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树煌
广东新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城市正在逐渐扩容,给排水设计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居民生活、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污水排放是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的污水排放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城市污水顺利排出、污水得到循环充分有效利用。其原则之一就是保证污水与洁净水分开,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居民有健康的生活用水。污水处理能力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还涉及到环境建设、地球保护等意义更深远的问题。新时期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一定要本着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基本原则,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思路,让水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污染越来越小,为城市发展助力加瓦。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处理
一、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
从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绝大多数城市已经认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意义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于污水处理行业当中,但是总体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以及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目前很多城市仍然存在市政污水处理经费紧张以及资金不足的问题。现有污水处理效率难以满足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客观要求。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有着关键作用,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财政资金分配有限,污水处理厂并不能够严格按照市政颁布的标准进行污水处理,影响污水处理行业的未来发展,不利于污水处理厂技术升级以及行业转型,也不能够实现污水的科学重复利用。因此,需要重点解决市政污水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大对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
1.2缺乏行之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
当前在市政工程项目污水处理实际工作中,缺乏详细规划以及科学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最大的问题。市政工程项目的污水处理工作并没有与城市发展实际的用水规模以及污水产生现状相匹配,缺乏行之有效的污水处理参考标准以及城市用水指标和相关规范。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普遍采取回归外推的方法分析污水的处理数据,参考价值不高,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不完善,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导致整体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低下,难以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1.3城市污水收集率低
城市污水处理往往偏面注重厂区的建设,忽视配套管网的建设,无论是建设资金和建设力度都明显向厂区倾斜,造成管网建设资金短缺、力度不足。城市管网联系着千家万户,建设和改造量大、施工复杂,影响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行雨、污分流不但资金投入大,而且改造难度也极大。要把整个管网整合成有机、高效的整体,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默默付出。这项工作是苦差事,部分群众又不能理解,造成在决策时举棋不定,思前想后,使管网建设跟不上厂区建设步伐。
二、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污水处理的主要问题
2.1雨水、污水没能分开处理
在以往的污水处理设计当中,没有将雨水、污水分开处理,当遇到雨水量过大的情况时,排污管道排水量不足,不能顺利排水,就会出现城市内涝的情况,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2.2污水收集处理水平低
当前,很多城市的污水收集与处理水平较低,这与前期设计中重视不足,对于城市发展预见不充分,规划不合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与污水处理技术水平不到位相关。部分设计人员在污水收集与处理设计方面只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却忽略了城市特点分析,因此设计缺乏针对性与适应性,不但不能辅助污水收集与处理,反而适得其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我国对于的污水处理方面重视仍不足,很多城市没有足够数量的污水处理厂,因此很难满足水处理的需求。近些年,虽然对于污水处理有了进一步认识,但是污水处理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应该结合各城市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城市发展需要的污水处理技术。
2.3污水资源化利用能力弱
雨水作为城市污水中的一部分,如果能够将城市雨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就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然而当前很多城市缺乏雨水资源化再利用设计,将雨水直接排放。或者将雨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混合,则没有再利用的价值。同时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后会剩余大量污泥,污泥中含有金属与病原菌等有害物质。在初期没有受到充分重视,被直接堆放对城市造成污染。后期部分城市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减少体积,在焚烧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有害的气体,再次污染环境。近海城市采用海洋倾倒的方式,造成海洋的直接污染。内陆城市,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来处理污泥,这种方式不仅占用了土地资源,还有污染地下水资源的风险。其实,这些污泥中还含有氮、磷、钾等有机物质,如果可以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则可以降低污染。
三、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污水处理设计策略
3.1雨水、污水分流处理
新时期在进行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当中,应当坚持雨水、污水分流。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不得相互混接。雨水、污水合流地区,应当按照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求,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在旧城区改建和道路建设时,应当统筹雨水、污水分流改造。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标准建设雨水源头减排设施。
3.2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1)规划设计合理的污水处理网络:城市的污水处理网络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排水系统的运行效果。为了让市政的污水处理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在设计市政污水处理网络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污水的处理量,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管道的路线、长度、直径,防止污水排放不畅通和淤积。同时,还应合理考虑城市的自身特点,如地势走向、气温、湿度等。
(2)利用先进污水处理技术:集中处理污水的成本是极大的,为了减少污水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必须根据具体区域的污水处理需要,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例如BOT、PPP等运营模式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它为污水的分散处理提供了便利。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重要措施是回收利用。建立污水处理厂,是回收利用城市污水的重要举措。污水处理厂应该根据水量、水质、经济成本等采用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例如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等。
3.3加强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1)加强对于雨水的收集与资源化利用
加强对于雨水的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减少城市水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实现对于雨水的收集、截污、存储、消毒、净化。使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城市园林、景等的绿化场所的灌溉、喷泉、道路中洗、消防用水、洗车等用途。这样就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城市污水的处理量。
(2)加强对于污泥的资源化再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污泥中还有80%的水分,并且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有机元素,若能将其应用于农作物生产,则不仅减少污染,同时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但是要想将污泥应用于农作物生产,首先要对污泥进行合理处理,将其中的重金属以及病菌等有害物质处理掉。因此需要先对污泥进行杀菌、杀虫、去除重金属等一系列操作。经过一系列的无害化处理,最终处理成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等,可以应用于农业生、城市绿化、园林建设等各方面。城市污泥的热能利用技术近些年也广泛应用起来,它是利用污泥在低温环境中产生热分解反应的特性与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这一技术属于低消耗、高收益技术,建议广泛使用。研究分析,城市污水的污泥当中的组成物质与水泥材料十分相似。将污泥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变为可以应用于建筑的生态水泥,有时污水再利用的重要手段。另外对于城市污泥的再利用近些年有很多研究成果,如可以用其制作粘合剂、建筑纤维板、絮凝剂,都是对城市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再利用。
结束语
总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市政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对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针对水资源匮乏的现状,重点加强是在给排水规划和设计,充分的利用相关水资源,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人们的正常用水,满足可持续发展要。要加强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明确当前污水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为城市的发展建设以及人民的和谐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晓倩.浅谈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污水处理[J].河南建材,2020,(1
[2]黄斌.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置的资源化利用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1
[3]高申贵.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
[4]王宾.城市污水处理中污泥资源化的利用途径[J].科学技术创新,2019,(2
[5]程承抗.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1
[6]张军.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J].工程技术,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