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训义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 海南省 东方市 572600
摘要:初中物理作为理科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初中教学的重要部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寻符合时代发展及教学认知的教学模式成为当今初中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针对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清楚认识物理概念和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实现提升现代化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1多媒体技术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1.1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
目前,部分学校在初中物理教学方面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所欠缺,导致一些学生对初中物理课程缺乏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解性较强、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认为初中物理的内容太过枯燥,从而对学习产生抗拒的心理,多媒体教学则是将学生的这种抗拒心理有效的转为好奇心理。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的时候可以将知识点借助多媒体,以更有趣、更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2丰富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的理论知识大多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在教授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如果无法让学生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对应的实验模式,初中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就经常会遇见理解上的瓶颈,对这些理论知识了解的并不明确。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知识点给学生放映出来或者通过视频给学生放映一些这些理论知识的实验模式,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1.3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初中物理的学习切忌闭门造车,学生仅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验,给学生讲解一些涉及理论知识的实际问题,学生才能将物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与实际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初中物理知识。所以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多媒体教学及其特点
2.1集成性特点较为显著
在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由于自身信息化特点较为突出的优势,因此可以实现文字、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有效融合。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实践时,更加需要明确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令其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价值。
2.2交互性特点更为显著
无论是多媒体技术还是信息技术,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信息之间的相互传递,无论是信息的接收方还是发送方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接收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编辑、选择以及再传递。与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同,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特点更为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向输出问题。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也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需求来开展针对性教学。
2.3互动性更为明显
对于多媒体技术而言,其互动性不单单只局限于人与人,其还包括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人等,这样多向交互不但是多媒体技术最为突出也是最显著的特点,这也使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来寻求更大的成长、发展空间。
2.4实时性特点
与其他的信息技术相比,多媒体技术虽然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工具,但同样具有实时性较强的特点。一旦教师通过计算机发出操作指令,多媒体技术便会将相关的结果直接呈现到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可以立刻开始学习。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3.1明确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科学新成果的产物,能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于短时间内呈现大量音像信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许多事物,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有许多优点,能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之不足,却不能完全取而代之。如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演示物质的形态和色彩变化,但学生却不能借以进行直接的嗅觉判断,多媒体教学手段虽能演示物理实验过程,但学生仅靠看视频里别人的操作,是不能培养起自身的操作技能的。诸如此类,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某些不足之处,往往正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优长所在。因此,要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在学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应该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2利用多媒体实现动静结合,攻克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物理中,有些知识点较为繁琐抽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也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时常常需要攻克这类教学难点,并为此耗费大量精力。但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学生学习能力高低不齐,容易导致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多样化呈现,实现动静结合,将抽象的概念具体现实化,化繁为简,从而实现教学重难点的攻克,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状况。
3.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流,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常用的教学媒介,具有庞大的信息流,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出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流,在课堂教学时呈现出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节约因板书、绘图等浪费的课堂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流,整合相似知识点、练习题,形成练习集,加强学生的练习与记忆,有助于实现对知识的二次学习与巩固。
3.4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应重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中很多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喜欢上物理。生活中无法离开电力能源,灯泡、家电等,均通过电能转化而提供生活便利。例如微波炉加热,其具有加热效率高、物品受热均匀等优势,而其工作原理是电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换,最终再由电磁能转换成内能。又例如灯泡,其主要是通过电能与光能以及内能的相互转化,甚至有时候我们可感觉到灯泡发烫,其原理也是能量转换。例如排气扇是传统家庭常见的厨房用具,其通过电能转化为动能,通过动能加快空气运动,促使油烟消散。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学好物理的重要性。
3.5物理知识更加具体化
物理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能够使知识以具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教学,借助颜色与声音等形式对学生注意力加以吸引,使其求知欲、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氛围更加良好,在学生感兴趣的条件下能够对知识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理解。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物理情境加以创设,对其学习兴趣、热情加以激发。
3.6物理实验辅助教学
在物理教学当中,物理实验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实验效果来说影响因素较多。以“摩擦起电”为例,决定实验能够成功的影响因素是空气湿度与器材干燥度,如果天气为阴雨天,结果并不理想,导致最终的失败。一些实验存在较低的可见度,学生不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想让全部学生观看清楚,需要轮流进行实验,进行观察,受到器材数量、时间限制,实验效果的实现越加具有难度。整个过程稍纵即逝,存在较低的可视度,加之误差的存在,实验结果没有使人信服,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借助信息技术这种手段加上辅助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现象进行重复性的演练,效果事半功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实现更好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金泉.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34(z1):96-97.
[2]刘传利.初探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4):44.