同,使得组织力量无法集中,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无法得到有利帮助,振兴目的很难实现。其次如果组织重视内部管理,在相关人员进入组织时就要对他们的思想观念等进行矫正,而现实情况中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也就放任了相关人员本身的素质差异问题发展,因此在强化建设中应当注重这一点。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建设策略
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及现状问题可知,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并没有完全落实基本要求,在内外两个层面上都有问题表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并没有展现出应有效用。针对这一问题,下文将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建设策略,旨在治理问题,高效推动乡村振兴目的落实。
3.1树立清晰工作概念,强调正确角色定位思想
首先工作概念模糊问题的影响力较大,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建设中必须得到治理,针对这一问题建议组织高层对下层人员展开培训,通过培训告诉下层人员组织的工作目的是什么、要如何工作,要杜绝依赖资源去解决问题的方式,工作中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即可以在培训中采用一些先进案例让下层人员对工作概念有直观、清晰的认知,工作应当针对根源,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告诉下层人员要解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薄弱的现状问题,应当着眼于农民个人技能、文化素养、社会认知等方面,只有农民在这些方面有所提升,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一味投入资源是“无底洞”,不应当采取这种方式开展工作,更应当加强农村地区教育服务事业发展,如农村职业教育组织建设等,将资源用在此处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目的的正确路径。其次在培训中必须强调正确的角色定位思想,要让下层人员知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服务型组织,内部人员也是服务型人员,绝不是管理者,地位不可能高人一等,且要求下层人员在工作中倾听农民意见,做好工作改革,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切合实际的发挥职能及组织效用。
3.2引入先进技术,强化内部人员创新思想
首先因为很多农村基层党组织本身不具备先进技术,导致内部人员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工作创新,甚至是创新思考,所以在组织强化建设中建议先引入先进技术,在组织内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例如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引入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利用此类技术去分析问题,并作出决策,还可以引入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农民,促使他们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其次在创新环境构建完成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就要对内部人员的创新思想进行强化,旨在让内部人员懂得如何利用先进技术去解决根本问题,同时要勤恳务实,不能一味提出要求,必须与农民协同作业,同心协力的处理问题,这样才能让组织效用充分发挥。
3.3重视内部管理,做好初入阶段的协同性管理工作
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应当出现的现象,因此在强化建设中组织高层必须重视内部管理,尤其对处于初入组织阶段的人员要予以高度重视,应当通过内部管理工作让该阶段人员有良好的协同性思想,工作要上下一心,不要过于注重个人利益,要以农民公共利益为先。首先在内部管理方面,应当着眼于工作管理要求,所有组织内人员的工作目标都要集中在农民及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决不能在其中谋取私利,否则必将受到严厉惩罚,这样才能对内部人员的工作方向进行约束,至少在表面上能够起到一定治理作用。其次单纯做好表面管理是不够的,面对处于出入阶段的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工作让他们知道工作要相互协同,要重视协同性思想,如头脑灵活的人员可以与务实肯干的人员一同工作,一个负责出谋划策,一个负责落实工作,充分发挥两者长处,协同解决现有问题。
4.结语
综上,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策略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强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现有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策略。通过分析可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上,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种种问题说明各项基本要求并未被落实,使得组织效用弱化,不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目的实现,因此需要得到治理,而采用为重提出的对应策略,能够对现有问题进行治理,可起到提高组织效用、明确工作方向、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政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9,000(004):282-283.
[2]平措郎杰.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No.527(06):11.
[3]李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思考[J].新西部,2016,000(005):68.
[4]刘宝磊.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基本问题分析[J].南方农机,2020(01):28-29
作者简介:
刘奇伟,男,1975年生,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