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郭纪凤
[导读]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课程时,教师应善于运用合理的方式,教会小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郭纪凤
        (江苏省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 江苏,扬中212214)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若具备良好的艺术欣赏能力,则能够深层次地欣赏到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色调及形象之间的协调性,进而增强观赏者的视觉体验,并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愉悦性。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课程时,教师应善于运用合理的方式,教会小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关键字:小学美术教学;美术欣赏能力;教学策略
前言: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增强小学生内心对美的体会与认知,以及情感层面上的共鸣。但从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来说,其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美术欣赏教学的新路径,以便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的质量。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欣赏习惯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美术欣赏内容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美术欣赏内容。对此,教师可利用图片媒介、印刷材料以及图示媒介等诸多途径,将美术作品展现在小学生的眼前,高度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能够全心全意地投身至美术欣赏课堂之中。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来欣赏美术作品,也能够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小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底蕴与内涵,从而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教师可指导小学生阅读绘本故事,而后要求小学生去深入挖掘绘本故事之中所蕴涵的美术元素,以线条的长短粗细、色彩的明亮阴暗等诸多方面来进行欣赏,非常利于提高小学生欣赏油画及水彩画等美术作品的能力,也能够丰富美术欣赏内容,让小学生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感受到美术欣赏作品的丰富性以及源源不断性。小学生会借助外在事物的帮助,加以逻辑推理,而多媒体技术为现代教学最为常用的一种手段,其具备实用性与全面性等诸多特征,所以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开展赋予更多美感。
二、结合地方特色,开阔美术欣赏视野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这也为不同地区的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不同的条件。所以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要善于结合地方特色,来开阔小学生美术欣赏视野,帮助小学生切实了解本地区的风土民情、生活习惯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也利于丰厚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小学生在美术欣赏课堂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进步。
        例如,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前,我先为小学生布置作业,让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或者自主去找寻关于地方特色的美术元素,并将这一元素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之间进行共同的欣赏与品鉴,也可针对相关元素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这样则非常利于提升小学生在美术欣赏课堂中的主动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领略美术欣赏价值
        生活为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在生活之中,所包含的美术因素非常多,所以在进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应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小学生更为深入地领略美术欣赏价值,并将课内美术资源和课外美术资源进行充分的融合,以打造出一个真正的美学情境,让小学生在参与这一美学情境时,能够体会到一种艺术美感,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欣赏美术作品。
        例如,教师可带领小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之中,对校园建筑的特色及布局等进行鉴赏,或者让小学生主动提出一个建筑,由教师带领小学生进行观察,既能增强小学生对本有事物的再次认知,也能够增加小学生的审美对象,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主动地找寻审美对象,获得艺术欣赏能力的飞速进步。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带领小学生去野外,让小学生感受绵绵小雨后的春笋,色彩绚烂的晚霞,以及冉冉升起的太阳,这些自然景物会滋润着小学生的内心,也能够成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营养品。
四、“让引”结合,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美术欣赏中,有两种方法,第一是看“形”,就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直观地讲出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通过肉眼来观察作品,欣赏作品呈现出来的线条、色彩的绘画技巧。第二是看“质”,在观察到作品之后,感受和剖析作品背后蕴藏的含义,通过作品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了解作品背后带来的故事和情感。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只依靠教师的讲解获得的,需要学生长期地感受和探知,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了解和品味,同时加上教师的点拨。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将“让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其作用,成为学生美术欣赏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指路人,让学生在欣赏和体验中学到欣赏的方法。
        例如在《风景如画》这节课学习时,在让学生大体了解教材之后,我并没有着急给学生讲解作品的绘画特点和表现手法,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之后进行交流和探索,让学生先自己进行欣赏和分析,从线条到色调再到作品要表达的情感等,都让学生自己分析。在赏析的过程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先去思考,去表达自己感受到的内容,在表达途中可以适当地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之后再点拨学生去感受作品的绘画特点,一步步引导学生从感受“形”走向感受“质”,以此学会欣赏作品的有效方法。
        总而言之,美术学科深受小学生喜爱,且该门课程所具有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所以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时,教师应善于运用良好的方法,推动小学生全方面发展。在新课标的全面贯彻下,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实施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美的世界、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周田田.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读写算,2020(28)
[2]杨芳.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的探索[J].科幻画报,2019(10)
[3]严韵.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新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