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小平
自贡市贡井区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020
李先生年近50,常年患有胃肠疾病,一旦疼痛袭来,往往出现严重腹痛,或胃部有胀气问题,为李先生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就诊之后,医生认为单纯的西医治疗手段,往往有一定副作用,给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建议,希望能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李先生早日痊愈。
.png)
1 功能性胃肠病概述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腹痛、嗳气、便秘、反酸、恶心、厌食、早饱、心慌等,而且很多时候,症状都不是单一出现的,病程较长,病情也会相对复杂,如果治疗不到位,很可能长时间不会痊愈。除此之外,功能性胃肠病在精神与心理方面都有所体现,如果症状相对严重,发病率通常会在40%-60%之间。依照罗马IV标准,功能性胃肠病症状可分成六类,最常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数据显示,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呈现上升状态,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这也是当前公共卫生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其治疗手段也相应受到了更多重视。
2 西医治疗
2.1 一般治疗
医生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生活习惯、饮食问题,找到致病诱因,针对性去除病症。同时为患者详加解释疾病性质,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帮患者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还应当告诫患者,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不能偏好某一种,而是要注重饮食的均衡,戒烟戒酒的同时,远离刺激性食物。
2.2 药物治疗
首先可选择促胃动力药,当前应用较多的主要包含西沙必利、莫沙必利、胃复安、多潘立酮等;其次,可选择抑制胃酸分泌药,包含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或者H2受体拮抗剂,例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再次,可选择内脏感觉过敏药物,例如速激肽受体阻滞剂,包含恩单西酮、阿洛斯琼、昂丹司琼等;另外,鉴于胃肠激素具备较好生物活性,因此可用于功能性胃肠病治疗,例如促胰液素、胃泌素、MOT受体激动剂等;最后,在肠道菌群失调、腹胀、便秘、腹泻等问题上,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或消化酶进行治疗。
2.3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治疗包含心理、放松、生物反馈、催眠、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治疗。相关研究显示,人格特征如果表现出严重的神经质,或者情绪化,就会对临床表现产生较大影响。这在患有重度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此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焦虑、抑郁,基于此,在治疗时可以应用抗抑郁药物,缓解患者心理问题。例如三环类制剂,包含阿米替林、丙咪嗪等,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抑郁、焦虑的环节上,治疗效果相对明显。也有学者发现黛力新与马来酸曲美步汀胶囊,可以取得超过85%的好转率,对胃肠功能的恢复大有裨益。总体来说,心理治疗手段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并非聚焦于最终治愈,本质上仍然侧重打消患者恐惧疾病的心理,达到缓解症状恶化的作用,助理病情好转。
2.4 神经调节
功能性胃肠病治疗同样可以从神经调节中获得启发,主要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进行电刺激、外周药理学靶向性作用、或对肠道肌层进行直接刺激,进而实现胃肠道状态的改变,平衡脑-肠神经系统。电刺激法,也有胃肠起搏的别称,临床上通过这种方法对功能性胃肠病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3 中医治疗
3.1 针灸治疗
适当的针刺治疗,可以提高内脏敏感性,实现对胃肠运动的调节,对肠道菌群进行改善。对此,不同学者在穴位的选择上,同样存在差异。有学者认为,选择天枢、上巨虚、神阙、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可以对肠易激综合征进行治疗,改善胃肠症状;或者对关元、天枢、中脘等穴位进行按摩和震颤;或者通过灸法,起到调节胃动力功能的作用,达到防病保健、舒筋通络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在针对105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研究中,依靠灸法在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治疗,治疗成功率超过了95%。
3.2 音乐疗法
传统中医认为,人的心情保持愉悦,可以有助于病情的缓解,这就是音乐疗法的理论依据。音乐疗法简单实用,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起到调节患者情绪的作用,改善细胞状态,值得在临床层面推广。有学者通过五音疗法联合黛力新共同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3%。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实现西医不良反应的显著降低,而且治疗有效率较高。有学者针对60例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和七叶神安片相配合,总有效率可超过90%;有学者应用加味柴胡疏肝散,和黛力新相配合,在肝郁气滞型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治疗上,治疗有效率可接近90%;有学者应用香砂养胃丸,和莫沙必利、黛力新等西药相配合,可以起到温胃补脾的作用,达到95%的总有效率。以上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防止出现单一治疗手段的缺陷,扬长避短的同时,也能有效结合中西医治疗各自的优势,降低治疗副作用,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