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在临床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陈斯琪
[导读] 随着当前临床康复医学的不断进步及发展,随之新型康复手段及技术也不断涌现,
        陈斯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东广州    510145
        摘要:随着当前临床康复医学的不断进步及发展,随之新型康复手段及技术也不断涌现,音乐疗法属于新型的临床治疗学科,将其应用于康复治疗工作中将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增强康复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对临床康复治疗中实施音乐疗法后的价值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音乐;治疗;临床康复;
        
        音乐疗法属于医学、音乐学及心理学相结合的一种一体化边缘交叉学科,该项治疗措施实施过程中可以以多种形式对音乐进行体验的方式来起到推动治疗以及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目的。音乐治疗对于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而言,将产生生理以及心理两方面的改善作用价值,其中生理方面,该项治疗可以产生镇静、镇痛、兴奋以及怡情的作用,心理方面,该项治疗将起到调节情志以及以情导理的作用。
        1.音乐治疗方法
        1.1被动式疗法
        音乐治疗中的被动式疗法也被称作是感觉式疗法,该项治疗的主要特征为静,即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以播放适宜的乐曲,通过与音乐节奏、变奏、旋律以及力度的等因素的掌握来对大脑神经中枢进行调节,使之来缓解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而产生良好的治疗功效。
        1.2主动式疗法
        该项音乐治疗也被称作为参与式治疗,其主要以动为特征,通过让患者即兴进行演奏、演唱、编曲以及其他音乐活动的方式来产生治疗目的。演奏的器具包括有吉他、口琴、笛子、二胡以及其他乐器等。主动式疗法实施的重点在于使患者亲身参与到演奏活动中来,使之健全自我价值观,并逐渐对外界环境进行适应,以此最大程度对其身心机能进行发挥及调动,进而产生良好的康复治疗目的。
        1.3综合疗法
        该项治疗实施的主要特征在于对动、静音乐疗法的有机结合,将会根据患者医疗条件以及病情的特点来侧重治疗重点,综合疗法下在编排治疗内容时,可以将主动式疗法及被动式疗法进行有机结合及交替进行,治疗内容及形式均可多样化。
        1.4音乐电疗
        该项治疗属于中医针灸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新疗法,通过在患者病患处进行音乐电流进行导入的方式来刺激经络穴位,进而产生良好治疗效果。
        2.不同疾病中音乐治疗的应用
2.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有长期精神焦虑与紧张、性格压抑的特点,在对其进行音乐治疗时,可使用同柔和、平稳以及优美类音乐,例如选择《汉宫秋月》以及《春江花月夜》音乐类型等,经治疗1-3个月的感受式治疗后,将产生明显的降压效果。
        2.2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生与生理、遗传以及心理等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当患者处于不良环境时,若其精神心理高度紧张,将引起血液中脂质发生改变。应为该病症患者选择抒情、安静及轻松欢快类的音乐,例如由小提琴演奏的《楼台会》以及《江南好》等曲目,此类音乐将在使患者感受到音乐节律的同时,使其尽快的达到似睡非睡以及安静的睡眠状态,在放松肌肉后逐渐使心律恢复正常。


        2.3神经官能症
        由于该病症患者的神经相对较为脆弱,因此在遇到较大的精神压力及紧张刺激后容易出现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类病症是由机体精神因素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平衡失调而导致,为此可选择轻松抒情类以及优美平稳类音乐,同时可以配合药物及心理疏导进行治疗,使之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
        2.4抑郁症
        患有抑郁症后患者会出现无助失望的感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自我价值,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轻生的念头。现阶段,临床上尚不清楚由机体内化学因素原因而引起的压抑症状,还是因压抑造成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临床实践检验显示[1],与单纯性给予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相比,以音乐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所产生的效果更为明显。适合于治疗抑郁症的曲目主要以活泼生动、激情兴奋以及欢乐类音乐为主,以优美柔和类音乐为辅。
        2.5脑功能性头痛
        在使用音乐电疗仪治疗脑功能性头痛症状时,应将电流频率控制在20-4000Hz之间,音乐的强度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决定,随着音乐电流振幅以及频率的改变,将产生明显的止痛功效。音乐治疗脑功能性头痛症状具有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调节脑神经内分泌功能以及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的效果,随着音乐电流对患者脑血管所产生的扩张及收缩现象,将对脑血管起到物理按摩效果。
        2.6脑卒中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将利于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改善,原因在于:该项治疗实施过程中将会以听觉输入的方式增强机体大脑运动皮层兴奋性,重塑大脑功能,整合听觉运动功能,且在有节律性音乐的刺激下将便于患者进行上下肢训练,改善其关节痉挛症状及偏瘫肢体[2]。通过音乐刺激将利于激活患者中央盖下部以及颞上回中部等,使之激活脑组织网络连接,进而恢复语言功能。且音乐治疗还可改善患者的构音障碍现象,增强其言语表现清晰度,同时,也可以将音乐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吞咽功能的有效方式。现阶段,临床上经常以神经音乐治疗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该项治疗实施过程中可借助于斯特鲁测验、连线测验以及听觉语言学习测验的方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及治疗,也可以借助于电生理监测的方式对其脑电活动情况进行改善,不管是被动式音乐治疗还是主动式音乐治疗均可实现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提高[3]。
        3.音乐治疗存在问题及展望
        当前,临床上对于音乐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不够普遍,且康复介入时机不合理,机体的大脑有一定的可塑性,若对患者实施音乐治疗的时间越晚,则所产生的效果越差,同时部分音乐康复方法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且未能向家庭及社区逐渐进行普及。望今后有关于音乐康复治疗的研究可加以对以上问题的改进,使之促使音乐治疗方式、时间、形式、疗程及效果判定标准方面越加规范,以此提高该项治疗实施普遍性。
        结束语:
        现阶段临床上并未详细对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机制进行明确的阐述,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治疗确实可借助于音乐艺术本身的震撼力及感染力,并以音乐自身的强度、频率、振幅等物理性来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进而达到康复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徐萍,赵丽晶,陈莹莹,等.音乐治疗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3):316-320.
        [2]孔翎宇,高汉义,高强,等.音乐疗法治疗脑卒中的进展与展望[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9,15(4):149-155.
        [3]刘春华,孙书勤.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后康复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2019,34(10):545-5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