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杨静1艾明曦2
[导读] 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也有了创新。当前我国的战略性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尚未深入,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要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视角重点关注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明晰规划环境评价的内涵、工作程序和技术,探析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的技术要点和特征,进行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对策。

北京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杨静1 100089
山东青岛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展建设分公司 艾明曦2 266061

摘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也有了创新。当前我国的战略性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尚未深入,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要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视角重点关注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明晰规划环境评价的内涵、工作程序和技术,探析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的技术要点和特征,进行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对策。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引言
        在2003年颁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从宏观角度上对规划环评做出原则性规定。历经了17年的发展历程后,规划环评在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优化规划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缺乏全面性考虑、内容不够完整、编制规范不够统一等问题,迫切需要联系实际对规划环评加以完善,以增强规划环评针对性和科学性。基于此,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影响评价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产业园区实施规划环评必要性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纵深发展背景下,各类产业园区在引导产业集聚、引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产业园区实施规划环评,则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可以从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角度,对产业园区整体规划提出极具针对性参考建议,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可以从战略高度位置将环境价值、环境目标、持续发展原则等渗透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当中,并更好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3)依托产业园区规划评价,对产业园区整体规划结构、规模、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并且其他各类规划相互连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2.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总体规划分析
        2.1企业园区污染源分析
        以某产业园区为例,大气污染主要是SO2、NOx和颗粒物,水体污染主要为COD排放和氨氮排放物,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产业园区内居民的生活垃圾,噪声源主要有工业企业生产噪声、居民生活噪声、交通噪声等。
        2.2构建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识别指标体系
        考虑到产业园区的复杂性和各因素的可变性,要进行产业园区现状评价及总体规划分析,确定适宜的方案以缩减环境影响。基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目标和环境影响识别的前提,构建产业园区环境影响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与能源,二级指标有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安置率、园区空气质量、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固碳量、水土流失量、土地产出率、中水回用率、环境管理制度及能力、公众对生态工业的认知程度等。同时,还要对产业园区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进行环境承载力平衡研究。
        2.3产业园区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是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由于施工、物料运输而导致扬尘污染,其主要污染因子是烟尘、SO2、NOX,并进行大气污染物扩散的计算和分析。二是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产业园区近期废水排放量为362.85万m3/a,远期达到794.26万m3/a,在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期,通过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和上游污水收纳处理,能够较好地改善水质,使断面的COD浓度排放在标准之内。三是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产业园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等,通过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分析,在一定区域内规划垃圾中转站,以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避免对环境的危害。四是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产业园区的声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噪声,园区采用常用的消音底座、设备间、厂房隔声等规划,有效降低产业园区的工业噪声,使各噪声源降低15-30dB(A)。同时,在各功能区边界种植绿化隔离带,通过隔离带吸声、隔声的作用,削弱和消除噪声的环境干扰和影响。
        3强化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管理的对策建议
        3.1优化调整需开展规划环评的园区类型
        园区类型种类众多,产业各异,其环境影响和风险也大小不一。因此,应对园区进行合理分类,有的放矢。对于环境影响较大的经开区、高新区、各类产业聚集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等,应重点开展规划环评,明确生态环境准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以简单的加工、组装和物流等为主的园区,如区域“三线一单”已分析了园区所在区域污染物减排潜力,提出了明确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或者园区已开展了区域评估,可以不纳入规划环评。对于其他类型的园区,可根据规划产业的环境影响及园区选址的环境敏感性决定是否开展规划环评。
        3.2合理确定需开展规划环评的规划类型
        考虑到规划类型多样,建议规划环评对象不要局限于规划的名称,重点关注规划开发建设活动,规划内容应涉及园区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产业安排、空间布局、环境保护等。因此,规划环评对象可以是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也可以是城市规划中的相关规划,只要体现出上述内容即可。但根据大部分规划内容来看,以总体规划居多。对于没有具体划定规划类型的地区,宜采用总体规划。考虑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等是对总体规划的细化,如果园区总体规划已开展了规划环评,其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等无需开展规划环评。对于园区无总体规划而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产业发展规划,如该规划不包含上述规划内容,应及时编制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并开展相应的规划环评工作。
        3.3统一确定园区规划环评的审查权限
        考虑目前一些省份园区规划审批权限已下放到市县,同时项目环评审批主要集中在市县,如果机械照搬同级审批审查原则,大量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都将集中在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基层将更加不堪重负,环评文件审查审批质量难以保证,规划环评源头预防作用也就难以充分发挥。从近年对地方规划环评文件技术复核结果看,不少园区规划环评质量较差,规划环评审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从侧面也印证了这一担忧。因此,建议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权限原则上可与园区级别一致,同时结合区域“三线一单”实施效果评估结果,试点推行下放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权限,但一般不宜连放两级。对于不同级别园区统一开展规划环评的审查权限,应对应于各园区或片区的最高级别。
        3.4强化噪声污染源的管控
        要全面落实噪声防治措施,设置厂界和沿路绿化带,利用不同树种隔离噪声。同时,企业要选取低噪声设备,进行隔声、消声处理,降低声源噪声。
        结语
        与单一建设项目相比较,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规模较大,影响环境因素也较多,一旦出现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因此需要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影响评价加以关注,通过规划环评工作有效开展,不仅可以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可供参考优化调整建议,还能够制定极具针对性环境保护策略,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晨,陈德敏,廉浩.浅谈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佛山市高明西江新城规划环评的实证研究[J].四川环境,2016(05).
[2]吴维海.我国产业园的八大发展趋势[J].新闻前哨,201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