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党性教育的创新之道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俞琼翠
[导读] 党性教育是党校官员教育培训的核心和精神,也是共产党员思想学习和自我修养的必修课。
        俞琼翠
        中共陆良县大莫古镇委员会党校
        摘要:党性教育是党校官员教育培训的核心和精神,也是共产党员思想学习和自我修养的必修课。党校应准确把握新时期党性课程的新特点,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文化真正融入了党性教育中,有关部门要加强主体责任,优化激励机制,创造有利条件,为党性教育提供便利,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和道德修养,改善精神境界。
        关键词:党校;党性教育;创新策略
        引言
我国的党性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立德、立业、立身和立言,这对党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党校应重视党性教育,使其成为党校工作的重点,并在整个课程中全面实施。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可以充分提高党的建设水平,使党可以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因此,有必要合理分析党的思想教育工程存在的问题,寻求党的思想教育工程的创新意义和对策。
        1.党校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党校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这些重要思想是党员理论信念和思想基础的核心,是党校理论教育和党性培训的基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对于增强党员的党性精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实现目标。党校进行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着眼于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的主要内容,对党的原则和政策的实施进行教育和指导,以保持高水平,同时与党中央政策保持一致。第三,目的教育。以公共利益为党校党政教育的出发点,在这些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强调共产党员的特色,为党员和干部坚持和遵循公众的意见提供教育和指导。在新的形势下,群众路线深刻地实践了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四,学科教育。在党的理论教育和党的执政教育中,要保证共产党的严格纪律,在党员与干部之间进行纪律教育,形成监督意识,督促学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使思想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最后是实践教育。开展党性教育,增强和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遵循实事求是,不讲空话的基本原则,促进党校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在总体上可以获得合理的布局,以便学员能够理解,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党校党性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党校对党性教育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观念陈旧。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目的不明确。在党校的党性教育中,没有一个非常准确和清晰的计划来实现教育,缺乏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并且没有全面,合理地整合检测方法,形式主义太多,理论上的灌输和入党誓词的不断重复,使学员产生审美疲劳,影响了党性教育的预期目标。而且,由于党性教育工程的连续性不强,整个党性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理念和方法都严重缺乏持久性和连续性。其次,针对性确定不够准确,导致理论偏差。其中,对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单方面理解层出不穷,在内容选择上,党的思想教育课程设置没有什么共同点,只学习包含党字的内容。在活动的计划和模块中,仅选择与党字相关的内容。另外,不能为每个班级组织不同的课程内容,不能根据学员对于党性的要求进行合理地教育,并且面对不同的学员都是利用相同的教育模式。
        3.党性教育的创新策略
3.1创新党性教育内容
在新时期,党校应推进理论教育和党政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强调时代的内涵,使之易于被接受和内化。首先是集中于理论和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接受党性教育。

如果重视理论和党性教育,而更多地关注其他知识,技能,兴趣等,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政治偏差。可以看出,为了优化教育内容,要理清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观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和前提来丰富和深化教育内容。其次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理论教育模式,引导学员学习发展中的联系问题,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全面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进程,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了解共产党的执政方法,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社会发展方法。此外,有必要继续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把习近平社会主义思想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相融合,把二者深入地结合起来,使学员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使用它们。
3.2创新党性教育方式
在党政理论教育的发展中,党校应寻求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举办有关党校系统的专题研讨会,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用于教学实践。同时,也可以通过讲授式教学来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并探索研讨式,情境式和实地培训模式,以使党的教育更加实用。同时,党校教师要积极分析和汇报党的历史和情况,开展反腐倡廉的报告,推广先进示范报告。结合老师的讲解,加强交流与互动,增进学员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做好党性分析,重视党性主题交流。此外,党校组织受训人员并将其转移到基地,在那里他们可以进行革命性的传统教育,并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效果。一些年轻的干部和学员可以被安置在军营中进行军事训练,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还可以去农村通过调查研究来促进体验式的教育,这样学员可以对公共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了解探索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3.3党性教育中的相关设备创新
随着当今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党校的工作通过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和其他设备拓展了党性教育的空间和领域,积极地加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向基础课程中的学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教育内容,提高学员对教育内容的兴趣。同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和设备可以进一步弥补我国党的教育资源的不足,将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纳入课程设置,为学员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党建知识,使党性教育的发展不断进步。
3.4改善培训机制并提高长期有效性
为了取得长期有效性,党校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协调,通过建立制度,用人机制和监督来促进党性教育,从而发挥外部的约束作用。结合教育作用,一方面,有必要形成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研发机制。了解党性教育的规律,探索党员培训的基本规律,促进党校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党校教育活动的发展中,应更加重视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建立专门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团队,发展党的理论思想教育课程计划,以及建设学科教育理论和党性教育资源库。建设学科体系,确保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培养优秀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在学员管理上,有必要加强党的理论思想教育转化机制的建立。在党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必须整合学校精神和纪律管理,形成约束机制,规范学员的行为,加强休假和消假机制的实际执行,并向学员通报出勤率,并定期的进行检查,对态度消极懒散的要公开批评,增强学员的纪律和规则,并表现出很高的自我意识。同时,建立测试有效性的评估机制也是必要的,结合定期评估,行为学习,后续评估和其他形式,以建立一个综合的评估模型,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为选择和任命干部提供基础。
        结语
为了在党校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干部,有必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导下认识党性教育的重要性,深化党性教育,注重党校教育的有效性,优化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形成更适合新形势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通过不断的创新教育方法,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完善教育机制,促进课题的研发,管理变革和考核机制,以达到长期有效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亚楠.创新党校党性教育思路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J].智库时代,2019(38):22—23.?
[2]刘慧.以现场教学模式促进党校党性教育的思考[J].决策探索(下),2019(08):41—42.?
[3]孙舒悦,王占秋.加强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实践与思考——评《党校教育规律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9(08):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