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时代劳动者之声,谱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以江淮地区为例劳动教育主题调研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段正 陈志伟 袁如如 颜瑀彤
[导读] 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段正 陈志伟 袁如如 颜瑀彤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推广劳动教育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劳动教育主题调研,收集和挖掘爱岗敬业劳动者故事,倾听广大劳动者的真实声音,旨在尊重劳动人民,提高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进而完善人格、造福人民。“劳育实践人”寒假社会实践小组成员跟据劳动教育内容划分的三种主要类型即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与江淮地区的三座城市进行匹配,展开劳动教育推广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在校园和社会蔚然成风。
        
        关键字:劳动教育 劳模精神 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推广 江淮地区
        
        一、调研背景
        劳动是人类积累财富、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过程,是立身之本,劳动教育是沟通职业、联系社会的载体。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劳动教育是普遍规律,也是中国优良传统,更是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推广劳动教育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劳动教育主题调研,收集和挖掘爱岗敬业劳动者故事,倾听广大劳动者的真实声音,旨在尊重劳动人民,提高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进而完善受教育者的自身人格、造福于人民。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①,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培养劳动品德。
        
        二、调研目的与意义
        推广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有利于受教育者培养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懂得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深入人心,赋予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②,让受教育者形成“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理念,摒弃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投机取巧、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等错误观念;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让受教育者用身体探索自然物理和自身心灵的世界③,学其事,明事理,大力培植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真挚感情,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④,进而懂得辩证理解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培养优良的劳动品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各行各业、所有工作岗位都需要的品德。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大中小学生中蔚然成风,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优良品德。
        
        三、调研特征性分析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劳动教育是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⑤与基层平凡的劳动工作相联系。依据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劳动教育论》中将劳动教育划分为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种主要类型⑥。本寒假社会实践小组即“劳育实践人”小组,跟据劳动教育内容划分的三种主要类型,与江淮地区的三座城市进行匹配,展开劳动教育推广寒假社会实践调研。
        
        四、研究目的
        新时代更加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劳动无以为人,不创造无以成事,没奉献难成大器⑦。2021年寒假期间,“劳育实践人”寒假社会实践小组成员以我校“尚劳动育英才,研究劳动科学、弘扬劳动精神、推进劳动育人⑧”之姿,发新时代劳动者之声,谱新时代劳动者之歌,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主题调研,收集和挖掘爱岗敬业劳动者故事,倾听广大劳动者的真实声音,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学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提高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在校园和社会蔚然成风⑨。
        
        五、调研内容
        生活劳动教育篇——颜瑀彤?江苏泰州
        为了调研生活劳动教育,特将“从做中学”教育方法运用于本调研,“劳育实践人”小组成员颜瑀彤同学在寒假的两个月内里协助母亲打理家庭。负责饭后洗碗、扫地拖地、炒菜,给母亲做饭打下手,晒衣、烧水、浇花等工作。颜瑀彤同学的母亲孙红就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把家庭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论是子女教育还是家务劳动她都处理得很好。在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之前,她曾经是一名财务人员,因为要照顾子女和家庭,她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之中。“要照顾好一个家庭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简单,它需要耐心、细心和毅力。我要做每天的家务,按时做出好吃的饭菜,还要教小孩学习。”孙红这样说道。在照顾家庭的过程中,她每天都要清洗全家人的衣物并晒干、按时做菜洗碗、扫地拖地、接送孩子上下学并辅导作业以及时不时地为老人买药。照顾家庭是一项工作量巨大而繁琐的工作,而孙红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耐心和乐观,为一个家庭的成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颜瑀彤同学的生活劳动教育成果)
        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颜瑀彤同学发现打理家庭是一件极其消磨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这么多的工作量让她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兴趣爱好,且每天千篇一律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让人觉得枯燥单调。通过本调研,转变了颜瑀彤同学的观念,她明白了照顾家庭的任务艰巨,从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做家务更加得心应手;也给母亲减轻了负担,具有了成就感。
        
        生产劳动教育篇——袁如如?江苏徐州
        生产活动劳动是指人们通过创新、劳作生产出具有价值的物品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本次生产劳动实践调研根据所在地区的生产劳动,选取了街头最常见的店铺进行了生产劳动教育调研。过年期间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各大馒头铺子,预定馒头的队伍从月初排到月尾。从中选取了街头具有代表性的烧饼店,普通的面粉和调味品在烧饼师傅的手艺下变成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美味。烧饼是江苏徐州沛县人民平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烧饼店店主是位外地人,先后在山东、河南等地开店经营,最后到沛县来定居。店主夫妇不过三十来岁,但却从早忙到晚,前来光顾的人络绎不绝,做烧饼的师傅在不停的在压面团烤饼,在不同时间段来这家店调研,且进行过长时间的观察,但却从未见过做烧饼师傅坐下。
        

        
        (烧饼师傅生产出的烧饼成果)
        受到烧饼师傅的启发,“劳育实践人”小组成员袁如如同学也想到了生产一项劳动项目。在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甜品制作工艺后,将食物的加工后拿去给不同的人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夸奖和不少的指正,通过模拟这种售卖食物的经营方式和生产劳动也让袁如如同学收获了很多经验和乐趣。
        
        服务性劳动教育篇——陈志伟?安徽合肥
        第一期
        2021年1月20日-27日“劳育实践人”小组成员陈志伟同学前往保利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琥珀五环城物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琥珀五环城物业公司”)参与社区春运期间返乡务工人员登记工作,从事跨省份返乡人员现场登记工作。
        
       
        (陈志伟同学在进行返乡务工人员登记)
        跨省返(合)肥人员需持7日内有效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并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健康监测。陈志伟同学的工作就是对返(合)肥人员实行网格化监管,及时登记造册和异常状况处置联系等工作。
       
        服务性劳动教育春运登记期间,不仅要做好返乡人员登记造册工作,更要及时处理那些突发异常状况。面对每一个归乡心切、在外漂泊的游子们,虽能可以做到感同身受,但其中不乏有未做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未出结果的务工人员,需要及时登记、耐心劝导至就近的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第二期
        2021年2月15日-20日陈志伟同学前往琥珀五环城物业公司从事绿化栽种、杂草清理、垃圾清运工作。
       
        (陈志伟同学在进行绿化栽种修理)
        服务性劳动教育绿化栽种修理期间,负责他工作的是郭经理,郭经理曾经是他所在楼栋的物业管家。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期间,郭经理表现优异,工作扎实负责,现如今升职为小区物业经理。在与郭经理一同工作期间,发现虽然她已升职经理,身处管理层,但她工作在基层,做的是最平常、最普通的工作。她爱岗敬业,将最细小、最琐碎的工作干好干精;默默发挥“老黄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陈志伟同学(左一)与郭经理(左二)在工作最后一天结束时的合影)
        
        第三期
        2021年2月28日晚19:00-21:00,陈志伟同学采用“讲授法”服务性劳动教育调研,拜访他1983年获合肥市“劳动模范”称号的爷爷。爷爷通过讲授劳动教育思想的方法向陈志伟同学讲解了劳模精神、服务性劳动教育的本质及内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爷爷秉承,从学生一进校,就对学生负责的责任感,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用满腔的热情开展各项教学、教务工作。同时,通过大扫除、劳动课等劳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劳动品德。爷爷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工作热情获得了合肥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爷爷的其他荣誉证书)
        

        
        
        六、调研的收获
        生活劳动教育篇——颜瑀彤?江苏泰州
        通过本调研,转变了颜瑀彤同学对打理家务是一件极其消磨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观念,她明白了照顾家庭的任务艰巨,但像母亲孙红一般始终保持耐心和乐观,也可以为一个家庭的成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生活劳动教育调研中颜瑀彤同学锻炼了能力,做家务更加的心应手,也给母亲减轻了负担,具有了成就感。
        生产劳动教育篇——袁如如?江苏徐州
        通过本次对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察与尝试,“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这几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在烧饼师傅的勤劳努力下我领略了生产劳动的意义。店主夫妇通过加工生产出烧饼进行售卖来换取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正是最标准的生产劳动的实践。通过观察他们袁如如同学也开始尝试用一些食材生产加工出食物,在这过程中,她为别人对她生产劳动产物的赞美感到由衷的满足和快乐。袁如如同学说道“我们常常感悟这个社会容易让人不快乐,殊不知最简单的快乐和满足感可能就来自于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看到自己做出的东西得到肯定,也许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幸福来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珍惜粮食,不管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对待加工失败了的食物,可能拯救一下它就‘起死回生’了呢。”
        服务性劳动教育篇——陈志伟?安徽合肥
        三期总时长14天的社区工作和劳模访谈,帮助陈志伟同学由浅入深的了解、认知了服务性劳动教育,也在郭经理和“劳模”爷爷的引导下逐步确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用自己劳动教育所学到的知识提供劳动服务,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与道德素养,更加发自内心的帮助劳动人民,服务基层。

        七、调研感悟
        生活劳动教育篇——颜瑀彤?江苏泰州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颜瑀彤同学意识到了劳动的艰辛,同时也意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劳动,就没有美好的生活,因为生活的丰富多彩需要靠劳动来创造。这次实践活动还让我们明白看似简单的工作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
        生产劳动教育篇——袁如如?江苏徐州
        通过对于生产劳动实践调研的这一环节,袁如如同学发现了平时生活中许多不会注意到的事情。为了选取研究对象,袁如如同学仔细比对了不同行业的工作与生产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都能产出一定的经济价值。从狭义上来说我们一定要进行一些体力劳作,从各个行业之间的产出中,她认为往往在细微之处才能彰显出较大的意义。通过对于生产劳动实践的模范和复刻,袁如如同学得到以下几点感悟:第一,不要因为一份表面光鲜的工作和忽略掉其不光鲜亮丽的背后,也不要因为一份工作的不体面而忽略掉它的经济价值;第二,世界上没有容易的劳动,不要从表面上看去觉得一份工作轻松与否;第三,劳动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通过本次实践感悟,我深刻意识到即使是我们平时吃的最简单的食物也可能凝聚了创造者巨大的心力,保持敬畏是我们对劳动的最大态度。
        服务性劳动教育篇——陈志伟?安徽合肥
        我们尊重劳动要从尊重劳动者开始,第三产业服务业中的劳动者在广大劳动者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大国、劳动模范,更要尊重普通劳动者、基层劳动者、服务性劳动者,正确合理对待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别。
        
        参考文献:
①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10):7-11.
②河南省郑州市总工会. 倡树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新风[J]. 中国工运, 2018(06):19-20.
③中国教育报. 劳动:让生命更好地发展[J]. 中国教育报, 2015.
④刘丽红. 关于构建青少年劳动教育体系的思考[J]. 中国教工, 2019, 000(012):P.36-37.
⑤王昌英. 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哲学视角及其当代观照[D]. 安徽大学.
⑥王飞, 徐继存. 三类劳动的划分依据及其育人价值[J]. 人民教育, 2020(8).
⑦唐洲雁, 张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努力创造新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J]. 精神文明导刊, 2018(5): 8-10.
⑧刘向兵. 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几个关键问题[J]. 北京教育(德育), 2019, 000(002):P.16-18.
⑨丁建安. A Preliminary Study of Spirit of Model Worker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简论劳模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 028(001):105-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