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张文兴
[导读]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被广泛普及到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
        张文兴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教育局
        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被广泛普及到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形式也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并取得了具有一定建设性的教学成果。因此,全面提高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的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教研课题。但是由于处于边远农村地区的教学工作者,会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影响,很少有参与教研的机会,这就使得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工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将以边远农村中小学学校为例,对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提出了几点想法和意见,以期能够在进一步强化当今一线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上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 提升策略
一、精心解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树立起正确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正确掌握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所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应用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发展,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我国教育部门在2014年便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简称《能力标准)以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简称《课程标准》)。随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逐渐成为了当今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点。但由于会受到农村学校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也会受到制约。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在开展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时,就要从合理解读《能力标准》入手,帮助农村教师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教学能力培训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从而促使农村教树立起正确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首先,在共同点上,二者之间都着重强调了教学能力的强化和培养;其次,在不同点上,教学能力培训的重点主要是关注教师对教学技术的认识,对教学技能的应用以及教学态度的转变和教学意识的加强;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重点集中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上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准备,教学方案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学问题的总结与诊断。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教学能力培训的进一步优化。所以,我们在开展一系列培训工作时,就要更加注重起农村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促使农村教学工作能够在满足农村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更好的跟进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根据农村学校情况设计培训课程,培养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
        在新课程改革政策和素质教育理念持续深入到农村教育中的今天,乡村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也发生了一定转变,并充分意识到了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但由于边远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有限,这就使得农村学校在教学转型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教学问题。但所幸的是,随着提升工程的深化,《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在制定中也充分考虑到了各类教学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并且我国也执行了相应的教学政策,为农村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教学资源的补足和一揽子的教学帮扶计划,使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与投影仪)成为了当今农村学校基础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时,就要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将培养城镇教师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力上转向到培养农村教师固定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力上,从而更好的强化边远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将实际的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进行定向结合,如在对中小学农村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时,就可在培训过程中展示典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帮助农村教师更好了解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三、采取多种培训实施形式,激发农村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通常采取的是全国统一的培训方式,并且培训常与测试分离,导致许多教师即便是参与了教学培训,也无法正确掌握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种培训方式对于城镇教师来说,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弥补,但是对于农村教师而言,是极为不利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农村教师会将信息能力培训工作视为一种形式化的教研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重视起对培训过程的优化,采取网络培训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根据教师教学水平的不同,教学学科的差异以及信息技术基础水平的不同,对农村教师进行分区培训。让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从而促使农村教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教学是组成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关注边远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据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平衡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公平。
参考文献:
[1]单飚.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11):101-102.
[2]武生洲.教育信息化2.0时代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09. DOI:10.16681/j.cnki.wcqe.201917065.
[3]王永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6,(1):65-69.
[4]孙丽彬.浅析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3):60.
5]常果,彭福平.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华传奇,2020,(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