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君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纺织妇产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404
阴道炎(vaginitis)即阴道炎症,是导致外阴阴道症状如瘙痒、灼痛、刺激和异常流液的一组病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组织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影响下的增生和表层细胞角化,阴道酸碱度保持平衡,使适应碱性的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而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
正常情况下有需氧菌及厌氧菌寄居在阴道内,形成正常的阴道菌群。任何原因将阴道与菌群之间的生态平衡打破,也可形成条件致病菌。临床上常见有:细菌性阴道病(占有症状女性22%~50%)、念珠菌性阴道炎(17%~39%)、滴虫性阴道炎(4%~35%)、老年性阴道炎、幼女性阴道炎。
一、病因
1.细菌性阴道病
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细菌性阴道病时,由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所致的内源性混合感染。
2.念珠菌性阴道炎
(1)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易于生长,为双相菌(酵母相、菌丝相)。
(2)患者阴道pH4.0~4.7,常pH<4.5。
(3)条件致病菌(酵母相→菌丝相)。
(4)常见诱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
(5)其他诱因:胃肠道假丝酵母菌、着紧身化纤内裤、肥胖者。
3.滴虫性阴道炎
(1)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
(2)月经前后阴道pH改变,月经后接近中性,滴虫易繁殖。
(3)患者的阴道pH一般在5.0~6.5,多数pH>6.0。
(4)寄生于阴道、尿道或尿道旁腺、膀胱、肾盂、男方包皮褶皱、尿道、前列腺。
(5)常与其他阴道炎并存。
4.老年性阴道炎
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阴道内pH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或容易入侵引起炎症,以需氧菌为主。
5.幼女性阴道炎
因婴幼儿外阴发育差、雌激素水平低及阴道内异物等造成激发感染所致,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二、治疗
一般阴道炎的药物治疗以外用为主。合并盆腔炎或者复发性阴道炎可以联合口服用药,必要时夫妻同治,注意长期口服抗生素可能抑制正常菌群,继发霉菌感染。
1.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原则为选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注意:口服和局部使用甲硝唑时,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1)口服药物:首选甲硝唑。
(2)局部药物治疗。
(3)性伴侣不需常规治疗。
2.念珠菌性阴道炎
(1)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素及皮质醇。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2)局部用药: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
(3)全身用药(反复发作或不能阴道给药的患者):氟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具有更低的肝毒性风险,可替代酮康唑使用。
(4)性伴侣应进行念珠菌的检查及治疗。
(5)妊娠合并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局部治疗为主,禁用口服唑类药物
3.滴虫性阴道炎
(1)阴道局部用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或0.75%甲硝唑凝胶,1%乳酸或0.5%醋酸液冲洗可减轻症状。
(2)全身用药:初次治疗可选甲硝唑,一旦发现副作用应停药。甲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24小时内,替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72小时内禁止饮酒,甲硝唑与替硝唑治疗的疗效、副作用相似,包括可能的双硫仑样反应。哺乳期用药不宜哺乳。
(3)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交。
4.老年性阴道炎
治疗原则为补充雌激素,增强阴道免疫力,抑制细菌生长。
5.幼女性阴道炎
治疗原则为保持外阴清洁、对症处理、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
三、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避免不必要的阴道冲洗,以免破坏阴道粘膜屏障,且可造成大量优势乳杆菌的丢失。
3、避免不洁或混乱性生活,外出洗浴泡温泉等也要注意卫生,加强防护,避免病原菌侵入。
4、注意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皮肤及外阴清洁。
5、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粘膜抵抗力也随之降低。若炎症反复发生,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或全身补充雌激素。
6、最重要的还是增加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抵抗各种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